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首页 国内·国际·言论 | 经济·财富·科技 | 社会·文化·生活·其他 | 专栏 | 过刊检索 | 关于我们 | 环球广告
欧洲加入“芯片战”之后
  新华网 ( 2022-04-12 06:45:30 ) 来源: 《环球》杂志
 

2021年9月25日,2021中国国际消费电子博览会工作人员在展会上

介绍一款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8K AI 画境引擎芯片

    虽然欧洲业界提出诸多质疑,但《芯片法案》的出台,不失为欧盟主动投身第四次产业革命浪潮的重要标志,对重塑全球芯片产业发展格局或将产生深层次影响。

文/杨成玉 编辑/马琼

  欧盟委员会近日正式公布《芯片法案》,拟大力推进欧洲芯片厂商的开发和建设,展示出借加入“芯片战”提升全球竞争力的雄心。

  虽然欧洲业界对此举提出诸多质疑,但其不失为欧盟主动投身第四次产业革命浪潮的重要标志,对重塑全球芯片产业发展格局或将产生深层次影响。

有掌声,有质疑

  根据上述《芯片法案》,到2030年,欧盟拟动用超过430亿欧元的公共和私有资金,支持芯片生产、试点项目和初创企业,并大力建设大型芯片制造厂。其主要目标包括:

  第一,提高产能。通过向欧洲芯片生产厂商、试点项目和初创企业追加投资,到2030年将欧盟芯片产量在全球的份额由目前的10%增至20%,并拥有设计生产2纳米及以下规格芯片的能力。

  第二,确保供应链安全。提出“欧洲芯片倡议”,统筹欧盟各成员国芯片产业部署;设立芯片基金用于帮助初创企业融资;设置“政策工具箱”应对芯片短缺等突发紧急状况。

  第三,有选择性地开放市场。与“志同道合”的国家建立“半导体国际伙伴关系”,加大力度吸引外国投资和高端技术进入欧盟市场,减少对单一国家或地区的过度依赖。

  欧洲业界普遍对《芯片法案》表示欢迎,但仍有专家对其实际效用提出质疑。

    一是欧洲微芯片业态亟待重塑。

  上世纪90年代初期,欧洲在全球芯片市场上仍占据44%的份额,但此后走了弯路,错误地退出了更小、更强大芯片的竞争,直接导致欧洲缺乏生产小于10纳米的微芯片的能力。

  近年来欧盟经济增长乏力,试图通过数字化转型实现突破。根据2021年3月欧盟正式发布的“2030数字罗盘:欧洲数字十年之路”计划,半导体被列为四大数字基建之一,芯片成为欧盟塑造现代数字经济业态的突破“爆点”。长期以来,欧盟芯片存在设计上依靠美国、供给上依靠亚洲的“双重依赖”,最近两年新冠肺炎疫情造成的全球性“缺芯”不断冲击着欧盟脆弱的供应链,导致几乎所有欧洲车企都曾因“缺芯”停产减产。

  《芯片法案》计划打造最现代化的巨型芯片厂,但英飞凌、意法半导体、博世等欧洲大型芯片制造商主要生产10~28纳米的芯片,扭转过时技术路线需要时间。同时这些芯片制造商占用了大量补贴空间,留给创新企业的资源微乎其微。仅靠《芯片法案》尚不足以壮大欧盟半导体产业,欧盟必须具有在需要大量高性能,特别是2纳米级芯片的关键部门创造工业冠军的雄心,才能打开微芯片市场,形成良性循环。

  二是外国芯片巨头“虹吸效应”难解。

  欧盟计划向芯片行业提供的超430亿欧元投资中,2/3以政府补贴方式投放,此举对外国芯片巨头赴欧洲进行生产的吸引力强于本土企业。目前在欧建造芯片厂的成本普遍比亚洲国家要高30%~40%,有了补贴,美国芯片巨头就可在欧洲放手进行企业兼并。

  英特尔正计划投资200亿美元在欧洲建立两座芯片厂,台积电和环球晶圆(Global Wafers)也正在欧洲寻找厂址,《芯片法案》带来的资源很可能无法真正支持到欧盟本土制造商。

