新华网 > > 正文
2023 05/ 21 13:24:46
来源:新华网

香港警队中的南亚裔警员

字体:

  新华社香港5月21日电 题:香港警队中的南亚裔警员

  新华社记者周丹妮

  据香港特区政府2021年统计,香港的南亚裔人口超十万,是香港主要的少数族裔群体之一。如今,香港警队中也逐渐出现了他们的身影。

  驻守于西九龙总区的范业成和希娜,就是全港十多位南亚裔警员中的两名巴基斯坦裔青年。他们与同事一起,守护着一方安宁。

  少数族裔 逐梦警队

  这是在香港警察西九龙冲锋队基地拍摄的范业成(4月20日摄)。新华社记者 陈铎 摄

  多年前,范业成的父母从巴基斯坦来到香港,落地生根。他这一代人生于斯,长于斯,可算是土生土长的香港人。

  “小时候,我就觉得警员好有型,也可以帮助到人。”自孩提时代,范业成便梦想未来能做一名警察。中学毕业后他报读了纪律部队的相关课程,在2015年首度报考警队即被成功录用。他精通乌尔都语、广东话,普通话、英语及旁遮普语也讲得非常熟练。

  希娜是香港回归以来的首位南亚裔女警。作为香港的第四代巴裔移民,她自小在本地学校求学,出于兴趣选修了中国历史,对香港电视剧经典女警角色如数家珍。她的外公曾任港警至上世纪九十年代退休,父母职业也与警队结缘颇深。耳濡目染之下,她立志要穿上警服,继承这份荣耀。

  希娜早前在元朗警区担任社区联络主任,后在前辈的鼓励下报考警队。经过刻苦努力,她顺利通过体能测试及面试,并凭出色的广东话在几位少数族裔候选人中脱颖而出,于2012年正式加入警队。

  心系社会 搭建桥梁

  希娜在香港街头工作(4月20日摄)。新华社记者 陈铎 摄

  位于旺角警署后座的西九龙冲锋队基地总部坚固方正,通体乳白,已在旺角的人间烟火中坚守八十余载。范业成目前是西九龙总区冲锋队成员,日常奔波于巡逻执勤第一线,处理各种突发事件。

  2017年3月,任职于油麻地警署的范业成曾因用乌尔都语营救一名巴裔人士而走红网络,收到不少网友点赞。他也曾在特别职务队负责处理赌博和毒品案件,多次身着便装潜入鱼龙混杂的场所执行拘捕任务。

  他说,熟稔多种语言为自己与少数族裔人士沟通带来一些便利,有助于展开调查,获取更多情报,维护当地治安。

  范业成认为,港警座右铭中的“心系社会”,就是要求警员做社会与政府间的桥梁。

  新冠疫情期间,他作为机动部队的一员参与了佐敦一带的病毒检测行动,并与在尖沙咀警署任职的胞弟一起担任翻译,向不通中英文的巴基斯坦裔、尼泊尔裔等居民解释检测措施,用广东话协助他们向雇主请假。这些温馨之举令不少受限区域内的少数族裔人士感到安心,并积极配合抗疫安排。

  希娜现供职于西九龙总区失踪人口调查组,每天面对纷繁复杂的线索和资料,抽丝剥茧,缜密寻踪,尽最大努力使失踪人士与家人重聚。

  拥有丰富社工经验的她常常利用语言优势,对因家庭琐事而离家出走的少数族裔青少年耐心开导,鼓励他们振作精神,寻找人生方向。

  热爱中国文化的希娜,普通话很好。今年3月,她在巡逻时收到报案求助。在用普通话沟通案情后,她寻遍辖区沿街酒店,历经数小时,终于找到自天津来港旅游的走失老翁。

  回馈社会 助力共融

  在香港,南亚移民后代主要聚居于油尖旺、深水埗、元朗、湾仔等地,许多人虽习得流利广东话,却并不擅中文读写。

  自2013年起,油尖警区和元朗警区分别启动了“宝石计划”和“喜马拉雅计划”,旨在通过每周的免费中文兴趣班、体能班和小组活动,帮助非华裔青少年提升中文语言能力,了解香港文化,融入社群。

  今年4月,香港特区政府警务处处长萧泽颐在“宝石计划”十周年庆典中表示,迄今已有超过30位“宝石计划”学员加入纪律部队,包括警务处、惩教署、消防处及香港海关,政府也将致力提供学习及发展机会,令更多非华裔青年受益。

  作为“宝石计划”和“喜马拉雅计划”的受益者,范业成和希娜时常会在工作之余以导师身份参加活动,教授学生中文书写,并分享面试技巧和警队相关知识。

  “这是一个相互的过程,社会帮助了我,我也要回馈社会。”范业成说。

  希娜希望能为南亚裔后辈树立榜样,勉励他们坚持梦想,走向成功。“每个人都会遇到很多挑战,但你不能因少数族裔身份而限制了对未来的追求。只要勤恳努力,充实自己,必会达到人生目标。”她说。

  范业成和希娜表示未来会继续投身于促进和谐共融的社会活动,在警队稳步向前。希娜曾到深圳游玩,人们的热情友好给她留下了美好回忆。她希望自己日后能探访更多内地城市,领略大好河山。

  “我是中国香港警察嘛,以后一定会去内地很多地方‘打卡’的。”她笑着说。

【纠错】 【责任编辑:王佳宁 】
阅读下一篇:
0100200303200000000000000111992111296336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