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首页 国内·国际·言论 | 经济·财富·科技 | 社会·文化·生活·其他 | 专栏 | 过刊检索 | 关于我们 | 环球广告
战场上的诡雷
  新华网 ( 2022-06-29 07:35:09 ) 来源: 《环球》杂志
 

 

一名士兵正在排雷

    现代战争中,地雷仍然是交战双方广泛使用的主要武器之一。

文/黄国志 编辑/黄红华

  现代战争中,地雷仍然是交战双方广泛使用的主要武器之一。而在五花八门的地雷大家族里,有一类比较特殊的成员,它们主要是依靠布设陷阱或者进行伪装来杀伤敌方作战人员甚至平民。这就是“防不胜防”、让人谈之色变的诡雷。

陷阱型诡雷

  陷阱型诡雷主要是利用常规地雷进行改装,同时布设陷阱或者机关,使得敌方作战人员在行动中触发,造成杀伤。这样,既可以增大对方排雷扫雷的难度,也能够在心理上和士气上给敌方部队以沉重打击。

  在抗战题材电影《地雷战》中,就有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军民发明诡雷打击日本鬼子的情节。其中一种诡雷采用真假雷组合的方式,假雷在上,真雷在下,假雷的底部有拉火索与真雷相连。当鬼子的工兵发现假雷后,将其挖出搬动之时,就会触发真雷爆炸。后来,抗日军民又发明了更厉害的土化学雷,只要鬼子的工兵拆掉引信,地雷内的装药与空气接触,发生化学反应,很快就会爆炸。

  在现代战争中,陷阱型诡雷也被更多地用在撤退后的战场上。当一方准备撤退时,会在己方阵地或者设施内利用常规地雷布设陷阱。当敌方作战人员占领阵地后进行清理时,往往就会触发这些陷阱型诡雷。其中,比较典型的就是利用敌方作战人员的尸体与松发式地雷结合在一起,布设诡雷。所谓松发式地雷,就是作战人员踩上这种地雷后,其机械引信被压下,保险开启,地雷处于待发状态。当作战人员抬起脚继续前进时,机械引信上的压力瞬间消失,雷管击发,进而点燃地雷内的装药,引发爆炸。

  看过电影《集结号》的观众可能会记得,张涵予扮演的主人公谷子地在深入敌后执行火炮校射任务时,战友不幸踏上了一枚法制松发式地雷。为了保护战友,谷子地挺身而出,利用刺刀穿透战友的靴子底,并且用双手死死压住地雷,才使得赵二斗脱身。

  在实战中,其中一方的作战人员在布设陷阱时,会将敌方作战人员的尸体压在松发式地雷上,这样就使得引信解锁处于待发状态。如果搬动这些尸体,那么只要抬起就会引爆地雷,造成更多的人员伤亡。因此,在战场上遇到己方牺牲人员的遗体时,通常不会贸然搬动或者抬起,而是利用绳索在较远处先拉动遗体,确认是否有敌方设置的诡雷。

  这类依靠触发引爆的陷阱型诡雷还有很多种,除了敌方作战人员的尸体,敌方人员有可能感兴趣、会搬动的任何物品都会被用来设置陷阱。而且,所使用的地雷也不限于松发式地雷,以拉火索引爆的拉发式地雷、压发式地雷以及电击发式地雷,甚至拔掉保险环的手雷都可以用于组成诡雷。

  除了上述这种触发式的陷阱型诡雷,还有一类陷阱型诡雷是利用无线电遥控进行引爆,这就是在伊拉克战争和阿富汗战争中让欧美联军大吃苦头的简易爆炸装置(IED)。反美武装设置这类陷阱型诡雷时,有时会将其埋在道路下方,或者伪装成不起眼的垃圾放置在路边,“路边炸弹”也由此得名。这类诡雷所使用的爆炸物可谓是无所不有,除了手雷、炮弹、炸弹,还包括TNT块状炸药等。反美武装甚至会将多枚大口径炮弹串联在一起组成威力巨大的IED,在美国战争影片《拆弹部队》中,我们就可以看到极其恐怖的这一幕。而这些IED的引爆方式也与我们通常想象的有所不同,竟然是利用手机来实现的。也就是说,在IED上捆绑有一部待机时间很长的手机,当反美武装发现目标接近后,就利用一部特殊号码的手机向这部手机打电话。只要装有IED的手机一响铃或者振动,就会产生电流接通电雷管,进而触发主炸药。

  为了对付IED,美军想了很多办法,比如专门研发装备可以抵御强爆炸冲击波的防地雷反伏击车,利用无线电干扰系统切断遥控引爆信号,使用遥控机器人进行远程排爆等。但是,都无法彻底阻止IED造成的伤亡。

伪装型诡雷

  还有一类诡雷,被称为伪装型诡雷。这类诡雷利用各种手段进行伪装或者改装,使其看上去根本不像通常的地雷的样子。但是,当敌方作战人员或者平民使用以及触碰这些伪装型诡雷时,就会引发爆炸,造成自身伤亡。

  在二战的东线战场上,纳粹德军与苏联红军作战时,发现后者很喜欢使用缴获的德制M24型木柄手榴弹。这型手榴弹的木柄比较长,投掷距离远、精度高、发火可靠、引爆时间更准,而且向高地投掷时不易滚落。苏联红军缴获德制M24型木柄手榴弹后,就经常用它来消灭纳粹德军。于是,纳粹德军中的某些人就想到了一个极其阴险的主意:每当要撤离一处阵地时,就专门留下一批经过特殊改装的M24型木柄手榴弹。这些手榴弹已经被改装为伪装型诡雷,其引爆时间从原来的5秒缩短为不到1秒,甚至一拉动引火绳就炸,给苏联红军造成了不小的伤亡。

