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9日,交易员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工作
美国不可能将所有“中概股”清除,后续也仍会有中国企业赴美上市。
文/宋宽 高昂 编辑/张海鑫
曾经,赴美上市是很多中国企业的梦想,如今却成了它们“焦虑”的源头。
2022年3月以来,包括爱奇艺、知乎等超过130家在美国证券市场交易、主业在中国的企业(“中概股”)面临摘牌或预摘牌的风险。
5月5日,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回应:“中国证券监管部门已经就此与美国监管部门作过沟通。据了解,中国企业被列入有关名单,是美国监管部门执行其国内法律的有关步骤。这并不代表相关企业必然摘牌。这些企业是否摘牌或继续在美上市,取决于中美审计监管合作进展和结果。”
那么,对于已经在美上市的“中概股”,有哪些可能的选择呢?
“中概股”现状
据统计,截至2022年一季度,在美“中概股”共有261只,总市值约1.38万亿美元。
为什么众多中国企业选择赴美上市?最主要的原因包括美国证券市场的融资强、监管严、制度活(例如,同股不同权的制度设计曾是吸引部分“中概股”赴美上市的一大原因)等。然而,赴美上市代价不菲。且不说上市过程的成本要高于新加坡、香港等市场,仅每年的审计费用也会高不少。据不完全统计,2020年的美股上市公司平均审计费约为250万美元,而同期A股审计费超过这一平均值的仅约30家。
此外,近两年美国出台了一系列限制“中概股”的法令,这些新的法令已经对在美“中概股”产生了严重影响。特别是2021年12月,美国证监会(SEC)通过了《外国公司问责法案》的实施规则,要求在美上市的外国公司,向美国上市公司会计监管委员会开放该公司的审计底稿,这与《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及相关法规禁止或限制档案、数据出境存在冲突。这导致中国企业赴美上市的意愿不高,数量大减。2021年7月至今,仅有3家“中概股”在美上市。
主动退市开始升温
目前状况下,继续维持在美上市状态是一个艰难的选择。2021年,在美上市中国公司通过私有化主动退市的行动开始升温,已经提出私有化方案的“中概股”市值约为86亿美元,2021年共完成10宗私有化交易。
通过私有化主动退市的程序较为简便。上市公司须向证监会和交易所提交退市申请,待交易所审核申请后,发布退市公告,随后递交退市表格等手续,完成私有化退市。主动退市程序一般可在3个月内走完。
申请主动退市的关键环节,在于上市公司与持股股东就退市事宜达成一致并形成决议,而此环节的关键点是确定退市的价格。这时,通常需要聘请有资质的第三方评估机构出具公允价值的评估报告,以确保退市价格正当合理。
已经退市的“中概股”,可以选择不再上市,也可以考虑择机择地再上市。此外,从美国退市的“中概股”,已具有上市经验,一般不需要再进行额外的上市辅导和内部调整,再上市所需资料也更容易准备。
防范清盘风险,避免被动退市
客观上,美国不可能将所有“中概股”清除,后续也仍会有中国企业赴美上市。
就此来说,“中概股”若在短期内考虑继续维持在美上市状态,则要结合自身的业务形态及实际情况,密切关注法规政策变化。
需要强调的是,除了主动退市或勒令摘牌外,在美“中概股”需要额外注意另一种可能触发被动退市的情形,即遭到债权人或利益相关方申请上市公司清盘(类似中国的破产程序)。
触发清盘申请的原因有多种,常见的包括到期债务违约以及上市公司涉及可能的财务造假引发的法律行动等。虽然没有明文规定强制清盘的上市公司一定会被退市,但通常该上市公司一旦被清盘就再难以满足继续交易的条件,最终会遭到摘牌。
“中概股”企业几乎都存在海外架构,其中约80%的控股公司设立于开曼群岛。一旦出现债务逾期,债权人可以向公司注册地法院申请上市公司清盘。以开曼群岛法律为例,获得法院清盘令一般并不需要复杂的证据依据,也不需要论证债务人已经资不抵债,仅须证明债务(不论多少)逾期无法偿还即可。作为上市公司,必须履行严格的信息披露义务,因此清盘申请一旦提出就可能引发连锁反应,例如触发其他尚未到期的债务提前还款的条件,导致上市公司真正的财务危机。这样一来,本可以缓解的短期债务风险就极有可能在清盘申请状态中演变为真正的资不抵债和最终的破产清算。
当法院委任清盘人后,通常清盘人有权控制整个上市公司,并展开一系列的调查,以防止资金被违规转移或滥用。此外,一旦进入境外清盘程序,“中概股”企业通常难以满足监管部门上市地位的各项要求,届时公司可能同时面临境外清盘程序、美国退市程序等多重压力。这时就更需要有能兼顾多边程序、经验丰富的顾问机构进行统筹处理,否则不同法域的不同程序由不同团队处理,很难做到有效协调、通盘考虑。
因此,对“中概股”企业来说,当前尤其要积极应对、主动防范,特别是针对即将到期的境外债权,尽可能通过司法或商业手段提前进行债务重组以化解风险,避免公司因短期债务问题进入清盘程序而导致退市或破产。
(宋宽系德安华(Kroll)集团全球重组业务执行董事;高昂系德安华(Kroll)集团全球重组业务高级经理)
来源:2022年5月18日出版的《环球》杂志 第10期
《环球》杂志授权使用,如需转载,请与本刊联系。
更多内容敬请关注《环球》杂志官方微博、微信:“环球杂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