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多面的“奥本海默”
内心的极度纠结,是诺兰大部分影片的主角所经受的
诺兰认为,奥本海默的故事具有警示作用,核战争的威胁、科学在社会中扮演的角色、科学与政治的关系、科学家的责任感、科学家把技术带到这个世界的同时会产生无心的结果等等,都是永不过时的。
文/《环球》杂志记者 刘娟娟
编辑/吴美娜
8月30日,克里斯托弗·诺兰编剧、导演的新作《奥本海默》上映,这是诺兰的首部人物传记片。影片上映后,观众评价呈现多样化,有人认为这是一部震撼人心的佳作,也有人觉得诺兰并没有将错综复杂的历史与矛盾深度呈现。
在《奥本海默》中国首映礼上,《环球》杂志记者见到了诺兰。跟随诺兰从各个角度对影片的解读,我们或许可以更清晰地透视《奥本海默》的肌理,更直观地窥见二战末期及战后美国政客的残酷虚伪,并且更容易理解这部影片在当下的价值。
科学家只是美国政客的工具
“我在1980年代的英国长大,当时大家都非常担心核战争,那个时候我第一次听到奥本海默的名字,当时有一首歌,说奥本海默是一个‘死亡玩具’,他让我们进入了原子时代。随着时间推移,我越来越多地了解了他的事迹。”诺兰说,拍摄《信条》时,演员罗伯特·帕丁森给了他一本《奥本海默传——美国“原子弹之父”的胜利与悲剧》,“读完这本700页的书之后,我觉得可以把它改编成一部电影。”
影片中奥本海默与时任美国总统杜鲁门的一次谈话,昭示了科学家即使作为“原子弹之父”,在政客面前也毫无发言权。政客并未因科学家的成就而对其给予尊重,在他们眼里,科学家只是实现“政治抱负”的工具。
诺兰认为,奥本海默的故事具有警示作用,核战争的威胁、科学在社会中扮演的角色、科学与政治的关系、科学家的责任感、科学家把技术带到这个世界的同时会产生无心的结果等等,都是永不过时的。
“在我写剧本的时候,我儿子跟我说,‘这不是什么大事,年轻人现在不担心也不讨论核武器。’但我的回答是,这可能正是我要做这部电影的原因,他们应该关心。”诺兰说。
一个多面、有缺陷的人物
对伴侣不忠诚、隐藏自己与海森堡(为纳粹效力的量子力学科学家)的交往、不尊重底层劳动者、曾经试图给刁难自己的导师下毒……奥本海默不仅不是一个完美的人,甚至在不少人眼中是一个卑劣的人。
《奥本海默》海报
奥本海默的扮演者基里安·墨菲说,饰演奥本海默的挑战,就在于如何恰如其分地展现这位物理学家的深邃智慧和道德挣扎。“我们一直在追求奥本海默的复杂性。很多情况下他在道德立场上都如履薄冰,无论是在‘曼哈顿计划’中的工作,还是在二战后对核政策的立场,他不断变化的立场导致他与其他人产生冲突。”
在“曼哈顿计划”的实施过程中,奥本海默明知道原子弹的爆炸有可能“毁灭地球”,却依然坚持将计划完成。他主导的“曼哈顿计划”制造出人类第一颗原子弹,对终结二战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却也导致生灵涂炭,自此世界被重塑。影片中,在“三位一体”核试验(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核试验)成功时,在巨大的爆炸声之后,是人们的欢呼庆祝声,而诺兰让奥本海默处在一片静默之中。“现在我成了死神,诸界的毁灭者。”影片引用《薄伽梵歌》中的这句话,展现了奥本海默内心的煎熬。
在二战后,奥本海默大声疾呼反对核军备竞赛,又在麦卡锡主义“猎巫”行动中蒙冤,被诬告通苏、被审查。在影片关于奥本海默被审查的那些段落中,奥本海默的反对者们对他的政治倾向和专业判断进行了抨击,尽管这些人大多是出于私利、嫉妒等原因对奥本海默进行诋毁,但整个审查过程也暴露了奥本海默个性的诸多方面:他野心勃勃又没有安全感,他才智超群又幼稚可笑,他果断坚决又惶恐不安,他坚忍淡泊又充满困惑……
内心的极度纠结,是诺兰大部分影片的主角所经受的,无论《记忆碎片》中莱纳对于妻子之死的纠结,还是《盗梦空间》中柯布对于梦境与现实的纠结,抑或是《蝙蝠侠》三部曲中布鲁斯·韦恩对于善与恶的纠结,都是如此,但他们都是虚构的人物,而奥本海默在历史中真实存在。
“奥本海默是一个多面、有缺陷的人物。”诺兰说,“电影作为一种叙事媒介,能够将观众置于主观体验中,让他们像角色一样评判事物,同时也以更客观的方式看待这些角色。在不同的时刻,我们尝试深入奥本海默的内心世界,带领观众走进他的情感之旅。”
当诺兰不“烧脑”
诺兰的电影一直以非线性叙事、“烧脑”架构为特征,而《奥本海默》则不同以往,诺兰放弃了各种“烧脑”架构,缓慢而悠长地讲述奥本海默的一生。
但依旧跳脱的剪辑手法、“记忆碎片”式彩色与黑白画面的交替,无一不彰显着诺兰的印记。
片中奥本海默的视角是彩色的,而战后影响他生活、背刺他的关键人物——美国原子能委员会的创始委员之一、对塑造美国战后核政策发挥关键作用的路易斯·施特劳斯的视角为黑白色。
诺兰解释道,“彩色具有主观性,我们作为观众将与奥本海默同行,站在他的视角,进入他的内心,与他一同体验一切。但是对于施特劳斯,他更多地像是在房间另一端看奥本海默。这是两个不同的视角。”
诺兰说,“奥本海默的故事充满了悖论和伦理困境,这正是我一直感兴趣的素材。影片试图帮助观众理解人们做出这些行为的原因,同时也在询问他们是否应该做出这些行为。”
来源:2023年9月20日出版的《环球》杂志 第19期
《环球》杂志授权使用,如需转载,请与本刊联系。
更多内容敬请关注《环球》杂志官方微博、微信:“环球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