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顾客在选购泡面
4月的曼谷,疫情仍在继续,这家灯火橙黄的“泡面餐厅”里,一桌又一桌来自天南海北的食客,咀嚼着一段又一段酸甜苦辣的生活。
文/《环球》杂志记者 王腾(发自曼谷) 编辑/马琼
在这里,泡面是一种食物,也是一种艺术。
在泰国曼谷联合商城的“好面”(Good Noodle)餐厅,一面橙色的泡面墙上,500包来自亚洲各地的泡面依次排开,而中国泡面被摆在了入口处最显眼的位置,因为“好面”餐厅的起源,要追溯到一盒来自中国的酸辣粉。
“中国人发明了面条,我决定发明一家泡面馆”
一年前,47岁的吉他手安坤·翁库祖收到一名中国朋友的礼物。
“我起初以为是一盒冰淇淋,没想到打开包装竟是一盒酸辣粉。”安坤说,之前只知道泰国泡面种类繁多,没想到中国泡面的风味竟然如此独特。
一次味蕾与中国泡面的邂逅,让安坤突发奇想,如果将世界各地的泡面汇集在一起,会产生怎样的化学反应?安坤说:“中国人发明了面条,我决定发明一家泡面馆。”
23岁那年,安坤远赴英国学习音乐,回到泰国后他成为了一名吉他手。由于新冠肺炎疫情,他的演出大幅减少,但却也让他有机会将自己的想法付诸实践。
“3个月的时间里,我几乎每天线下品尝各国泡面,线上联系商家批量采购。”安坤笑称,那段时间自己或许是全泰国吃泡面最多的人。
经过多番研究比较,安坤最终决定引进亚洲15个国家和地区的上百种泡面。“尤其主打中日韩泡面。”安坤说,亚洲泡面是泡面的代表,韩国泡面设计新颖,日本泡面味道浓烈,中国泡面汤最好喝,这三国的泡面是他的首选。
努力引进泡面的同时,安坤也在积极寻找店面。2021年正值泰国疫情暴发,曼谷的商业活动停摆数月,商家纷纷退租歇业,而安坤却顶着压力租下曼谷联合商城300平方米的店面。安坤说:“联合商城经常举办演唱会和艺术展,是一家以年轻人为主要受众的商场,这和‘好面’餐厅的目标群体十分吻合。”
忆及创业之初,安坤感慨良多,“那时我也遭到很多质疑,身边的人会问:‘餐厅卖便宜的泡面如何盈利?疫情期间你开餐厅能生存下去吗?’”但安坤认为,泰国的饮食文化,比较倾向于快餐,尤其是年轻人不想把时间浪费在烹饪上,并且喜欢尝试新鲜事物,他相信一家汇集各国风味的泡面餐厅,即使在疫情之下也会有市场。
功夫不负有心人。2021年10月8日,经过精心装修的“好面”餐厅迎来了开业日。安坤说“那是我们故事开始的第一天”,因为就是从那时起,天南地北的泡面漂洋过海,在这里化作了一碗碗热腾腾的人间烟火。
“好面”火了
仅仅开业1个月,“好面”餐厅里顾客已熙来攘往。安坤说:“赶上饭点,有时煮面机前会排起长队,工作人员不得不帮顾客人工煮面。”
46岁的素薇帕经常带着一家人来“好面”用餐,对她来说,“方便”是“好面”餐厅的关键词。“我偶尔也会在家煮面,但在这里可以直接用煮面机,一家人也不用刷碗。”素薇帕说。
比起用餐本身,温暖的灯光、靓丽的装饰、一整面墙的各国泡面,似乎更加吸引年轻顾客的目光。19岁的柯武坎是联合商城附近泰国农业大学的学生,用餐过后,她正忙着和同学在泡面墙前自拍。柯武坎说,“好面”餐厅已经成为泰国的网红店,在社交媒体上人们称之为“曼谷的泡面艺术馆”。
“‘好面’餐厅的设计非常用心。”安坤告诉《环球》杂志记者,泡面墙的橙色,取自泰国冬阴功汤的颜色,而墙上的“裸面”(用透明塑料盒包装面饼及配料)展示,是为了让顾客更好地了解自己所选择的泡面。
