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进入原本属于人的记忆擅长的领域,包括翻译和下棋。用进废退,人脑的记忆系统是否会因此而退化呢?
韩松
据说鱼只能记住7秒钟的事情,但这并不是真的。科学家早就发现,鱼的记忆比这要长,可能3天,也有说一个月或3个月。有的动物比人更能记住一些东西,像狗和大象。人则似乎越来越滑向一种健忘的动物,记忆仿佛正在加速丧失。热点迅速来到又迅速消逝,瞬间快感占据了大脑兴奋中枢。很多人被短视频牢牢抓住,但看过即忘。记忆系统越来越依靠某些外挂,比如手机、计算机和人工智能,甚至连书籍都已过时。机器进入原本属于人的记忆擅长的领域,包括翻译和下棋。用进废退,人脑的记忆系统是否会因此而退化呢?
相较于回顾历史,不少人热衷于拥抱未来,科幻的流行似乎反映了这个趋势。在这种情况下,仍有人努力与记忆的消失做着斗争,就显得难能可贵。比如南方科技大学的吴岩教授,他最新的小说《中国轨道号》同样是科幻,写的却不再是未来,而是过去。吴岩写了他童年的记忆,用孩子的眼光描写1972年,回忆那时中国在极其艰辛的条件下发展载人飞船的情形,再现了彼时政治、经济、科技、社会和生态环境。如果对照来看,会发现很多答案要到那时去找。但这样鲜活生动的记忆是大数据无法还原的。
今年看到的另一个童年回忆是关于卢旺达大屠杀的,它就是《向您告知,明天我们一家就要被杀:卢旺达大屠杀纪事》一书。卢旺达是一个很年轻的共和国,大屠杀发生在1994年,在一个750万人口的国家,有近百万人在100天里被杀害。这是日本广岛和长崎遭到原子弹轰炸以来死亡率最高的屠杀。作者返回了惊心动魄、不忍直视的现场,指出大多数国家诞生于暴力动乱的事实,并不意味着混乱能够导向秩序。这是短视频无法探究的。
最近看到的最遥远的童年记忆,是春节前刚刚出齐的《46亿年的奇迹》,它是我迄今所见最精美的丛书之一。我不把它当科普书看,而是视作记忆再现。第一本写“冥古宙”,这是一般人感到陌生的,它讲了太阳系形成、地球产生、海洋出现。然后这样一直下去,从太古宙、元古宙,一直到新生代,从生命产生最后到智人出现。五次物种大灭绝后,生命仍然奇迹般延续了下来,堪称46亿年筚路蓝缕,艰辛但更让人震惊。
它给人很多感触,其一是讲到盖亚理论,这是希腊科学家詹姆斯·洛夫洛克提出的。基本内容是,地球本身是一个巨型生命体。但我第一次知道,将这一理论命名为“盖亚”的人,其实是洛夫洛克的朋友威廉·戈尔丁,他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他写了一个很有名的小说叫《蝇王》,讲人类核战争后一群儿童在荒岛上生存,最后互相厮杀。《蝇王》描述了童年的经历如何决定我们今后的行为。很多东西事先植入进人的大脑里,正是这些昔日记忆在塑造未来,哪怕是可怕的记忆。
其二是这套浩瀚的图书是由数十位日本科学家和科普作家编写的,然后才由中国人翻译过来。我很好奇为什么日本人会花那么多精力去做这样一件回忆地球历史的事情。日本人已经获得20多个诺贝尔科学奖。这与他们不停地回溯到46亿年前的起源时代有关吗?
我不敢想象重回童年记忆有一天会否成为一个时尚。但毫无疑问,如何才能拥有稍微久远一些的记忆,正在构成一个现实挑战。我们面临着记忆被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修改的可能。搞不好,我们可能会是用大脑去记住那些化为碎片的历史的最后一代人。
来源:2021年3月10日出版的《环球》杂志 第5期
《环球》杂志授权使用,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本刊联系
本期更多文章敬请关注《环球》杂志微博、微信客户端:“环球杂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