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首页 国内·国际·言论 | 经济·财富·科技 | 社会·文化·生活·其他 | 专栏 | 过刊检索 | 关于我们 | 环球广告
他让腹膜癌不再是手术禁区
  新华网 ( 2022-05-24 09:20:55 ) 来源: 《环球》杂志
 

 

李雁(右二)在手术中

    20年里亲自治疗过1900多位病患后,李雁已经可以肯定地说:“腹膜癌不再是手术禁区,‘肿瘤细胞减灭术+腹腔热灌注化疗’综合治疗法,可以大幅提升腹膜癌的临床疗效。”

文/《环球》杂志记者 胡艳芬 编辑/马琼

  手术台上,一位胃癌患者的腹腔被完全打开,医生正在仔细探查,蓦然发现癌细胞已像蒲公英的种子一样,在腹腔内四处飘散,在只有1到2毫米厚、却包裹着腹腔内大部分脏器的腹膜上扎了根。

  “关腹吧!”主刀医生发现腹膜转移后,宣告外科手术已无能为力。这种“大开大合”的无效手术,被医生们称为“开关”手术。失望的不只是医生,从全麻中苏醒过来的患者将面对的除了几十厘米长的刀口,还有更加有限的治疗手段和所剩无几的生存时间。

  这就是结局吗?对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腹膜肿瘤外科主任李雁来说,并不是。或许2003年刚接触腹膜癌诊疗研究的时候,李雁还没有足够的把握,但20年里亲自治疗过1900多位病患后,他已经可以肯定地说:“腹膜癌不再是手术禁区,‘肿瘤细胞减灭术+腹腔热灌注化疗’综合治疗法,可以大幅提升患者的临床治愈率。”

从旧共识到新共识

  胃癌、肠癌、卵巢癌等腹盆腔肿瘤患者,在开腹手术中发现腹膜转移,遭遇“开关手术”的情况,直到今天依然广泛存在,这是因为常规诊疗方法在中国仍是主流,“腹膜癌是外科手术的禁区”这一观点在很大程度上一直是医学界的共识。然而,这种“共识”却掐断了很多病人通过外科手术获得生存机会的希望。

  《国际腹膜癌治疗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也明确指出:“单纯广泛肿瘤切除术在不联合腹腔化疗的情况下,会造成腹盆腔腹膜大量种植,并不能延长患者生存期,反而会产生更多损害……”这里提到的“单纯广泛肿瘤切除术”就是目前的常规手术治疗方案。因此,改变常规、打破腹膜癌手术禁区的关键,便落在了增加“腹腔化疗”环节上。

  指南也进一步指出,“当外科医生尝试对腹膜癌患者进行治疗时,必须熟练掌握术中化疗技术。”国际社会达成这一共识走过了30多年,这其中就有李雁投注的20年。

  李雁说,“经过30多年的研究,国际肿瘤学界认识到,腹膜癌不能一概认为是癌广泛转移,而是一种区域性癌播散;对于部分经谨慎选择的病例,积极的综合治疗不但能有效控制病情进展,而且还有可能达到临床治愈的标准。因此,国际上发展起来了一套综合治疗新策略,核心就是肿瘤细胞减灭术加腹腔热灌注化疗。”

  “肿瘤细胞减灭术,是进行规范性手术,最大程度切除腹腔内的肿瘤和腹膜上种植的肿瘤;腹腔热灌注化疗,是在手术完成后立即采用高温化疗药物对腹腔进行持续循环灌注化疗,以消灭肉眼看不见的微小转移灶和播散的癌细胞。两者有机整合在同一次手术中,可提升治疗效果,使病人的生存期延长70%以上,有将近20%的病人能达到临床治愈的标准。”李雁说。

用中国方案建立国际标准

  “有些事总要有人去做。”回首2003年的人生转折,李雁这样说。那一年,他已建立了世界上首个逐级转移的人肝细胞模型系统,直到今天,全国几乎所有需要通过动物模型、细胞模型完成的肝癌转移复发研究,仍用它来完成。

  但那时,腹膜癌作为癌症治疗领域里的“老大难”问题已越来越引起李雁的关注。正是在2003年,武汉大学一位教授在接受腹膜癌手术治疗后,最终在李雁就职的中南医院去世,这令李雁怅然良久、无法释怀,也坚定了他将研究方向聚焦于腹膜癌外科综合治疗的决心。

