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院聚落中柯布西耶设计的住宅
它们的风格与我们今天的生活仍是如此切近,以至于不做特别留意或者事先阅读,很可能会与它们擦肩而过。
文/顾功尧 编辑/刘娟娟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由于建筑材料与技术的进步,并且民众生活和审美旨趣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更倾向于实用的功能主义,现代主义建筑的理论在欧洲蓬勃发展,经典作品见于德国、法国、西班牙等各地。
对百年后的游客而言,去拜访这些有着里程碑意义的建筑,就像路过自家门口的街心花园般轻松,因为它们的风格与我们今天的生活仍是如此切近,以至于不做特别留意或者事先阅读,很可能会与它们擦肩而过。
就比如我本人曾经四五次到访西班牙城市巴塞罗那,几乎每次都会游览名胜云集的蒙锥克山,可直到最后一次,我才专程在半山腰稍作停留,去参观了密斯·凡·德·罗那座名声在外的凉亭。
巴塞罗那凉亭:简洁与自然
16年前,我在德国亚琛留学,乘公交从居住的学生宿舍往返市中心上课,总会途经一站,其站名由4个单词组成,显得颇为特别,因其冗长,常被我们这帮初来乍到、对当地掌故知之甚少的中国学生戏称为“好复杂站”。时隔多年,我才在一次同学聚会中得知那一站原来名叫Mies-van-der-Rohe,中文译作密斯·凡·德·罗,此人是在亚琛本地出生的赫赫有名的建筑大师,再去查阅资料,发现他的代表建筑之一正是1929年巴塞罗那世界博览会凉亭形式的德国馆。
乘地铁从巴塞罗那的西班牙广场站出来,向着巍然立于蒙锥克山顶的加泰罗尼亚国家宫一路攀爬,大师所设置的凉亭便掩映于中轴线一侧山坡平台上的树荫中。这座凉亭占地仅1000平方米多一点,甚至没有设置围墙将其与周边的公共区域分隔,售票员更是在入口处用手持机器游走着收款卖票。其实,原建筑在1929年世界博览会前后只存在了5个月左右,而后即被拆除,直到1986年才由巴塞罗那政府出资修复,作为景点向游客开放。
踏着台阶走上约一米高的基座,迎面只见一方清浅的水池,绕过水池向右走上几步,便进入了由几道大理石和玻璃立面围成的凉亭主体。这一道道墙面犹如推拉门般彼此错开些距离,游客在其中曲折穿行,并没有一扇实际的门将路线彻底阻断,建筑师所追求的“流动空间”由此可以体悟一二。细看去,这些内外立面的墙体看似平直光洁,却也不单调乏味,因为即使同为大理石材质,不同墙面也有颜色或者纹理的区别;即使同为玻璃,也会有单层与双层或者透明与不透明之分。
这种空间流动的体验,因水池的布置得到进一步强化。与入口平台上的大水池遥相呼应,在凉亭另一侧由青灰色大理石外墙和凉亭本身围合起来的空间中,还另外设置了一方更加小巧别致的水池。大理石墙头之上露出了各色树木的枝叶,水池中伫立着一尊姿态婀娜的女性青铜雕塑,抬起双臂似乎要遮挡地中海岸边耀眼的阳光。雕塑、墙面、绿树和蓝天白云,统统倒映在水中,将室内外似乎也打通了。
室内几乎唯一的陈设,便是被称作巴塞罗那椅的家具,白色的皮质坐垫由不锈钢原色的交叉曲线支撑,简洁明快。当年世界博览会召开之际,因找不到合适的家具与密斯所设计的前卫建筑相匹配,建筑师本人只得与他人合作,自行设计出如此风格的椅子,或者也可称其为沙发,专门迎接当时到访的西班牙国王与王后。
萨伏伊别墅:建筑五原则
现代主义建筑的大师,除了密斯,更加不得不提及的名字便是勒·柯布西耶。与德国人密斯先生在从事建筑师这个职业后为自己取了“凡·德·罗”这个姓氏相似,“柯布西耶”其实也是这位原姓让讷埃的瑞士建筑大师在从业后改用的姓氏。
早在上世纪20年代中期,柯布西耶就在其个人专著和一些杂志或者展会中提出了“建筑五原则”,即自由平面、自由立面、水平长窗、底层支柱和屋顶花园,这些原则也是他对自己建筑设计实践的总结归纳。当时间来到1928年,一个姓萨伏伊的富商家庭聘请柯布西耶为他们打造位于巴黎远郊普瓦西镇的周末度假别墅,正赶上这位建筑师对“建筑五原则”运用越发得心应手之时,1931年完工的这栋独立于一片树林间的萨伏伊别墅,成为柯布西耶现代主义建筑的巅峰代表作之一。
