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美国经济:“技术性”衰退演变为“实质性”衰退?

2023-01-10 09:39:11 来源: 《环球》杂志

 

8月23日在美国蒙特贝洛一家超市内拍摄的价格标签

  2022年二季度以来,关于美联储激进加息导致美国经济“硬着陆”的担忧就不断升温。

文/赵硕刚

编辑/马琼

  2022年以来,美国经济增长显著放缓,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GDP)环比折年增速连续两个季度萎缩,出现“技术性衰退”,三季度在出口拉动下才恢复至增长2.9%。与此同时,美国就业市场依然紧俏,失业率处于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的低位,由此也导致美国通胀高烧不退,通胀率屡次刷新40年来新高。美国经济“滞胀”特征更加显著。

  与之对应,自2022年二季度以来,关于美联储激进加息导致美国经济“硬着陆”的担忧就不断升温。《金融时报》与芝加哥大学布斯商学院6月联合进行的调查显示,当时近70%的经济学家预计美国经济2023年有可能陷入衰退。

  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11月30日发布的全国经济形势调查报告显示,美国经济增速放缓,物价水平继续攀升。摩根大通消费者与社区银行部联合首席执行官玛丽安娜·莱克说,在过去3个月里,该行管理层对美国经济近期出现“温和衰退”的预期增强。

“滞胀”中走过2022年

  2022年的美国经济,“滞胀”特征凸显,主要体现在:

  第一,经济出现“技术性衰退”。

  2022年前两个季度,美国经济分别环比折年萎缩1.6%和0.6%,如果按照将连续两个季度负增长视作衰退的判断标准,美国经济出现了“技术性衰退”。

  其中,一季度美国经济虽然萎缩幅度更大,但私人消费和投资增长还都比较稳定,二季度私人投资较一季度大幅环比折年萎缩14.1%,进口增速也放缓至2.2%,显示高通胀开始对内需产生压力。三季度除私人投资继续萎缩外,进口也由增长变为下降,消费环比折年增速放缓至1.7%,表明高通胀和紧货币已经对美国经济的内生增长动力造成更为广泛的侵蚀。

  出口成为2022年一季度后拉动美国经济增长的首要动力,对二、三季度经济增长的贡献分别达到1.5个和1.7个百分点。随着疫情期间出台的财政纾困措施逐步到期,美国政府支出连续5个季度缩减,政府消费和投资在前两个季度分别环比折年下降2.3%和1.6%,三季度增速有所回升,拉动经济增长0.5个百分点。

  第二,通胀压力居高不下。

  进入2022年,美国的通货膨胀不降反升,尤其是乌克兰危机爆发进一步加大了上半年美国的通胀压力,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同比涨幅从2022年1月的7.5%继续扩大,在6月份最高达到9.1%,创1981年11月以来的新高,其中当月能源价格同比涨幅达41.6%。

  由于紧俏的劳动力市场推升服务价格,美国核心CPI同比涨幅在短暂回落后于7月份再度上扬,9月份达到6.6%,同比涨幅重回40年高位。美联储更为关注的核心个人消费支出(PCE)价格指数2022年9月份同比涨幅也达到了5.2%,仅次于3月时创出的5.4%的40年高位。

  第三,就业市场供需矛盾依然突出。

  随着疫情解封后经济的复苏,美国劳动力市场也持续恢复,非农失业率由1月份的4%降至7月份的3.5%,恢复至疫情发生前的最低水平。

  而且,2022年经济增长放缓对美国劳动力市场就业开始产生一定影响,前11个月非农业部门月均新增就业人数为49.2万人,低于2021年同期的56.4万人,11月份新增非农业就业26.3万人,为2021年4月以来的最低水平。

  但美国劳动力短缺问题依然突出。劳工部数据显示,2022年劳动力市场的岗位空缺数量持续超过1000万个,10月份仍高达1033.4万个,远超登记的失业人口总数。

  第四,贸易逆差显著收窄。

  2022年一季度,在强劲内需以及乌克兰危机导致大宗商品价格飙升的影响下,美国商品和服务进口激增,一度导致3月份贸易逆差达到1067亿美元,创有记录以来的最高水平。

  一季度后,由于内需减弱导致进口显著下降,而对欧洲能源出口增加带动美国出口快速增长,使得美国贸易逆差迅速收窄,9月份降至733亿美元,为2021年10月以来的低点。其中,非石油产品贸易逆差为1027亿美元,而石油及石油产品的贸易顺差为24.4亿美元。

  第五,金融市场调整加大。

  2022年以来,由于美国通胀压力居高不下,美联储加快了刺激性货币政策的退出步伐,年内6次提高上调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尤其是6月份后连续4次大幅加息75个基点,政策利率区间达到3.75%~4%,为2008年以来的最高水平。而且,美联储还自6月开始以每月475亿美元的步伐缩表,并在3个月内将缩表上限提高至每月950亿美元。

  在流动性收紧的压力下,三大股指自年初开始震荡下行,截至12月上旬,纳斯达克指数年内跌幅接近30%。同时,流动性收紧的预期推动美元指数持续走高,从年初的96点左右,最高上涨到9月底的114点以上,创2002年以来的新高。同样受流动性收紧预期影响的还有美债,10年期美债收益率从年初的1.63%,上升至11月的4.2%附近,刷新2008年以来的最高水平。

