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华德(右)和中国驻澳大利亚大使肖千合影
(中国驻澳大使馆供图)
2022年是中澳两国建交50周年,魏华德很高兴自己参与了其中的37年,见证了两国各领域的交流合作。
文/《环球》杂志记者 白旭 岳东兴(发自堪培拉) 编辑/刘娟娟
“长征的精神告诉我们,不论怎样,永远不要放弃。”澳大利亚汉学家魏华德在接受《环球》杂志记者采访时说。
56岁的魏华德本名哈罗德·威尔顿,是一位作家和中国问题顾问。当年,还是少年的魏华德第一次听到中国红军长征的故事,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
1985年,魏华德第一次踏上了长征路。当时他的父亲是知名出版集团“威尔顿国际”的负责人,计划与中方合作出版一本纪念红军长征胜利50周年的画册。“我们希望通过这个视角,向世界展现中国鲜为人知的一面。”魏华德回忆说。
“威尔顿国际”邀请了来自世界各国的摄影师,到长征路上的不同地方去拍摄。当时19岁的魏华德刚刚离开学校,他没有完成全部的行程。“我们又累又饿,只步行了大约50公里。”他大笑着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魏华德用汉语说。他发音虽然不是很标准,但说得非常流利。
那是他关于中国最深刻的记忆。彼时中国刚改革开放不久,在一些地方尤其是西部,很少有人见过外国人。“他们可能在想‘这些人是干吗的’,不过他们非常友善。”魏华德说,“我们一路上尤其是在村子里面,感受到了人们淳朴的热情。”
他们沿途看到了壮美的山川,探访了少数民族的聚居地,了解他们独特的文化。魏华德认为,最终出版的名为《中国——长征》的画册让世界看到了中国除稻田以外的美丽风景。
他向记者展示了自己当时的几本日记。泛黄的页面上贴着老照片,旁边是他用不同颜色的笔记录下的所见所想。在其中的一页,他贴着一张“红井”的照片,并在旁边写下了那段故事:那口位于江西瑞金的水井是当年毛泽东和红军战士们为村民们挖的。另外一页上,当时还很瘦的魏华德跳入四川的大渡河游泳,那条河因出现在毛主席的《七律·长征》中而广为人知。
20多年后的2011年,魏华德想再做一本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5周年的画册,同时探索沿途地区的发展变化,他第二次走上了长征路,并将随后出版的画册命名为《中国——新长征》。
他感慨地说,从1985年到2011年,两次走长征路的他,看到了中国发生的巨大变化,“中国逐渐开始拥抱世界,变得日益国际化。”
目前澳大利亚有超过100万华人。墨尔本的唐人街始于19世纪中期,是南半球最古老的唐人街。在文化出版业工作了几十年的魏华德,也看到澳大利亚人对中国文化日益浓厚的兴趣。“中国有着几千年的文明,中国的文化有着很强的生命力。”魏华德说,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把中国文化展现到了极致。
他认为,文化有助于增进相互理解,“人们通过文化交流建立信任。我把澳大利亚的朋友介绍到中国,让中国的企业来到这里。文化项目就像一座桥,通过这座桥我们能够为经贸提供帮助。”
2022年是中澳两国建交50周年,魏华德很高兴自己参与了其中的37年,见证了两国各领域的交流合作。在他看来,人文交流是双边关系最重要的部分。
最近几年里,他看到中澳两国关系有所下滑。他认为虽然恢复需要些时间,但未来可期。“就像长征一样,要一步一步来。”他引用中国古话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他希望在这个过程中,自己能竭尽全力,继续架起一座文化桥梁,增进两国交流合作。
魏华德眼中的长征精神是“永不放弃”,“我们需要那样的精神,它让我们一直向前走。我1985年4月第一次到中国,就此开始了一段旅行,现在的我仍然在旅途中。”
来源:2022年6月15日出版的《环球》杂志 第12期
《环球》杂志授权使用,如需转载,请与本刊联系。
更多内容敬请关注《环球》杂志官方微博、微信:“环球杂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