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首页 国内·国际·言论 | 经济·财富·科技 | 社会·文化·生活·其他 | 专栏 | 过刊检索 | 关于我们 | 环球广告
中美金融博弈下的中国应对
  新华网 ( 2022-04-06 10:20:23 ) 来源: 《环球》杂志
 

2021年9月3日,一名参会人员在服贸会中国银行展台体验数字人民币消费

    未来,美国对中国的金融遏制或将呈现加强化、多样化、精细化等三个特点。

文/孙超 穆睿彤 编辑/乐艳娜

  金融遏制,是美国凭借独一无二的金融霸权地位所拥有的独门利器,不仅低成本、高效率,而且是具有明显单边强制性的不对称打击,是其实现自身战略目标的重要抓手。

  美国对中国的金融遏制手段主要有哪些?中美两国金融博弈未来如何?中国又将如何应对?

美对华金融遏制手段

  在中美战略竞争不断激化的背景下,中美在金融领域也已出现越来越多的摩擦,美国凭借其金融霸权,对中国的金融遏制手段十分多样,中国保卫金融安全、促进金融开放、深度融入全球金融治理体系都面临着来自美国的压力。

  第一,美国利用金融手段制裁中国企业、金融机构和个人。近年来,美国将多家中企和一些中方人士列入一些所谓的清单,对其金融和贸易活动进行制裁。比如2月7日,美国宣布将33家中国企业和机构列入美商务部所谓“未经核实名单”,限制其国际贸易活动。中国金融机构也频繁被美国金融次级制裁波及。美国还威胁使用包括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SWIFT)在内的国际金融机构对中国进行制裁。

  第二,对中企赴美上市融资设置障碍。比如,3月11日,美国证监会(SEC)依据《外国公司问责法》(HFCAA)将5家在美上市的中国公司认定为有退市风险的“相关发行人”。美中经济与安全审查委员会(USCC)发布的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10月,已经有17家中国企业在美股摘牌退市,其中部分企业的退市原因正是美国政府的政治打压。此外,美国还通过行政命令的方式干预市场投资者选择,叫停对中国企业的证券投资。

  第三,指责中国操纵汇率,对华发动汇率战。2019年,美国将中国列为“汇率操纵国”,认为中国采取具体步骤促使货币贬值,同时保有大量外汇储备。直到2020年初,美国才取消对中国“汇率操纵国”的认定,但中国仍被列入观察名单。使用汇率手段打击中国,美国一方面可以据此采取限制中国实体融资、限制贸易、加征关税等制裁措施,另一方面,可以此作为谈判筹码,在中美经贸磋商中向中国施压。

  第四,极端情况下可冻结中国所持美国国债。自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时任美国总统特朗普和一些共和党参议员就频频指责中国,要求中国对美国赔款,原因是“病毒源自中国”。一些政客甚至表示,美国可以通过冻结中国在美主权资产让中国为“疫情买单”。虽然这些言论并不代表美国的政策导向,但用中国在美资产的安全性来威胁和限制中国,将是美国的重要金融利器。

  第五,限制中国在全球金融治理中发挥更大影响力。美国在全球金融治理机制改革问题上一直持有高程度的保守态度,消极应对中国和其他新兴市场国家提出的国际金融制度改革诉求。此外,美国通过游说盟友不要加入中国主推的金融治理机制,利用其金融霸权地位持续向中国金融制度的创新行为施加结构性压力,妨碍中国发挥更大的国际影响力。

未来金融遏制特点

  从保持其金融霸权的角度考虑,美国必然不愿放弃多年来积累的优势地位。未来,美国对中国的金融遏制或将呈现加强化、多样化、精细化等三个特点。

  第一,程度会持续加强。一方面,美国会继续不断使用传统金融武器,并增强其烈度和频率;另一方面,美国会更大力度、更频繁地利用其地缘政治影响力,尤其在亚太地区,持续以金融手段对中国以及与中国合作的国家施压。

  第二,方法会更加多样化。除了传统惯用方法之外,美国会寻求更多“新颖”的方式,也不能排除在某些极端情况下会开展全面金融战的可能性。比如“欲擒故纵”,在特定时刻先释放一些善意的金融信号,但在所谓“合适的时候”再进行打压。

