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其说“阿拉伯兄弟亲如一家”,不如说事件反映出埃及当前的粮食危机已经危及地区整体利益。
文/《环球》杂志记者 许苏培 编辑/吴美娜
自上世纪70年代成为粮食净进口国起,埃及政府围绕化解粮食危机做出的努力从未停止,然而粮食安全问题却愈发严峻,已经成为21世纪以来该国政局动荡的重要诱因。
目前,埃及是世界上小麦进口第一大国,玉米、葵花籽油、豆油等进口也均位列世界前十。其中,埃及约80%的小麦进口来自俄罗斯和乌克兰。本轮俄乌冲突爆发后,全球粮价飙升、供应紧缩,埃及面临的压力陡增。
今年5月2日结束的斋月,可能是许多埃及百姓近些年度过的最为节省的一个斋月。“当前的危机比新冠病毒带来的危机更严重。”斋月开始前,埃及总理马德布利在电视新闻发布会上说。
埃及中央公共动员与统计局5月10日公布的数据显示,埃及4月份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升至13.1%,为2019年6月以来最高水平。其中,食品和饮料价格指数同比上涨26%。
与高物价对应的是高贫困率。“没有人购物,因为人们没有钱”,62岁的埃及水果商贩希沙姆·阿里接受媒体采访时说,他无法责怪顾客,但他现在每天收入不足6美元,作为一个水果商贩,连自己的孩子们吃水果都已负担不起。
就在本轮俄乌冲突爆发前,埃及正在进行一场聚焦大饼的食品补贴制度改革,总统塞西在多个公开场合喊话福利大饼涨价。
大饼是中东人民的重要主食,为维持社会稳定,许多中东国家有政府补贴基本食品的传统。在埃及,一般市售大饼价格为1埃镑(约合0.4元人民币),而经政府补贴的福利大饼仅售价0.05埃镑。
经过数十年,食品补贴愈发庞大,也愈发难以撼动。1977年,当国家停止补贴基本食品时,埃及爆发“大饼暴动”,数十万人游行示威。类似原因导致的社会抗议在2008年、2011年以及2017年多次爆发。
虽然改革补贴制度敏感又危险,但在减轻财政负担、响应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改革要求等内外因素拉扯下,埃及政府的“大饼改革”仍勇敢前行:包括逐步缩小福利大饼尺寸即“大饼变小饼”、提高补贴门槛、降低采购和存储环节浪费等。
而当前形势使改革停滞甚至倒退。为稳定经济、缓解社会压力,埃及政府紧急出台一系列措施。同时,埃及正在寻求新的小麦供应商,与阿根廷、印度、法国和美国就未来小麦进口进行谈判,与IMF就新的财政援助计划展开谈判。
为缓解埃及国内粮食危机,多个海湾石油邻国纷纷伸出援手,承诺给埃及超过200亿美元的援助,其中卡塔尔为50亿美元,阿联酋为30亿美元,沙特为150亿美元。
与其说“阿拉伯兄弟亲如一家”,不如说事件反映出埃及当前的粮食危机已经危及地区整体利益。地区国家担心埃及由于粮食短缺而发生暴动。来自海湾国家的援助也被广泛解读为试图阻止埃及的经济挑战转化为政治动荡。
中东政策解放研究所政策研究员蒂莫西·卡尔达斯认为,埃及将不得不为海湾国家援助付出相当的代价。“这一次来自海湾地区的大部分资金都以投资的形式出现。这意味着埃及政府的海湾支持者正在用金钱来换取埃及的国有资产。他们不只是像以前那样发放现金援助和低息贷款。他们希望这次能从对埃及的援助中获利。”更为关键的是,海湾多国的援助可能会换取埃及对海湾国家在地区政治议题上的更大支持。
当然,对埃及而言,当前形势固然严峻,但还称不上陷入绝境。埃及政府宣布,在2021~2022财年(2021年7月至2022年6月)前半年,埃及经济增长9%,预计整个财年增长率将超过6%。
可以确定的是,埃及政府未来将不得不花费更多财力和精力解决民生问题,挤压其他领域发展空间。而政府债务水平也将持续上升。此外,对于邻国和国际机构经济上的依赖,也将持续影响其内外政策。
来源:2022年6月1日出版的《环球》杂志 第11期
《环球》杂志授权使用,如需转载,请与本刊联系。
更多内容敬请关注《环球》杂志官方微博、微信:“环球杂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