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仍在赞成与反对参半中全面松绑,有种成败赌一把“不信死给你看”的孤注一掷。
杜白羽
3000、4000、5000、7000……进入11月后,韩国新冠肺炎单日新增确诊数每周刷出新高,“与病毒共存”防疫政策的负作用,可谓立竿见影。
韩国自2021年11月1日起实施新防疫体系,即“与病毒共存”模式,大幅放宽了防疫管控措施。首尔、仁川、京畿道等首都圈地区的私人聚会人数上限放宽至10人,非首都圈地区放宽至12人。比起此前实施半年之久的最高响应级别,几乎算是“大撒把”。而那时正值第四波大流行时期,回过头看,日新增确诊也不过千例以上。
新加坡“共存”模式反弹并没有形成前车之鉴,韩国仍在赞成与反对参半中全面松绑,有种成败赌一把“不信死给你看”的孤注一掷。
“共存”模式下,入境韩国的隔离期减少至10天,且近期韩国迎来了疫情以来首批外国游客。“解禁”后,首尔大街小巷如节日般人流涌动,工作日职场聚餐和周末友人聚会的场次呈报复性增长。明洞、江南等各大商圈恢复喧嚣,街头再度起舞。除了人人脸上戴着的口罩,以及出入餐厅扫描“健康码”时发出的“叮”的声音,还在提醒着人们疫情尚未结束,其余时候似乎与疫情暴发前并无不同。
几乎同时,一个个红灯亮起。新增确诊病例连续3天超7000例;在等待病床过程中,死亡的患者人数不断增加;面对变异病毒,尽管韩国疫苗接种率达80%,但完成接种后仍确诊的突破性感染病例不在少数。韩国政府不得不再度按下暂停键,政策松了又紧,从2021年12月18日起至2022年1月2日私人聚会限员4人,各类公众聚集场所只可营业至晚上9点或10点。
2021年12月16日,韩国总统文在寅就政府决定再次收紧防疫措施向国民致歉。他表示,在“分阶段恢复日常”的过程中,政府未能控制住重症患者数量的增速,确保病床等工作准备得也不够充分,政府将在加强防疫措施期间,最大限度控制疫情。
2020年,韩国曾被西方评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三冠王”:一是韩国是累计确诊病例数和死亡病例数占人口比例最少的国家之一,二是其为发达国家中经济增长受影响最小的国家,三是它是防疫措施最好、等级强度最弱、封锁时间最短的国家。在全球范围内,在防疫、经济、自由三者之间实现平衡的国家屈指可数,韩国一度广受赞誉。而如今,被许多人奉为上策的“K防疫”显然失效。“与病毒共存”,变成了被病毒折腾。
韩国中央大学社会学系教授申振旭认为,韩国的K防疫模式有两个优势和两个弱点:优势在于韩国政府可迅速作出决策和推行措施,以及国民的主动自我约束;弱点是脆弱的社会安全网和公共医疗问题。现在,K防疫的两大优势已然不再。
文在寅任期将尽,韩国国内舆论关于“政权交替”的舆论氛围占主流,对现政府的信任度下降、“防疫疲劳”等心理因素,导致民众对政府防疫政策无论松紧都不买账。比起疫苗通行证等强制措施,国民的信任才是防疫的根本。然而,在下届政府就职前的这段空白期,更多还需靠民众自觉。
2020年12月,我从北京飞到首尔时,韩国单日新增最高确诊人数首次超1000,创下2020年最高。一年后,我从首尔飞回中国,韩国单日新增确诊人数已经连续3天破7000。现实如此魔幻。
来源:2021年12月29日出版的《环球》杂志 第26期
《环球》杂志授权使用,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本刊联系
本期更多文章敬请关注《环球》杂志微博、微信客户端:“环球杂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