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3日,没有收获的村民扎瓦迪沮丧地站在肯尼亚基利菲枯萎的玉米地里
如何有效应对疫情、自然灾害、战争等不确定性风险的挑战,已经成为国际粮食供应链管理的重要内容。
文/田慧芳 编辑/马琼
过去20年,伴随着粮食生产的全球化、全球人口的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全球粮食系统变得更加复杂,相互关联日益紧密。
粮食供应链连接起农田与餐桌,是生产者与消费者的中间体,也是粮食生产、加工、流通、消费等多环节的综合载体,历来易受极端天气、武装冲突或全球粮食价格上涨等因素的影响。如何有效应对疫情、自然灾害、战争等不确定性风险的挑战,已经成为国际粮食供应链管理的重要内容。
在2021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期间举行的“粮食现代供应链发展及投资国际论坛”上,国际粮食现代供应链联盟宣告成立。这一联盟旨在提升全球粮食供应链韧性、推动粮食现代供应链的创新等,是增强全球粮食体系稳定性、安全性、抗逆性和协同性,提升粮食供应链抗风险能力的重要举措。
如何提升韧性
世界粮食系统具有复杂的活动网络,包括粮食和非粮食农产品的生产、储存、加工、运输、分销和消费等。增强其韧性,就意味着要增强在遭受冲击和压力时预防、预测、吸收、适应和转变的能力。
而建设“产+购+储+销”一体化的、现代化的粮食供应链,是提升韧性的关键举措之一。它要求各国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提升粮食生产、流通等各环节的现代化进程,加快各环节由分散经营向一体化发展转变,包括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向上游延伸建设原料基地,向下游延伸发展精深加工,建设物流、营销和服务网络等。
第二,优化配置全产业链资源,包括以标准化生产、高质量农产品、优质优价体系提高市场竞争力,并加强粮食市场监测预警和调控能力建设等。
第三,增强供应链的多样性和国际化程度,包括投入来源、生产、市场、供应链和参与者的多元化和国际化。
如何推动创新
建设高效、包容、有韧性和可持续的粮食系统,是当前国际社会努力的大方向。新技术、新流程和新思维方式,将会极大增强粮食现代供应链的灵活性和效率。基于科技进步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激活要素链、健全供应链,对粮食现代供应链的稳定和安全有重要作用。
技术层面的创新,包括推动数字技术在粮食生产和供销各环节的应用,建立基于互联网的供应链体系以加强供需双方的关系,并通过共享信息和数据提高供应链的透明度。
产业层面的创新,包括以粮食精深加工为手段挖掘市场价值,综合运用资源禀赋实现粮食产业和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提升粮食供应链附加值。
同时,鉴于气候变化对农业系统的重要影响,应当积极转向更可持续的农业和粮食生产,开展全供应链的绿色转型。并且以循环、高效、充分利用为主要特征,降低全链条资源投入及损耗,减少粮食损失和浪费,提升资源利用效率,实现粮食全产业链提质增收……
以上种种,也是推动粮食现代供应链创新发展的重要内容。
推动国际粮食贸易与投资便利化
国际贸易通过将农业潜力有限和人口众多的地区与具有农业比较优势的地区联系起来,可以降低粮食短缺地区的供应风险,并且为消费者提供更加多样化和营养丰富的“食品篮子”。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受技术进步、自由贸易协定等多重因素推动,全球粮食运输成本和进口关税显著降低,极大推动了粮食贸易的繁荣。全球粮食贸易自1995年以来已经增长了不止1倍,2019年贸易额更是达到1.5万亿美元。
但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各国实施的贸易限制举措将国内市场与世界市场隔离开来。有研究显示,疫情导致的贸易扭曲使得世界农产品价格波动幅度达22%,农业出口国的乘数效应比进口国要大得多。特别是俄乌冲突发生后,西方国家出台一系列制裁措施,导致全球粮食市场剧烈波动。采取贸易制裁措施只会带来双输的局面,最终给民众生活带来困扰,特别是处于社会底层、为温饱而挣扎的弱势群体会受到更大影响。
国际粮食供应链的现代化,需要尊重和加强世界贸易组织的基本规则,消除贸易壁垒,创造良好的粮食贸易营商环境,提升跨境粮食流通的便利性,推动粮食市场公平有序发展,确保全球粮食现代供应链安全稳定。
解决全球粮食供应链安全问题,还需要加强粮食产供销以及农机、种业、食品加工等延伸产业链的国际投资与合作,特别是加强与发展中国家的此类合作。
长期以来,非洲等贫困地区国家是全球农业援助的重点,每年的无偿粮食援助占到非洲粮食进口量的约10%,如果没有根本性的技术革命,非洲的粮食危机将进一步扩大。发达国家承诺,将国民总收入的0.7%作为官方发展援助,用于促进发展中国家的发展,但其承诺兑现力度一直不足。
加强粮食领域投资合作,推动急需的农业基础设施和高效农业技术的推广利用,对稳定发展中国家的粮食供应链至关重要。加强投资合作,也有助于缓解疫情和战争等不确定性因素造成的产业链和食品供应链中断对弱势群体和农民的严重影响,防止危机进一步恶化。
加强全球范围内信息共享与政策协同
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确定的第二个大目标强调“零饥饿”,即到2030年消除一切形式的饥饿和营养不良,确保它的普惠性和包容性,尤其是在贫困地区和赤贫地区。
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地方、国家、区域和全球层面的所有利益相关者,包括公共和私人行为者,在农业、贸易、政策、卫生、环境等多个领域采取综合行动。需要各国粮食供应链上下游企业互学互鉴,积极融入全球粮食产业链、供应链和价值链,扩展“朋友圈”,实现优势互补和政策协同,提高企业规避市场风险的能力。
这一进程需要搭建粮食供应链行业国际交流平台,引导和促进国际粮食行业供应链伙伴关系的建立,推动建立全球粮食供应链资源共享机制,加强信息共享、经验交流和技术合作,从而确保国际粮食供应链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
(作者系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大宗商品研究室副主任、副研究员)
来源:2022年6月1日出版的《环球》杂志 第11期
《环球》杂志授权使用,如需转载,请与本刊联系。
更多内容敬请关注《环球》杂志官方微博、微信:“环球杂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