从巴黎市中心乘坐市郊火车大约一小时可到普瓦西车站,出站后步行穿过几乎整个镇子,就来到了已经被划为旅游景点的萨伏伊别墅。游客在大门口购票后,可以跟随按照固定时间表出来讲解的导游参观。甚至无需导游,立在楼外草坪上的讲解牌早已言简意赅地介绍了这栋别墅的历史及其所体现出的“建筑五原则”。对着文字抬头看去,至少有两个特点显而易见:底层立柱由于有了钢筋混凝土作为筋骨,可以做到尽量纤细,从而营造出与室外花园全然打通的空间;二层作为主要的起居空间,水平开窗几乎铺满整个立面,也算是为单纯朴素的白色墙面增添了色彩变化。
导游擎着手中的说明图册,一面认真讲解,一面带着众人踏着略嫌逼仄的旋转楼梯直上屋顶,于是“屋顶花园”便出现在眼前。这里所谓的“花园”,绝非古典主义的英式或者法式贵族庭院,而是在露天空间里利用简单的直线或者曲线低矮围墙勾勒出一块块可供种植花草的区域。更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建筑师在楼顶花园的侧墙上开出了油画框大小的窗洞,透过这里可以瞥见远处的树林以及掩映于其中的其他建筑,营造出一种自然的画面感。
至于“自由立面”和“自由平面”,则在游客穿行于别墅的二层与三层、室内与室外之间时能得以真切体会。譬如别墅二层,有一部分露天区域通过之字形的无障碍步道连通于三层的楼顶花园,而这二层的露天区域又与其他室内区域以大面积的落地玻璃窗相分隔,内外的人们坦然相见,毫无距离感。
这种体验,令我不禁想起巴塞罗那的那座凉亭所体现出的“流动空间”的无限延伸之感,看来同一时期的现代主义建筑先驱们不分国籍,设计理念的确有些隐隐相通。
白院聚落:人间烟火气
早在巴塞罗那凉亭和萨伏伊别墅这两个项目启动之前,现代主义建筑理念在这些引领时代的建筑师之间的交流和碰撞其实就已系统地展开。1927年由密斯先生牵头邀请17位建筑师共同参与了德意志制造联盟以“住宅”为主题的设计展,短短5个月内20多栋大小各异却风格相融的建筑就出现在德国西南部大城市斯图加特。这些住宅建筑在建成后近百年时间里一直供当地居民实际居住,被称作魏森霍夫建筑聚落(或集合)。德语中的魏森霍夫直译过来的意思是白色庭院,我没有考证,不知道此地是因为有了这些外立面大多数涂成白色的住宅楼宇而如此得名,还是碰巧原本就叫这个名字。
这里位于斯图加特北部的一处山丘上,俯瞰着内卡河谷繁荣的城市风光,可谓闹中取静。自驾车是最方便的来访方式,像当地居民一样在路侧停好车,游客已然身在大师作品之中——1单元到4单元便是密斯先生本人设计,而整个建筑聚落犄角处的13号到15号双联住宅则是柯布西耶的杰作。当地政府1958年就已经将这里列为纪念保护建筑,但直到2006年才将柯布西耶这座双联住宅正式作为博物馆向公众开放。
以我个人的揣测,在这清一色的白色建筑群中,将柯布西耶的作品选作博物馆开放,大概有两点原因:一是其他的建筑以今天眼光来看,实在已经泯然众矣,比如连续三四个单元、五六层高的火柴盒式公寓建筑;二是柯布西耶的作品本身一如萨伏伊别墅般特色鲜明,同样有着底层立柱、横向长窗和自由立面等特点,甚至它的内外墙粉刷也在白色之外更加灵动一些,入口处有一面外墙涂成了橘红色,底层立柱则选用了天蓝色,而进入室内,有几面内墙涂上了天蓝色。
游客在这栋楼的入口处购票后,即可按照自己的节奏登楼参观,并可从屋顶露台上穿行到这栋双联住宅的另外一侧继续行程。双联住宅中的一套以文字和图片作为主要展品,介绍了整个建筑群落演变的历史,并用立体的缩比模型展示其全貌。而另外一套则放置了一些家具,尽量复原近百年前实际有人居住时的样貌。
尽管白院聚落中的任何一座单独建筑或许都没有巴塞罗那凉亭或者萨伏伊别墅那样经典,但我却更偏爱这里的人间烟火气,既有街角处可以偶遇的寻常人家,稍微登高又可望见密密麻麻的都市楼宇。所谓现代主义建筑,不正是抱着如此入世之目的才勃然兴起的吗?
来源:2022年6月15日出版的《环球》杂志 第12期
《环球》杂志授权使用,如需转载,请与本刊联系。
更多内容敬请关注《环球》杂志官方微博、微信:“环球杂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