2023年美国经济或将经历“实质性”衰退

  2022年10月下旬,美国10年期与3个月美债收益率曲线出现倒挂,而这通常被视为美国经济将出现衰退的先行指标。

  历史上不乏美联储大幅加息导致美国经济陷入衰退的先例。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为应对飙升的通胀,时任美联储主席保罗·沃克尔迅速收紧货币政策,联邦基金利率自1979年中的10%左右大幅上调至1981年6月的20%附近,美国经济也随之分别于1980年和1982年两度陷入衰退。

  目前来看,虽然美联储未来将缩小加息幅度,但仍会延续货币政策的退出进程。而且,为避免通胀变得“顽固”并重建央行控通胀的“信誉”,此轮加息利率峰值和持续时间可能超过当前的预期。在美联储持续加息和缩表的影响下,美国经济由“技术性”衰退演变为“实质性”衰退的可能性正在增大。

  首先,美国居民消费增长空间受限。

  占GDP比重7成的居民消费是美国经济增长最重要的支撑项。尽管劳动力市场紧张令美国居民工资收入持续增长,但高通胀侵蚀居民实际购买力,美国居民实际可支配收入不增反降,消费的增长一定程度上是依靠储蓄和借债支撑。

  根据纽约联储公布的美国家庭债务和信贷报告,由于信用卡透支金额和抵押贷款余额大幅度增加,美国家庭的债务总额在2022年三季度末达到了16.5万亿美元,再次刷新历史纪录。当季度信用卡透支余额更是同比增长15%,增速创20多年的新高。而且,美国居民储蓄存款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已经从疫后最高时的33.8%降至2022年10月份的2.3%,处于2005年以来的新低。

  在实际收入下降,储蓄率处于低位,利率抬升提高借贷成本的情况下,美国居民消费将进一步放缓。

  其次,私人投资增长存在不确定性。

  从设备投资周期的角度看,美国企业上一轮投资周期结束于2019年,当前仍处于新一轮设备投资周期的上升期,企业耐用品新增订单2022年以来依旧保持了10%左右的同比高增速。未来拖累投资增长的主要是住宅和存货投资。

  在美联储连续大幅加息的推动下,美国30年期抵押贷款的平均利率在2022年10月底时已经突破7%,是上年同期的1倍以上。房贷利率的飙升将令美国房地产市场进一步降温,不利于房地产投资增长。

  同时,由于疫情后消费迅速复苏以及供应链中断导致企业生产中断,美国制造业存货一度持续下降,2020年底以来美国企业加速补库存,使存货水平迅速攀升。随着企业补库增速存达到顶峰,美国库存周期迎来拐点,私人存货自2022年二季度起已经连续两个季度下拉GDP增速,考虑到消费增长放缓以及美国企业库存仍处于较高水平,未来去库存会对经济增速持续施压。

  再次,政府支出将拖累经济增长。

  自2021年三季度纾困政策逐渐到期后,美国政府支出连续三个季度环比下滑。由于高通胀及中期选举后民主党失去对国会众议院的控制权,拜登政府通过国会推出新的大规模刺激法案的难度加大,美国政府财政支出将进一步缩减,根据白宫预算管理局数据,2022年美国联邦支出将从上一年的6.82万亿美元降至5.85万亿美元,2023年进一步降至5.79万亿美元,这将使财政对美国经济产生持续紧缩效应。

  第四,出口高增长难以持续。

  2022年以来,不断上涨的成本压力严重削弱了全球经济增长动能,超预期的通胀已经迫使全球多数经济体央行把抑制物价上涨当作优先目标,先后开启了加息进程。由于乌克兰危机久拖不决,通货膨胀压力居高不下,货币政策加紧退出,能源粮食供应短缺等原因,2023年世界经济增长将显著放缓。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2022年10月发布的《全球经济展望》中预计,2023年世界经济增速为2.7%,较2022年放缓0.5个百分点。而且,此次全球经济放缓的波及范围非常广泛,占全球经济约1/3的国家将在2022~2023年间出现收缩。受此影响,出口难以继续扮演美国经济增长主引擎的角色。

  根据美联储、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CBO)等的测算,当前美国经济潜在增速在1.8%左右,美国高通胀“降温”意味着经济增速需要降至潜在增速以下,失业率也会相应上升。

  IMF将2022年美国经济增长预期下调至1.6%,将2023年增长预测下调至1%。美联储2022年9月预期2022年美国经济增长0.2%,2023年增长1.2%;失业率2023年回升至4.4%。若美联储延续货币政策退出进程,由于货币和金融环境收紧,2023年美国经济或将经历一次温和的经济衰退,高通胀和劳动力市场的紧张状况在下半年将有望明显缓解。

  (作者系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世界经济研究室副主任)

来源:2022年12月28日出版的《环球》杂志 第26期

《环球》杂志授权使用,如需转载,请与本刊联系。

更多内容敬请关注《环球》杂志官方微博、微信:“环球杂志”。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