  2003年,“当肿瘤患者发生腹膜转移,医生往往给予姑息治疗,那下一步呢?”李雁开始思考。从门诊到病房,从手术室到病案室,从重症监护室到转化实验室,他从病例分析、治疗实践和数据收集中不断获得启发,在国际诊疗方案和研究文献中确认综合治疗方案的模型。

  2004年,李雁决定引入术中腹腔热灌注化疗;2005年开展Ⅰ期临床研究;2007年开展Ⅱ期临床研究,将腹膜癌指数PCI(代表腹膜转移严重程度,最低0分,最高39分)引入病例选择中,以PCI≤20的病例为主;2011年Ⅲ期临床研究启动,越来越多的案例显示,肿瘤细胞减灭术联合术中腹腔热灌注化疗的综合疗法使患者生存期延长,且安全性良好。

  也是在2011年,中国医生在世界腹膜癌研究的舞台上开始有了一席之地。李雁成为腹膜表面肿瘤学国际联盟中国地区常委;2014年,李雁主笔,形成了《腹膜癌诊疗中国专家共识》。

  2015年,对中国腹膜癌诊疗也是意义非凡的一年。这一年,李雁参与制定了《胃癌腹膜癌诊疗国际共识》,还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成立了中国第一个腹膜癌诊疗中心。也是这一年,中国癌症统计数据显示,仅新发癌症总人数就有约429万人,其中新发腹膜转移癌人数38.5万人。根据测算,中国需要建设大约1056个腹膜癌诊疗中心才能满足现有新发病例的治疗需求,中国离这一目标还有很大距离。

  世界需要中国的深度参与,而中国也在这一使命催促下不断发出自己的声音:2016年,国际腹膜癌联盟·中国中心在世纪坛医院挂牌;2017年,李雁参与制定了腹膜癌诊治国际指南,并参与国际腹膜癌临床流行病学研究;2021年,国际腹膜癌大会(第12届)第一次在中国举办,这也是第一届由发展中国家举办的大会。

用1900多个案例创建世界一流

  4月11日上午8点,李雁准时出现在北京世纪坛医院腹膜肿瘤外科门诊室。诊室门口贴着一张通知:“由于患者较多,病情都很复杂,每位患者都需要详细询问病史,查看资料,就诊时间比较长,李雁主任看完所有的患者才会下班,请大家耐心等待。”

  来自重庆的小伙子刘清出现在诊室,他身高约172厘米,体重却只有50公斤左右,病发后身形消瘦,但整个腹部却被腹水撑得膨起来,肚皮上的血管清晰可见,他是这个上午唯一没有家属陪同的患者,从始至终礼貌温和,并未把愁容写在脸上。

  了解完病情,李雁拉过椅子和刘清并肩而坐,“首先我们要解决腹水的问题,从现在开始停止喝水,改成补液盐,它和你的血液是等份的,喝多少就吸收多少,补进血液,如果继续喝普通的水,腹水会越来越严重,500毫升的矿泉水,正好放两包补液盐;另外,要将你现在吃的蛋白粉换成安素粉,每天早中晚共3次,早上3勺、中午3勺、晚上4勺,这些都是为了给你补能量,增加体重……一周后来复查,看你的腹水情况和体能恢复情况再考虑手术,虽然治疗难度很大,但我们一定会尽力。”李雁事无巨细,一一说明。

  因为疫情和身体原因,许多外地患者不能亲自前来北京,李雁就通过他们委托的家属或朋友,与患者语音或视频连线详问病情;为了能让患者就近、尽早接受手术前的治疗,李雁为患者制定治疗方案后,还当场和患者居所附近医院的医生联系,安排前期化疗等。如今,越来越多的外院医生来到北京世纪坛医院腹膜肿瘤外科培训、学习,也与李雁的团队建立了合作关系,这大大方便了与时间赛跑的癌症患者。

  到下午2点半结束时,当日的门诊共持续了6个多小时,接待了22名患者,平均每位患者的问诊时间在15到20分钟之间。门诊结束,李雁立即赶往医生办公室主持科室会议,然后去病房查房,处理术后监护病人出现的突发情况,直到晚上7点才回到医生办公室讨论次日的手术方案。

