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首页 国内·国际·言论 | 经济·财富·科技 | 社会·文化·生活·其他 | 专栏 | 过刊检索 | 关于我们 | 环球广告
英国国民保健制度顽疾能否消除?
  新华网 ( 2022-05-26 14:57:07 ) 来源: 《环球》杂志
 

2021年2月8日,在英国圣奥尔本斯的一处“得来速”式疫苗接种中心,

医务工作者为接种人员注射新冠疫苗

    英国10年来最具影响力的卫生立法能否解决因新冠肺炎疫情而积压的问题,改善医疗机构服务质量,解决看病等候时间过长等顽疾?

文/《环球》杂志记者 杜鹃(发自伦敦) 编辑/姚依娜

  4月底,英国颁布《卫生和保健法》。按英国政府的说法,这是英国10年来最具影响力的卫生立法,它将确保英国国民保健制度(NHS)解决因新冠肺炎疫情而积压的问题,同时通过卫生和社会保健税改善医疗机构服务质量,进而解决看病等候时间过长等顽疾。

  NHS管理层近期发布指导意见,要求全科医生延长出诊时间,以缓解医院层面所受压力。只是,在全科医生体系人手短缺以及医院体系丑闻频频曝光背景下,上述改革举措能否提升NHS服务质量、重塑其公信力还有待观察。

以征税增加投入

  4月上旬,英格兰地区开始征收卫生和社会保健税。英国政府预计,这一税收将在未来3年为一线医疗服务筹集360亿英镑(约合人民币2964亿元),是“NHS历史上最大的追赶计划”,从而确保英国卫生和社会保健体系有世界一流、可长期利用的资源。

  2022年,该税种将作为国民保险的一个项目征收,并从2023年开始成为独立税种。英国首相约翰逊说,新冠肺炎疫情造成了NHS历史上最长的看病等候名单,而该税收是为英国卫生和社会保健系统提供长期资金的“必要、公平、负责任”手段。英国财政大臣苏纳克说,在今后3年,受益于卫生和社会保健税,英格兰地区将增加1700万次诊断测试,扩大癌症和其他病症的手术室和诊断中心,继而改善医疗体系日常服务。英国卫生大臣贾维德介绍,英格兰地区将在2025年以前开设160家社区诊断中心,让患者不必去医院就可以得到诊断结果。

  长期以来,英国人普遍抱怨政府对NHS资金投入不足,这拉低了人们对NHS的满意度。导致满意度低的另外两个因素是看病等候时间过长和医护人员短缺。

  另据英国卫生与社会保障部消息,为解决看病难问题,2022年底前,那些等待18个月或更久的患者将被联系,讨论有关更换医疗服务提供方的选项。

建立综合护理系统

  除了增加卫生和社会保健税,《卫生和保健法》提倡建立综合护理系统。

  英国政府称,综合护理系统将有助于解决因新冠肺炎疫情累积的长期等候问题,并应对包括人口老龄化等在内的长期挑战。英格兰每个地区都将被一个综合护理系统覆盖,该系统将NHS、地方政府和更广泛的合作伙伴聚集在一起,将协作和伙伴关系置于医疗保健规划的核心。

  以英格兰萨默塞特郡现已推广的综合护理系统为例,该系统提供每周7天、每天24小时的热线服务,引导那些寻求心理健康支援的人员到志愿者组织、社会保健机构或NHS机构就医,从而压缩与各种机构沟通的时间。

  NHS联合会首席执行官泰勒说:“NHS领导层认为,在地方层面开展合作和伙伴关系是健康和护理的未来……综合护理系统成员期待自7月1日起履行职责。”

  最新改革措施还包括,通过卫生系统和社会护理机构之间的数据共享,消除患者出院过程中的障碍,减少不必要的延误。例如南沃里克基金会推出了“出院评估系统”,通过优化门诊急诊、社区卫生和社会护理团队之间的沟通方式,改善患者的出院流程。沃里克郡议会和当地NHS合作伙伴联手确保患者在准备好后立即离开医院,在适当地方得到适当护理,同时及时腾出医院病床。

  NHS首席执行官普里查德说,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NHS与护理部门以及其他领域伙伴的合作取得了一定成效。“这些改革将加速NHS长期规划中具体措施的实施,相关变化已经为人们提供了更多选择、更好的帮助以及他们所需的联合护理。”

延长全科出诊时间

  在英国,NHS规定居民就诊需签约一名社区全科医生,并与其建立长期、连续、信任的医疗服务关系,除发生意外事故、急诊、心脏病、急性脑溢血等情况外,居民去专科医院就诊必须经过签约的全科医生转诊,否则将不予报销。但最近一段时间,英国人对全科医生意见不小。

  关注英国医疗系统的独立调查机构纳菲尔德基金会3月底发布的民调结果显示,调查对象对全科医生的满意度仅为38%,比2019年下降30个百分点,创下纳菲尔德基金会自1983年开设这类民调以来的最低纪录。另据英国《每日电讯报》4月报道,2021年对全科医生的投诉几乎是以往的3倍,大多数投诉事由是预约就诊难。

  为解决相关难题,NHS管理系统在复活节将至之际要求全科医生延长出诊时间,从而减少医院压力。根据NHS系统最新指导意见,10月以前,每个地区至少安排一家全科医生诊所周六全天接诊,工作日接诊时间延长至晚8时。