  三是全球竞争态势恐加剧欧盟芯片产业窘境。

  英飞凌预测,全球汽车行业和工业芯片短缺至少在今年内都将持续,而随着数字化程度的提高,未来几年各国对半导体的需求还将继续快速增长,到2030年芯片行业销售额将首次突破万亿美元大关。

  为此,各国也都没闲着:中国为半导体行业投入超过1万亿美元;韩国到2030年将为本土芯片制造商提供4500亿美元的税收优惠;拜登政府最近通过了“2022年美国竞争法案”,到2026年拟向芯片制造业投资520亿美元。各方纷纷加大投入使全球芯片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将增大欧盟面临的竞争压力。

深层次影响

  欧盟加入全球“芯片战”,强烈折射出全球芯片产业竞争新趋势,对全球芯片产业发展和打破美科技围堵均将产生深层次影响。

  首先,以立法促产业成为大国战略竞争新手段。欧盟近年来频频以法律形式固化关键产业发展政策,给各成员国赋予强制性义务,相当于实现了全欧范围的顶层战略设计和资源统一调配。美、韩、日等芯片大国也纷纷通过立法扶持产业发展。中国在全球芯片产业竞争中拥有的“集中力量办大事”制度性优势恐被变相削弱。

  其次,“芯片贸易保护主义”在欧抬头。欧盟通过金融工具甚至政府补贴、减税等行政手段扶持芯片产业,企图培育本土闭环式价值链,这与美国利用“高科技霸权”推动芯片等高端制造业回流的保护主义政策如出一辙,将极大刺激全球芯片领域构筑“小院高墙”和排他性竞争,既不利于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也将给中国产芯片“走出去”抢占全球市场造成干扰。

  再次,芯片产业规则标准之争愈演愈烈。欧盟芯片产业近年来虽发展落后,但在技术标准设置和认定上仍有传统优势。《芯片法案》再次强调芯片技术标准认定的重要性,将标准制定的意义拔高至保障欧洲科技主权的高度,凸显其“东方不亮西方亮”的意图。因历史原因,中国在高科技芯片标准设置方面仍属后来者,存在被欧美用规则标准“卡脖子”的风险。

  最后,欧美抱团“以芯遏华”态势明显。欧盟将中国半导体技术快速发展列为其面临的重要外部安全风险,摆脱对华潜在芯片依赖更是其出台《芯片法案》的初衷之一。未来欧盟在芯片领域投身美国纠集的“反华科技包围圈”的可能性同步增大。

  (作者系中国社科院欧洲所副研究员)

来源:2022年4月6日出版的《环球》杂志 第7期

《环球》杂志授权使用,如需转载,请与本刊联系。

更多内容敬请关注《环球》杂志官方微博、微信:“环球杂志”。

 请注意: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新华网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利。
·您在新华网留言板发表的言论,新华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新华网新闻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留言板管理员反映。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查看评论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打印本稿
查看评论
推荐给朋友:
  相关新闻:
新华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新华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新华社和新华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新华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新华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新华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新华网联系。

订阅本刊
本刊通用网址:环球杂志
  • 如果您对《环球》杂志的稿件有任何意见及建议请与我们联系。
  • 编辑部电话:
    010-63077031
  • E-mail:
    globe1980@vip.sina.com
  • 社址:北京市京原路8号新华社第二工作区
  • 邮政编码:100040
  • 对外合作:
    010-63077015
  • 传真:010-63073516
  • 总 编 辑:冯瑛冰
  • 执行总编辑:卞卓丹
  • 《环球》杂志
    新华通讯社主管
    瞭望周刊社主办
    环球杂志社编辑出版
    ·全彩半月刊
    ·出版日期:每月1日/16日
    ·国内统一刊号:CN11-1273/D
    ·邮发代号:2-511
    ·国外邮发代号:SM341
    ·国内订阅:
    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 本刊随时办理邮购
    ·全年订阅价:192.00元
    ·国内零售:
    全国各大中城市报刊摊点/地铁/机场/书店等均有销售
    ·零售价:8.00元
    ·国外总发行:
    中国国际图书贸易总公司(北京399信箱)
    ·海外定价:US $6.00元 HK $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