  第三,目标会不断精细化。与欧美较为成熟的金融体系相比,中国的金融系统尽管在过去的数十年中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整体来看仍然较为脆弱。因此,在美中相对实力此消彼长的情况下,美国针对中国会逐渐开始选取更多的“薄弱”目标进行“精准打击”。比如抓住中国市场对新型金融产品认识不足、中小金融机构风险管理经验欠缺等不足,实施“精准打击”。

中国应对

  需要看到的是,美元霸权是美国能够利用世界三大金融系统(SWIFT、纽约清算所同业支付清算系统CHIPS、联邦电子资金转账系统Fedwire),对许多国家及企业进行制裁的根本原因。尽管美国的这种做法广受诟病,但真正能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并不多。

  中国想要突破美国的金融遏制,可以另辟蹊径。

  一方面,中国必须从新能源入手,开展能源革命,同时建立自己的国际结算系统和交易系统。美元与石油的挂钩无法忽视,而目前中国的经济发展仍然大规模依赖石油,石油能源产业地理分布又非常不均,这是中国无力改变的。但是新能源产业更依赖制造能力,再加上中国新能源资源较为丰富、基础设施建设如特高压电网也实现了大量铺设,中国未来有可能从石油能源进口大国逐渐转变成新能源出口大国,从而构建不同于美西方主导的游戏规则,实现美元挂钩石油能源的破局。

  另一方面,中国必须加快科技跃进的步伐。目前正在兴起的数字货币技术,是中国的机遇。过去几年,中国数字货币的推进速度明显加快。2014年,中国人民银行成立法定数字货币研究小组,开始对发行框架、关键技术、发行流通环境及相关国际经验等进行专项研究。2021年7月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中国数字人民币的研发进展白皮书》明确指出,数字人民币的目标之一就是探索改善跨境支付。这一新支付方式的颠覆性在于,它可绕过全球主流的SWIFT支付系统,在两部终端设备之间进行点对点的直接交易。从长远看,这将有助于人民币成为全球贸易最依赖的结算货币之一,为世界带来全新的贸易合作规则。

  在未来的经济发展中,对中国金融甚至是中国经济的命脉起到至关重要作用的,将是新能源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数字支付等新兴技术支持下的实体制造业,因此,中国仍要以实业立国,更加从容地应对来自美国的金融“攻击”,既提高中国的综合国力和竞争力,更助推中国在大国博弈中占据先机。

  (孙超系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助理研究员;穆睿彤系中国人民大学硕士研究生)

来源:2022年4月6日出版的《环球》杂志 第7期

《环球》杂志授权使用,如需转载,请与本刊联系。

更多内容敬请关注《环球》杂志官方微博、微信:“环球杂志”。

 

 请注意: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新华网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利。
·您在新华网留言板发表的言论,新华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新华网新闻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留言板管理员反映。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查看评论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打印本稿
查看评论
推荐给朋友:
  相关新闻:
新华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新华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新华社和新华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新华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新华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新华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新华网联系。

订阅本刊
本刊通用网址:环球杂志
  • 如果您对《环球》杂志的稿件有任何意见及建议请与我们联系。
  • 编辑部电话:
    010-63077031
  • E-mail:
    globe1980@vip.sina.com
  • 社址:北京市京原路8号新华社第二工作区
  • 邮政编码:100040
  • 对外合作:
    010-63077015
  • 传真:010-63073516
  • 总 编 辑:冯瑛冰
  • 执行总编辑:卞卓丹
  • 《环球》杂志
    新华通讯社主管
    瞭望周刊社主办
    环球杂志社编辑出版
    ·全彩半月刊
    ·出版日期:每月1日/16日
    ·国内统一刊号:CN11-1273/D
    ·邮发代号:2-511
    ·国外邮发代号:SM341
    ·国内订阅:
    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 本刊随时办理邮购
    ·全年订阅价:192.00元
    ·国内零售:
    全国各大中城市报刊摊点/地铁/机场/书店等均有销售
    ·零售价:8.00元
    ·国外总发行:
    中国国际图书贸易总公司(北京399信箱)
    ·海外定价:US $6.00元 HK $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