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首页 国内·国际·言论 | 经济·财富·科技 | 社会·文化·生活·其他 | 专栏 | 过刊检索 | 关于我们 | 环球广告
城市有害?城市有希望!
  新华网 ( 2022-03-23 10:13:59 ) 来源: 《环球》杂志
 

这是中国建筑科学大会暨绿色智慧建筑博览会上展示的“零碳小屋”

    无论是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和行动,还是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过程,都离不开城市。

刘哲

  城市是有害的吗?在发展过程中,人们不断列举出影响可持续发展的种种“城市病”:交通拥挤、住房紧张、供水不足、能源紧缺、环境污染、秩序混乱等等。

  但城市也被寄予厚望,在从无序到有序的转变中,它带来绿色发展和公平发展的机会。在最近发布的《气候变化2022:影响、适应和脆弱性》评估报告的“决策者摘要”中,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强调:“城市既是影响气候和产生风险的热点区域,也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世界资源研究所(WRI)也于今年3月10日发布了《世界资源报告:实现更公平、更可持续城市发展的七大转型举措》,指出“无论现在还是未来,城市只有将工作重点放在消除不平等和改善民生上才算取得成功”。

  可见,无论是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和行动,还是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过程,都离不开城市。

“城市病”和城市使命

  城市是人类生态系统密集活动的热点区域,既为人类文明的演化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机遇和动力,也是人类文明发展的试错场。

  根据2018年联合国发布的相关评估报告,当前全球有一半以上的人口生活在城市;到2050年,将有超过2/3的人口生活在城市。而目前,1/3的城市居民(超过12亿人)尚未获得可靠、安全、平价的基本日常服务,涉及自来水和卫生设施、电力、体面的住房以及交通服务等。

  城市贡献了全球国内生产总值(GDP)的80%,也产生了全球碳排放的70%。对于发展中国家那些快速增长的城市而言,10年前其排放刚刚超过全球总排放量的1/4(2010年约为27%),如不加控制,到2050年,这一比例将飙升至56%。此外,空气污染、交通拥堵、医疗、教育、养老、流动人口和低收入人群社会保障、棚户区、恶性犯罪等诸多问题,都聚集在城市,给整个社会带来系统性风险。

  城市面临的诸多挑战与工业革命以来的生产生活方式息息相关,实用主义、消费主义、物质至上的观念剥夺了城市发展的空间和资源。

  如果城市能够通过更好的规划,充分考虑气候变化和增长不平衡带来的复合风险,以经济有效的方式建成更多的零碳社区、零碳园区,提供更健康和安全的交通方案,并从消费端倡导低碳生产和生活,全球碳排放有机会在当前水平上大幅度削减,为地球社区共同应对气候变化带来希望。

  技术不是万能的,但是在新技术的加持下,城市能够通过改善公共服务,抓住增长、减排、环境保护协同增效的机遇,为减碳带来切实的人文关怀。通过新兴的数字技术、可再生能源技术、节能和能效技术等,在建筑、交通和消费等领域实现真实的减排收益。

  实现这些改变需要科学和政策互动、政府和企业互动,以及政府和社会互动。很多机构和组织都在为城市应对气候变化出谋划策,如C40城市集团和地方环境行动国际理事会(ICLEI),提出了很多在城市层面加强行动的方案。

  在城市减碳的过程中,最应当优先考虑的,是城市化过程中脆弱人群的福祉。比如,通过采取低碳城市试点、韧性城市试点等政策,探索城市层面应对气候变化的最优策略。在下一阶段的应对气候变化工作中,更好地将其与城市发展的实际需求相结合,在城市化进程中关照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环境治理等局地发展目标。

全生命周期的建筑减排

  在节能减碳方面,城市建筑的全生命周期绿色化,将大有可为。根据2019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一份报告,建筑运行排放约占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1/3。如果算上建筑材料全生命周期排放,建筑排放则占到温室气体排放的一半左右,建筑同时也是室内空气污染的重要来源。

  了解全生命周期的建筑碳排放,是研究和制定建筑减排政策和措施的基础。建材的生产和运输、建筑的施工过程都会产生大量温室气体,同时还会带来建筑垃圾、大气挥发性有机物(VOC)排放、噪音污染、扬尘和细颗粒物排放等问题。

