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德国辛德尔芬根的汽车工厂,工人在奔驰S级汽车组装线上工作
在很多方面的潜力都已挖尽的情况下,具备良好职业素养和丰富经验的老年人就成为德国不容放弃的宝贵人才资源。
文/朱宇方 编辑/马琼
近年来,德国老年人在劳动市场上正变得越来越活跃。这群“银发上班族”的身影不仅活跃在医学、护理、教育等传统的老年就业领域,还出现在汽车、机械、化工、货运等各行各业。
而且,德国“银发族”的就业形式也早已不再局限于个体从业、在家庭企业帮工或打零工,越来越多的人全职就业,成为与年轻人一样“朝九晚五”的上班族。
根本原因是老龄化
德国联邦统计局的数据显示,在2010至2020年这10年中,德国60~64岁人口就业率的上升幅度超过任何其他年龄段,从41%上升至61%。而65~69岁这个年龄段虽已超过退休年龄,但就业率也几乎翻了一番,从2010年的9%大幅上升至2020年的17%。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老年人的就业形式中,增长最快的是须缴纳社会保险费的非低薪、非短时就业。根据德国中部几个联邦州的统计,目前老年就业者中这类就业者占到1/5。
在德国这样一个发达国家,“银发族”为何日益成为劳动市场上的一支生力军?推升老年人就业率的根本原因是德国人口的老龄化。
2018年德国人口的平均年龄为44岁,而1990年时为39岁,在不到30年时间里增长了整整5岁。以67岁的标准退休年龄作为分界点,1990年至2018年,德国67岁及以上人口增加了54%,从1000万增加到了1600万人,预计到2039年还将再增长500万至600万,至少达2100万人。2018年,德国劳动年龄人口为5200万人,预计到2035年将降至4600万至4700万人。
近年来,移民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德国年轻人口的数量。在2014年以来移民德国的约300万人中,超过1/3小于20岁。但这最多只能在整体上避免德国人口不过快萎缩,不足以逆转老龄化的大趋势。
生育意愿降低和预期寿命延长,是造成全球不同地区人口老龄化的两个普遍原因,而还有一个特定因素加剧了德国的老龄化:“婴儿潮一代”开始步入老年。
在德国,统计学上把1955年至1969年间出生的人称为“婴儿潮一代”。1990年,“婴儿潮一代”介于20至35岁之间,是当时德国最大的一个年龄群体。而现在,他们已步入中老年,并将在未来20年内逐步达到退休年龄,这意味着德国的就业人数很可能大幅下降。
比如,在达到战后生育最高峰的1964年,共有140万个婴儿出生。到2029年,当他们达到65岁逐步退休时,2009年前后出生的孩子开始步入职场,但2009年只有不到74万人出生,简单计算,由此形成的劳动力缺口达66万人。
专业人才存在巨大缺口
德国目前的劳动力短缺问题实际上已相当严重。比如,当下的2022年,德国退休人口就将比进入劳动力市场的人口多出30多万人。德国经济研究所的专家因此发出警告:德国劳动市场正处于发生根本性动荡的边缘。
这其中,专业人才存在巨大缺口的问题尤为突出。德国工商总会2021年的一项调查显示:在参与调查的2万多家企业中,超过一半存在专业人才岗位空缺,而且情况比2019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之前更为严重,工业企业和建筑业的情况最严峻。按照目前的情况,专家预计2030年德国专业人才缺口将达500万人。
从中短期来看,劳动力短缺首先会影响企业的产能,进而可能在价值链上形成瓶颈从而影响到上下游产业。德国复兴信贷银行的数据显示,2022年春季,几乎一半的德国企业都因为缺少专业人才而不得不削减自己的业务。另一方面,劳动力短缺将推升成本,进一步加剧已经存在的通货膨胀问题。
从中长期来看,对德国未来发展至关重要的数字化、气候保护、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都需要大量专业人才,因此人才瓶颈将掣肘德国的整体发展。
老年人就业成唯一出路
要在中短期内缓解劳动力短缺,尤其是专业人才短缺问题,显然无法靠提高生育率来解决,也不可能实现如此巨大数量的高素质移民净流入。因此,提高人口的劳动参与率成为唯一出路。
在很多方面的潜力都已挖尽的情况下,具备良好职业素养和丰富经验的老年人就成为德国不容放弃的宝贵人才资源。毕竟德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已经大大延长,2019年,德国65岁男性的平均预期剩余寿命为17.9年,女性达21.1年。
具体而言,老年人就业包括两个方面:推迟退休和退休后再就业。
为应对人口老龄化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德国从2012年起对退休年龄进行调整:2012年至2023年,退休年龄每年延后1个月,2024年至2029年每年延后2个月。这意味着,1964年以后出生的人要到67岁才能退休。随着这一政策的推行,德国老年人的就业率会进一步上升。
如果说推迟退休年龄是强制性的国家政策,那么退休后再就业就是出于老年人本身的意愿。对老年人来说,继续工作既意味着积极参与社会生活,也意味着收入增加。
从德国2020年的统计数据来看,65岁及以上的就业者中约1/3(约42.7万人)是为了生计,另外约2/3的人主要靠养老金及资产生活,这些人就业更多是为了继续参与社会生活,增加收入只是补充。
德国当前的老年人就业数据也印证了这一点。2020年,在60~64岁这个年龄群体中,高素质人群的就业率(72%)远高于低素质人群(47%)。由于高素质老年人较少遭遇老年贫困问题,因此从上述就业率差异就可看出,当下德国的老年人就业更多是专业人才短缺背景下的双向选择,而非迫于生计。
这说明,更高的受教育水平往往意味着更长时间的劳动参与,因此人口受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也有望进一步推升德国未来的老年就业率。
进一步挖潜
为促进老年人就业,德国的专家们提出了各种建议。
比如,适当加大提前退休的养老金折扣率,降低提前退休的吸引力;完全取消对退休年龄雇员劳动合同的期限管制;如果雇员在领取养老金的同时继续工作,应可通过雇主继续缴纳养老保险费来提高雇员的养老金,从而使退休后再就业在经济上对老年人更具吸引力;从雇主和雇员两方面着手,促进50岁以上人群的职业进修和继续教育;开展老年人就业的正面形象宣传,从而影响社会观念。
当然,德国目前的老年人就业也隐含了不少问题。比如德国经济研究所和贝塔斯曼基金会的专家都警告说,这很有可能会加剧老年阶段的社会不平等。特别是那些受教育程度较低的中老年失业者难以受惠于老年人就业促进政策,他们即便有强烈的就业意愿,实际上也很难再找到工作。
因此,如何在人口就业率上进一步挖潜,既解决掣肘经济的劳动力短缺问题,同时兼顾社会公平,使相关政策惠及更多人群,是德国当前政界、经济界和学术界都在积极探索的重要领域。
(作者系同济大学德国研究中心、中德人文交流研究中心研究员)
来源:2022年6月15日出版的《环球》杂志 第12期
《环球》杂志授权使用,如需转载,请与本刊联系。
更多内容敬请关注《环球》杂志官方微博、微信:“环球杂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