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许多清装影视剧常常出现官员在皇上面前争论不休、各持己见的镜头,有悖于历史实景。
李宝臣
清朝皇帝每日必行的集体召见只针对军机大臣。军机处就位于乾清门以西的月华门外,相对宫廷恢弘的建筑来说,不过是几间寻常的内廷宫门外的值班房,显得比较寒素,权力却令人瞩目。
军机大臣属于兼差,在王公、大学士、尚书侍郎等高官中挑选钦定,少时二三人,最多到过十一人,常态五到七人,任期也未作限制;军机大臣初入选者,称军机大臣上学习行走;资深者则称军机处大臣上行走,钦点其中一人为领班。三者皆俗称“大军机”。这是与俗称“小军机”的军机章京对应而言的。
梁章钜《枢恒纪略》卷十三说,“满洲军机章京以内阁中书、六部、理藩院郎中、员外郎、主事、笔帖式兼充。汉军机章京由内阁中书、六部郎中、员外郎、主事、七品小京官由进士、举人出身者兼充。”章京是军机处行政办事官员,分为满汉两班,每班八人,由军机大臣额外指派一人为领班,值房在隆宗门内以南。
按《枢恒纪略》卷二十七的说法,皇帝每日召见军机大臣在召见官员之后。一日当中不止一次,晚间的称“晚面”。军机大臣觐见时,按名望、资历排序列队,领班军机走在最前面,进门不由太监挑帘,而是当队伍行进到殿门前时,由末位军机从队尾向前快行几步把帘子挑起,故俗称末位军机大臣为“挑帘军机”。
众臣鱼贯而入,进暖阁门也同样如此。皇帝坐南沿炕,在炕前依次错落排开垫子,军机大臣各按位序跪在相应的垫子上,彼此之间,差不多相距一个身位,因之,末位军机若是听力不佳,常常听不清皇上的谈话。一般来说,生活在宫内安静环境中的皇帝不大可能高声说话,作为臣子更不敢奢望皇上提高嗓门或重复。所以重听的军机大臣常常为此苦恼,不得不事后求问征询,难免成为同事调侃与捉弄的对象。
集体召见时,官员彼此之间是不能谈话的,更不用说争论了。譬如,皇上向甲问话,甲不知道,无法回答,正好乙知道,未经皇上垂问就插话回答,结果不是邀功受赏,而是君前失仪,得到的可能是惩罚。刘体智《异辞录》卷二说,“旧例军机大臣惟领班一人上奏,其余则不问不敢答。文襄(左宗棠)越次而为王德榜求缺,蒙恩许诺。”左宗棠平定新疆后,曾短暂出任军机大臣兼总理衙门行走,左氏性情一向倔强敢做敢为,兼之未做过京官,不谙朝廷礼仪习惯,所以在君前贸然行事,但其因功勋卓著,皇上没有怪罪,而是答应了他的请求。不过这仅是特例,而且请求的事简单具体。当代许多清装影视剧常常出现官员在皇上面前争论不休、各持己见的镜头,有悖于历史实景。
此外,更大范围的集体召见,是召集王公、军机重臣与六部九卿的御前会议,俗称“叫大起”或“叫全起”。陈夔龙《梦蕉亭杂记》卷一记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庚子事变期间情势危急,“特于五月廿一、二、三等日连叫大起,召见王公、贝勒、军机、内阁、六部九卿,面询方略。每日两次召见于西苑仪鸾殿东暖阁。两宫背窗北面坐,门由西进。座前设御案一,与门相距咫尺。臣工揭帘入,由御案前经过,均往后跪。案前数尺地,由近支亲王、军机重臣环跪,便于参赞密勿。”
来源:2021年7月5日出版的《环球》杂志 第13期
《环球》杂志授权使用,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本刊联系
本期更多文章敬请关注《环球》杂志微博、微信客户端:“环球杂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