随着“好面”餐厅口碑不断积累,吸纳顾客意见不断完善“好面”,成为安坤日常工作的重要内容。“比如顾客反映,只吃泡面太单调,我们就新增了浇头区。”安坤口中的浇头区,位于餐厅一角,包含泡菜、豆腐、芝士等在内的30多种浇头一字排开,供顾客自由选择。
“温泉蛋是我最爱的浇头。”安坤边说边将一枚鸡蛋敲入泡面。他告诉记者,“好面”餐厅至今刚满半岁,还有很多方面亟待改善。在安坤眼里,成功不是毕其功于一役,而是日拱一卒,最终达到完美。
谈及“好面”餐厅的未来,安坤忍不住摩拳擦掌。他说“好面”的目标不只是创造更多收入,而且要更加新奇、更加丰富。安坤的新计划正在酝酿中,他对记者卖了关子,“等你下次再来时,进店第一句话一定是‘哇’。”
舌尖上的乡愁
7岁的勇扬云踮起脚尖,从货架上取下一包奶酪味的韩国泡面,递到同行的哥哥手上,这是兄弟俩第三次来到“好面”餐厅。勇扬云说:“父母有时不在家,我们就会跑出来吃快餐。”他边说边看着一旁的哥哥为他煮面。
谈及喜欢“好面”餐厅的原因,勇扬云说:“因为这里有很多国家的泡面,每一种味道都很独特,我想把所有味道都尝一遍。”而站在一旁的哥哥告诉记者,受疫情影响,一家人已经很久没有远行了,“来‘好面’餐厅吃外国泡面,就当是嘴巴出国了。”
而对于25岁的中国顾客林佩佩来说,“好面”餐厅拉近了他乡与故乡的距离。
15岁那年,林佩佩跟随家人从中国广东移居泰国,辗转于马哈沙拉堪府和孔敬府求学,又在大学毕业后来到曼谷工作。“离开家乡整整10年了。”林佩佩说,因为疫情阻隔,上次回国还是3年前。
对故乡的思念从心头涌向舌头,在当地新闻上看到“好面”餐厅开业的消息后,林佩佩迫不及待来此“探店”。当她看到堆满货架的各式中国泡面,不由得大呼过瘾。林佩佩说她最喜欢海鲜拉面,因为“那是家的味道”。
乡愁是味觉上的思念,酸甜苦辣留在舌尖,也藏在心底。从一个城市到另一个城市,从一个国家到另一个国家,食物是回忆里的支点,串起游子生活的轨迹。
44岁的出租车司机松蓬则是“好面”餐厅的常客,他熟练地在标价6泰铢(约合1.2元人民币)的货架上,拿起一小包冬阴功汤味泡面,净含量75克,没有蔬菜包,也没有佐餐浇头。
付款,倒水,煮面。
松蓬卸下一身疲惫,开始狼吞虎咽。在他身旁,一大盒中国“自嗨锅”(自热方便火锅)格外惹眼。他指着身边的“高端泡面”说,这是买给儿子的,让他尝尝中国泡面。
疫情笼罩下的泰国,游客数量已不复当年,松蓬的出租车生意也日渐冷清。他说自己的收入比疫情前少了3成,但物价却越来越高,“去年公司已经在闲置的出租车顶种菜了。”
语毕,松蓬端起桌上的面盒,将剩下的面汤一饮而尽。舒展开紧锁的眉头,他对记者说,要回家给孩子煮面了。
4月的曼谷,疫情仍在继续,这家灯火橙黄的面馆里,一桌又一桌来自天南海北的食客,咀嚼着一段又一段酸甜苦辣的生活。一碗热腾腾的泡面里,隐藏着些许不期而遇的安慰,生活的重轭下,唯有“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
来源:2022年5月18日出版的《环球》杂志 第10期
《环球》杂志授权使用,如需转载,请与本刊联系。
更多内容敬请关注《环球》杂志官方微博、微信:“环球杂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