  但仅仅延长全科医生出诊时间似乎无法从根本上解决NHS系统看病难问题。英国皇家全科医师学院院长马歇尔指出,疫情期间全科医生承受着巨大压力,每月接诊人数多于疫情前。许多医生满负荷工作,不少人因为太过劳累提早放弃这一行业。

  英国《每日邮报》5月3日报道,NHS全科医生人手严重不足。最新数据显示,自2017年以来,NHS系统注册的全科医生人数减少1343人。目前每名全科医生平均负责2200名社区居民的健康,比5年前增加10%。个别地区的全科医生甚至要负责多达3000名居民。据统计,全科医生如今在为大约1/5的患者看诊时,用时还不到5分钟。

  一份最新发布的报告显示,2021年英国有2000多名牙医离开NHS,致使牙医严重缺乏,数以百万计的民众无法按时检查牙齿以及接受治疗。牙医人手不足,也导致只有1/3的人对NHS提供的牙科服务满意。此外,新冠肺炎疫情导致270万人的癌症检查和治疗被延误,创下历史最高纪录。同时,癌症患者及时获得检查和治疗的比例降至新低。

整改产科非朝夕之功

  NHS创建于1948年,致力于让英国民众无论贫富都能享有良好的医疗服务,它是英国福利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许多英国人的骄傲。2012年伦敦夏季奥运会开幕式上,英国向全世界重点展示了这一制度。然而近些年,除了看病难顽疾,“夺命医院”等丑闻也屡见报端,频频引发舆论哗然。

  比如,英格兰西部地区施鲁斯伯里和特尔福德国民保健制度基金会下属医院过失导致200多名婴儿夭折的消息,就再次将NHS推上风口浪尖。

  前资深助产士唐娜·奥肯登自2018年起主持相关调查。3月底发布的调查报告指出,这一医院系统在产妇保健方面存在严重过失,20年间导致200多名婴儿夭折和9名产妇死亡,并习惯性地把责任推给产妇。

  因这一医院失职而痛失孩子的家庭认为,奥肯登报告应该成为NHS发展历程的转折点。英国主流媒体同时敦促NHS整改产科系统。《泰晤士报》报道,英国孕产妇和新生儿死亡率相对较高,产科医护团队长期人手不足,且习惯性掩盖医疗事故。《卫报》呼吁NHS承认错误并吸取教训。

  奥肯登报告提出了多项整改建议,包括呼吁政府卫生与社会保障部和皇家妇产科学院等机构合作为NHS下属基金会的从业人员持续提供产科培训。她说,系统性改善须在“全国范围进行”,包括确保妇产科系统人员和资金充足。

  卫生大臣贾维德在议会下院承诺,接受奥肯登报告所提全部建议并迅速行动。就报告所提NHS监管机构未能有效履职问题,贾维德4月说,已责成专人对NHS系统各层级领导管理办法进行审查。

  受奥肯登报告促动,英国舆论界近期颇为关注NHS系统产科服务质量,发现“夺命产科”绝非一家。《泰晤士报》4月披露,英国医疗保健监管机构——护理质量委员会对英格兰地区国民保健署所辖医院产科进行了评级,结果显示其下属193家医院的产科中,有80家“无法胜任”或“需要改进”,即没有达到基本安全标准。

  4月上旬,百余名母亲联合致信贾维德,要求他责成奥肯登审查诺丁汉大学国民保健署信托基金会医院系统产科,这一请愿或许是因为对护理质量委员会缺乏信任。人们注意到,早在6年前就有患者家属声讨该系统下属诺丁汉城市医院的产科服务,但护理质量委员会当时却对诺丁汉城市医院产科给出了“良好”评级。2021年,这一委员会因未能在法律诉讼有效期内追究诺丁汉大学国民保健署信托基金会的责任,而被迫公开道歉。

来源:2022年5月18日出版的《环球》杂志 第10期

《环球》杂志授权使用,如需转载,请与本刊联系。

更多内容敬请关注《环球》杂志官方微博、微信:“环球杂志”。

 请注意: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新华网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利。
·您在新华网留言板发表的言论,新华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新华网新闻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留言板管理员反映。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查看评论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打印本稿
查看评论
推荐给朋友:
  相关新闻:
新华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新华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新华社和新华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新华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新华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新华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新华网联系。

订阅本刊
本刊通用网址:环球杂志
  • 如果您对《环球》杂志的稿件有任何意见及建议请与我们联系。
  • 编辑部电话:
    010-63077031
  • E-mail:
    globe1980@vip.sina.com
  • 社址:北京市京原路8号新华社第二工作区
  • 邮政编码:100040
  • 对外合作:
    010-63077015
  • 传真:010-63073516
  • 总 编 辑:冯瑛冰
  • 执行总编辑:卞卓丹
  • 《环球》杂志
    新华通讯社主管
    瞭望周刊社主办
    环球杂志社编辑出版
    ·全彩半月刊
    ·出版日期:每月1日/16日
    ·国内统一刊号:CN11-1273/D
    ·邮发代号:2-511
    ·国外邮发代号:SM341
    ·国内订阅:
    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 本刊随时办理邮购
    ·全年订阅价:192.00元
    ·国内零售:
    全国各大中城市报刊摊点/地铁/机场/书店等均有销售
    ·零售价:8.00元
    ·国外总发行:
    中国国际图书贸易总公司(北京399信箱)
    ·海外定价:US $6.00元 HK $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