  建材的低碳标准制定,低碳标签、标识等的认证和授予等,能为从源头上减碳,提供政策激励和支持。建筑运行过程中的耗电、用能、用热是建筑运行排放的主体,这部分排放可通过行业对标的方式产生约束标准,进而通过排放配额的分配形成交易机制。东京建筑物碳交易机制就是很好的案例,大型公共建筑由于产权明晰、主体明确,成为进行建筑碳排放交易试点的优选。

  在建筑用能方面,加装屋顶光伏、薄膜光伏、水循环、热循环等装置,可以避免和抵消很多直接和间接的碳排放。家用电器也可以通过全生命周期的碳标识和认证、能效标识等提供更多的消费选择。所有节能减排的措施经过认证,都可以用于建筑物碳排放约束的履约。城市的政策制定者和决策者则可以参考相关国际经验,结合本地实际情况进行各项政策尝试。

交通新技术和消费新主张

  此外,交通的系统性绿色转型,是城市减碳的重要环节。

  联合国前副秘书长吴红波表示,交通排放是碳排放的重要来源,约占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1/4。城市数量增长和规模扩张,不仅使路网不断扩展,也使汽车保有量激增。

  而传统的内燃机汽车已成为发达经济体减碳的巨大障碍。根据WRI的最新研究,在现有技术路径上,中国机动车排放的峰值可能在2030年左右出现,甚至会提前。电动车、充电桩、离网电源、氢能汽车、绿氢电池、电池回收、可再生能源动力回收等技术的发明、发展和商业化,能够在终端提供交通减排的解决方案。系统性的城市规划和交通路网设计,则能从根本上解决路权分配、脆弱人群出行、公共服务供给等问题,为减碳带来更大的贡献。

  同时,在交通财政补贴的设计上,政策制定者可考虑更可持续的激励措施。比如,通过补贴,支持研发、设计;通过转移支付,保障脆弱人群出行,产生政策拉动和保障兜底的效果;通过规制和建立标准,要求提供公共服务的主体更多地考虑脆弱人群的需要,在空间和时间上添加公平要素;通过创新性的财政金融产品设计,鼓励以市场机制为主导的商业合作,产生资金的闭环,在利润分配环节探索公平和可持续的分配方案。

  最后,城市是消费侧的重点排放源,消费侧排放的管理重镇。据此,创新性地在城市层面研究和设计人均资源占有的存量和流量管理、人均碳排放的存量和流量管理,进而通过数字技术融合的方式实现“碳普惠”的商业模式,大有可为。

  以上海为例。上海统计年鉴数据显示,2011至2019年,上海生活消费所耗能源呈加速增长态势。为引导市民积极参与到碳达峰的行动中,上海筹划了“碳普惠”项目。就是把市民的各种低碳行为所减少的碳排放核算出来,变成每个人账户里的“碳积分”,再通过对接上海碳交易市场、各个商业消费平台,让践行低碳生活的市民得到实实在在的激励。

  (作者系世界资源研究所北京代表处研究数据创新主任)

来源:2022年3月23日出版的《环球》杂志 第6期

《环球》杂志授权使用,如需转载,请与本刊联系。

更多内容敬请关注《环球》杂志官方微博、微信:“环球杂志”。

 请注意: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新华网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利。
·您在新华网留言板发表的言论,新华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新华网新闻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留言板管理员反映。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查看评论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打印本稿
查看评论
推荐给朋友:
  相关新闻:
新华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新华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新华社和新华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新华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新华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新华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新华网联系。

订阅本刊
本刊通用网址:环球杂志
  • 如果您对《环球》杂志的稿件有任何意见及建议请与我们联系。
  • 编辑部电话:
    010-63077031
  • E-mail:
    globe1980@vip.sina.com
  • 社址:北京市京原路8号新华社第二工作区
  • 邮政编码:100040
  • 对外合作:
    010-63077015
  • 传真:010-63073516
  • 总 编 辑:冯瑛冰
  • 执行总编辑:卞卓丹
  • 《环球》杂志
    新华通讯社主管
    瞭望周刊社主办
    环球杂志社编辑出版
    ·全彩半月刊
    ·出版日期:每月1日/16日
    ·国内统一刊号:CN11-1273/D
    ·邮发代号:2-511
    ·国外邮发代号:SM341
    ·国内订阅:
    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 本刊随时办理邮购
    ·全年订阅价:192.00元
    ·国内零售:
    全国各大中城市报刊摊点/地铁/机场/书店等均有销售
    ·零售价:8.00元
    ·国外总发行:
    中国国际图书贸易总公司(北京399信箱)
    ·海外定价:US $6.00元 HK $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