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和吃饭一样,故事就像佐料,总能影响味道。
宿亮
单位附近有家云南菜馆,菜单上少不了米线,根据肉类和配菜多寡分为秀才米线、举人米线、进士米线、状元米线……这种命名方式差不多成了中国各大城市云南米线的标配,捎带普及了几千年科举等级的历史知识。点菜时就比较困惑,我这个水平配点状元吗?万一鼓起勇气点了状元,吃着又不甚满意,还能说:状元……就这?
鸡汤米线因为云南蒙自岛上潜心备考的读书人和每天送饭的妻子之间的故事出了名。随便吃上一碗,也能联想到封建王朝给那位贤妻盖出一座“精神牌坊”的气势。
很多吃食也像这鸡汤米线一样,拥有一个背后的故事。比如宫保鸡丁,是四川人丁宝桢做山东巡抚时让家里的厨子鼓捣出来的乡味。关于这道菜算鲁菜还是川菜,两个菜系的厨师们倒是可以辩论一番。美国人发明的中餐左宗棠鸡则完全不同,跟左宗棠或是他的家乡湖南都没什么关系。美国中餐名厨艾琳·尹飞罗专门考证了一下,这道菜很可能最早是为了纪念祖先的“宗堂鸡”,愣是在美国搞出了一个中文的“谐音梗”。
为啥吃个饭还要讲这么多故事?小时候去张家界旅游,导游带着游览“十里画廊”,指着两侧的怪石险峰,一会儿说这个像两姐妹,一会儿说那个像老太婆,差点就在阴天里逛出一种大型户外鬼屋的感觉。旅游和吃饭一样,故事就像佐料,总能影响味道。
这种事情是有科学道理的。美国霍特商学院神经营销学教授马特·约翰逊在一本专著中写道,故事绝对能够给你的食物增添味道。神经学把人体和外部的互动分成接收信号和理解信号两个方面。食物的味道可以看成是一种信号,关于食物的故事也是一种信号,在理解食物的过程中,只有一种信号和拥有两种信号得到的结果自然是不一样的。
现在的西方餐馆里关于食物最常听到的故事多与主厨有关。人类社会进化到今天,人们不再用自己播种获取食物,甚至不知道原材料进入加工厂之前来自哪里。所以,谁做出了这桌子菜就成了最直接的故事来源。话说回来,八卦这种事情在厨房、餐桌从来都最流行。
“地狱厨师”戈登·拉姆齐的火爆脾气和毒舌绝对比他的拿手好菜惠灵顿牛排更广为人知;芝加哥的米其林三星餐厅Alinea的主厨格兰特·阿哈茨一定要跑到餐桌旁,在桌布上当场“画”出甜品;意大利摩迪纳米其林三星主厨马西莫·博图拉是食物色彩大师,还专门写了本《永远不要相信一个瘦瘦的意大利大厨》的书,流行程度与书名上口程度极匹配。
这么看来,故事和八卦真的能把食物的味道搅拌起来。
数日前路过澳门,在市区玛嘉烈蛋挞店排队一小时,又等了门口空出位子,在街边吃蛋挞。旁边的大叔又花了足足一小时跟我讲玛嘉烈蛋挞店的创始人原来是安德鲁蛋挞店老板的太太,而安德鲁蛋挞店正是澳门葡式蛋挞最初的来源。夫妻两人离婚后,各自开店,凭借地道的味道,都成为游客必吃的“打卡地”。大叔讲完八卦之后的结论是,我应该到路环再去排一小时队,分析一下这对前夫妻出品的蛋挞有什么不同。
听完八卦故事再看看纸盒里的蛋挞,果然味道不太一样了呢。
来源:2021年10月20日出版的《环球》杂志 第21期
《环球》杂志授权使用,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本刊联系
本期更多文章敬请关注《环球》杂志微博、微信客户端:“环球杂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