  在越南战争中,美军也如法炮制,不过他们不是在手榴弹上做文章,而是盯上了使用更广泛的枪弹。美军将缴获的苏制7.62毫米步枪弹和12.7毫米机枪弹进行改装,将原来的发射药更换为一种特殊成分的高能炸药,从而制成伪装型诡雷。然后,美军又利用种种手段,将这些改装过的枪弹“送”进越军的弹药箱内。当这些“特殊”的枪弹被装进枪膛内击发时,瞬间产生的膛压会超出枪膛承受极限值数倍,从而造成“炸膛”。从理论上讲,一颗这种“特殊”的枪弹就会毁了一支步枪或者一挺机枪,甚至有可能杀伤射手。最关键的是,越军往往会怀疑枪械本身质量有问题,很难想到是枪弹被美国人做了手脚。

  在当今国外的军事冲突中,还出现了两种较为特殊的伪装型诡雷,这就是弹匣雷和蝴蝶雷。弹匣雷,顾名思义,就是将自动步枪所使用的弹匣(通常都使用较长的30发弹匣)进行改装,使其在敌方作战人员的使用中突然爆炸,即便不会将射手炸死,也会导致其双手以及上肢炸伤残疾。

  目前,国外已知的弹匣雷主要有两种:一种的初始状态为空弹匣,当敌方作战人员向弹匣内装填枪弹时,托弹板下方的雷管在压缩到一定程度就会引燃底部的炸药,发生爆炸;另一种的初始状态则是装有一定数量的枪弹,敌方作战人员捡到这种改装过的弹匣后,会很自然地将其插入自己的自动步枪进行射击。当弹匣内的枪弹剩余不多或者打空时,就会触发其内部的雷管,引燃炸药。在交战双方都用相同或者类似的自动步枪的情况下,这种弹匣雷的伪装和杀伤效果更为明显。

  与弹匣雷相比,蝴蝶雷出现的时间比较早。在越南战争中,美军就曾大量投放BLU-43/B和BLU-44/B型“龙牙”蝴蝶雷。这种总重仅20克、长7.5厘米、宽4.5厘米的微型地雷最初是用来反步兵的,美军主要利用其封锁著名的“胡志明小道”。由于其体积小、不易被发现,而且一次投放的数量非常多,很难用常规办法排除。蝴蝶雷装药量只有9克,引爆后只会杀伤人员的脚部使其受伤,从而大幅增加了越军医疗救护的负担。

  不过,也正是因为蝴蝶雷本身造型非常特殊,具有迷惑性,后来逐渐成为了美军对付无辜平民尤其是儿童的“罪魁祸首”。蝴蝶雷中间部分主要是一个微型金属管,其内部装有雷管和炸药,金属管的外部用塑料包裹,两侧是类似于蝴蝶翅膀的两个塑料翼。其中一个塑料翼内装有用来触发雷管的液体,而另一个塑料翼用于投放过程中保持平衡。当懵懂的儿童拾到这种极具迷惑性的蝴蝶雷后,并不会认为其有危险,而是很自然地在手中把玩。在这一过程中,蝴蝶雷很容易被引爆,从而炸伤儿童。当这名不幸的儿童将来长大后,由于身体有残疾,因此无法成为军人,甚至连一般的工作也很难完成。

  20世纪80年代,当苏联入侵阿富汗陷入“泥潭”后,也学美国人研制装备了自己的蝴蝶雷,这就是PFM-1反步兵地雷。苏军为这种蝴蝶雷取了一个极其美丽的名字——“花瓣”。

  PFM-1反步兵地雷的外形和结构与美制蝴蝶雷非常相似,只不过为了适应阿富汗的环境而涂成了土黄色。而且,苏军还创造性地利用远程大口径火箭弹来投放PFM-1反步兵地雷,使其覆盖范围更广,杀伤力也更大。10年间,有数万阿富汗人遭到PFM-1反步兵地雷的“毒手”,包括数量较多的儿童在内。也是这个原因,当时PFM-1反步兵地雷被怒斥为“苏联死亡玩具”。

  (作者系《现代兵器》采访部主任)

来源:2022年6月29日出版的《环球》杂志 第13期

《环球》杂志授权使用,如需转载,请与本刊联系。

更多内容敬请关注《环球》杂志官方微博、微信:“环球杂志”。

 请注意: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新华网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利。
·您在新华网留言板发表的言论,新华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新华网新闻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留言板管理员反映。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查看评论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打印本稿
查看评论
推荐给朋友:
  相关新闻:
新华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新华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新华社和新华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新华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新华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新华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新华网联系。

订阅本刊
本刊通用网址:环球杂志
  • 如果您对《环球》杂志的稿件有任何意见及建议请与我们联系。
  • 编辑部电话:
    010-63077031
  • E-mail:
    globe1980@vip.sina.com
  • 社址:北京市京原路8号新华社第二工作区
  • 邮政编码:100040
  • 对外合作:
    010-63077015
  • 传真:010-63073516
  • 总 编 辑:冯瑛冰
  • 执行总编辑:卞卓丹
  • 《环球》杂志
    新华通讯社主管
    瞭望周刊社主办
    环球杂志社编辑出版
    ·全彩半月刊
    ·出版日期:每月1日/16日
    ·国内统一刊号:CN11-1273/D
    ·邮发代号:2-511
    ·国外邮发代号:SM341
    ·国内订阅:
    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 本刊随时办理邮购
    ·全年订阅价:192.00元
    ·国内零售:
    全国各大中城市报刊摊点/地铁/机场/书店等均有销售
    ·零售价:8.00元
    ·国外总发行:
    中国国际图书贸易总公司(北京399信箱)
    ·海外定价:US $6.00元 HK $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