  从2003年到现在,1900多个腹膜癌病人就是这样在李雁团队的诊室、病房、手术室里来来走走,患者的生命及其家庭的命运催促着他们,只能前进不能停下。

  腹膜癌的每一台手术都是大手术,平均时长约10小时,最长的手术超过20小时。也许是对体力、耐力和毅力都有着很高的要求,李雁团队的十余位医生都是高大健壮的男医生。但他们细致起来却令人吃惊。

  4月12日的手术结束后,医生于洋和一位恶性间皮瘤患者(已有腹膜转移)及家属进行术前谈话,在长达1个半小时的谈话中,他用了不少于20个比喻来描述病情、病理、手术过程和术后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患者和家属频频点头,表情逐渐放松。

  “5年前的此刻,我正躺在手术台上,接受治疗。面对这种复发率极高的疑难病,我和家人心中充满了恐惧。感谢上苍,让我遇到了李主任这么好的团队。是你们妙手回春,治愈了我的疾病……今天,我冒昧地发这条短信,一是表达我的感激之情;二是向你们报告我的健康状况……希望各位保重自己的身体,你们有健康的体魄,是患者的福音。”这是一位腹膜后肉瘤康复患者发给李雁的短信。

  一名患者71岁,2008年因黏液性囊腺瘤复发,由李雁医生行肿瘤细胞减灭术加术中腹腔热灌注化疗综合治疗,到2020年复查时,已健康生存了12年;一中年男性患者,因肝癌腹膜转移,于2017年手术治疗,到2021年复查一切正常,还给李雁发来每天坚持锻炼的照片……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

  然而,李雁的诊室或者病房,就像浓缩的人生百味,有年老者在术后实现了临床治愈,年过八旬仍来复查,高兴地喊李雁“救命恩人”;也有中年患者,癌细胞已经向身体更远端转移,李雁也束手无策。

  如今,肿瘤细胞减灭术加腹腔热灌注化疗技术已经在欧美国家、澳大利亚、日本等国,上升到标准治疗的地位,其中澳大利亚、英国、法国等已建立了国家腹膜癌治疗中心,中国也相继建立了专业化学术组织推广这项技术。

  “但在中国,整体而言,我们对腹膜癌的认识还是一知半解,很多地方在诊断时容易误诊,耽误了患者治疗时间。而且不少医院对新的综合治疗方法不了解,或信心不足,或不具备治疗水平和技术等等,要将我们的‘新共识、新理念、新技术’进行推广,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唯此,才能让无法可医的悲剧少一些。”李雁说。

  (文中患者名为化名)

来源:2022年5月18日出版的《环球》杂志 第10期

《环球》杂志授权使用,如需转载,请与本刊联系。

更多内容敬请关注《环球》杂志官方微博、微信:“环球杂志”。

 请注意: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新华网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利。
·您在新华网留言板发表的言论,新华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新华网新闻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留言板管理员反映。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查看评论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打印本稿
查看评论
推荐给朋友:
  相关新闻:
新华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新华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新华社和新华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新华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新华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新华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新华网联系。

订阅本刊
本刊通用网址:环球杂志
  • 如果您对《环球》杂志的稿件有任何意见及建议请与我们联系。
  • 编辑部电话:
    010-63077031
  • E-mail:
    globe1980@vip.sina.com
  • 社址:北京市京原路8号新华社第二工作区
  • 邮政编码:100040
  • 对外合作:
    010-63077015
  • 传真:010-63073516
  • 总 编 辑:冯瑛冰
  • 执行总编辑:卞卓丹
  • 《环球》杂志
    新华通讯社主管
    瞭望周刊社主办
    环球杂志社编辑出版
    ·全彩半月刊
    ·出版日期:每月1日/16日
    ·国内统一刊号:CN11-1273/D
    ·邮发代号:2-511
    ·国外邮发代号:SM341
    ·国内订阅:
    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 本刊随时办理邮购
    ·全年订阅价:192.00元
    ·国内零售:
    全国各大中城市报刊摊点/地铁/机场/书店等均有销售
    ·零售价:8.00元
    ·国外总发行:
    中国国际图书贸易总公司(北京399信箱)
    ·海外定价:US $6.00元 HK $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