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新深大速度,共赴新深大梦
如今,新深大速度已为新深大梦找到“三步走”的节奏——到2025年,建成高水平综合性大学;到2035年,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高水平综合性大学;到本世纪中叶,建成世界一流综合性大学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标杆大学。
文|胡艳芬
7月,万余名深圳大学毕业生见证了校史上规模最大的毕业典礼;9月,1.2万多名新生,将与深大共迎40周年校庆——代代世人接踵来去,莘莘学子蓄势奋发。
“10年前我初到深圳大学时,曾许下诺言,8~10年内,将让深大跻身全国高校前50名榜单,我们已经做到了,这是新深大速度。”深圳大学党委书记李清泉告诉记者。“现在的深圳迫切需要一两所一流的大学,建设一流大学,深圳大学责无旁贷。”“我们这所大学正是在为国家不断破题解题的过程中成就自身的格局和精神,成就自身的奇迹和梦想。”深圳大学校长毛军发在多个场合表达了自己与深大的梦想。
如今,新深大速度已为新深大梦找到“三步走”的节奏——到2025年,建成高水平综合性大学;到2035年,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高水平综合性大学;到本世纪中叶,建成世界一流综合性大学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标杆大学。
常下“先手棋”
2012年,当了12年985重点大学副校长和党务副校长的李清泉,从珞珈山下的武汉大学来到深圳大学担任校长一职。这一年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中国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迫切,这一年,深圳大学开启了高水平大学建设的新征程。
深圳大学党委书记李清泉
彼时的深大,还不到30岁。“虽然比历史,深大比不上百年的清华、北大,但深圳从边陲农业县发展成大城市,从没有大学发展到拥有深大这样一所大学,本身就非常鼓舞人心!”深圳大学第六任校长章必功曾在接受采访时说,“如果要找出一点来和百年名校比较,就是改革。”
因此初到深大,李清泉“信心满满”,这是基于他对高等教育规律的把握,对深大办学创新思路的信心,更是对深圳这座城市的信心。
李清泉告诉记者,深大的根与魂始终是改革和创新,改革是刻在深大基因里的,深大的历任校领导和师生对改革都有很强的承受力。尤其重要的是,许多改革不因校领导和主管人员更替而推倒或半途而废,而是不断继承、发展和完善。
他以深大人事制度改革为例,深大的人事制度改革一直走在全国高等院校前列,2010年章必功校长开始“试水”人事制度改革,循序渐进式地在推动全员聘用制改革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效。李清泉接任后于2016年继续进行预聘-长聘教师制度改革,持续激发了师资队伍的活力。到2023年深圳大学国际水准高水平师资队伍已具规模,国家级高层次人才达到175位(全职),其中,近3年来深大自主培育国家级人才52位,居地方高校前列。“我们做过相关统计,在对教职员工进行分类管理的基础上,预聘-长聘制教师的科研成果平均产出比老体制的教师多,同样的产出更能提早至少2年完成;预聘-长聘制教师要比老体制的教师早2~3年通过职称评定;许多年轻教师的科研产出,是内地很多高校的2倍,甚至超过很多985高校。”李清泉介绍说,人事制度改革带来的活力、动力是深大近年来发展的重要动力来源。
2022年新任校长毛军发上任后,将人事制度改革持续向前推动。以世界一流大学为目标,毛军发因时因势,针对深大亟待解决的问题,从多方面“自我改革”,推出系列改革与发展举措——“1+3+X”专项工程。其中,“1”是指作为战略引领的“双一流”创建;“3”是指3项制度改革,分别为激发活力的师资队伍建设制度、面向未来的双创人才培养模式、追求卓越的科学研究体制机制;“X”是指若干当前急需、牵动全局、面向未来、引领发展的重点项目建设工程。其中,“激发活力的师资队伍建设制度”就以考评制度改革为核心,力求进一步焕发教师队伍的斗志。
“因为有对高等教育规律的把握,对学校校情的认识,所以我们提出的各种发展举措就有前瞻性、针对性,同时也能下好‘先手棋’。”李清泉说。
面向国家、城市需要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二十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加快建设教育强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支撑。建设教育强国,龙头是高等教育。在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上取得新突破,重点在于高等教育。”李清泉说,深大在这方面的主动作为可圈可点。
2022年11月,深圳大学获批“射频异质异构集成全国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院士、深圳大学校长毛军发任实验室主任。这是深圳本土高校首个全国重点实验室,实现了零的突破。“全国重点实验室的获批,为深大这样的地方性高校带来了科技自信。”毛军发说,“有自信,你才有劲儿去啃硬骨头。敢去啃硬骨头,才有可能实现突破。”
“真解决问题、解决真问题、问题真解决。”这是毛军发在学校大会小会上最常说的一句话。毛军发认为,目前,我国的科研工作总体实力与量化指标已达到国际一流水平,但科学重大发现和技术重大发明不多,在开创新的学科方向、推动技术革命、解决国家“卡脖子”难题等方面尚需更大努力。毛军发期待自己可以带领深圳大学在科研上发力,着力打造追求卓越的大科研创新体系,实施重大项目培育计划,强化为国家、地方发展服务。
既要担起国家使命,也要实现城市梦想。去年履新深大的毛军发笑称,“现在准备将‘青春的尾巴’献给深圳。”
深大的“新梦想”也与这座城市密切相关。毛军发说,“一流大学是基础研究的主力军和重大科技突破的策源地,更是人才培养的主阵地。深圳大学是深圳高等教育的一张名片,建校40年来几乎全程参与和见证了深圳的伟大创业和伟大奇迹,承担着深圳半数以上本科以上在校生的培养任务。深大如果不是一流,就很难讲深圳有一流的高等教育。”
面向未来,深大提出了与深圳发展同频共振的“三步走”战略——到2025年,建成高水平综合性大学;到2035年,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高水平综合性大学;到本世纪中叶,建成世界一流综合性大学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标杆大学。学校正从学科建设、科研、人才培养等多方面发力以服务国家战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与城市发展呼应,深大由来已久。比如,深大与深圳市纪委、市司法局合力共建全国首家合规研究基地“深圳大学合规研究院”,以高端智库助力深圳建设合规示范区;比如,深大与盐田区政府共建深圳国际海事研究院,为深圳加快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提供强大的人才保障。
“再比如谢和平院士来到深圳,就把研究方向从‘矿山’调转为‘海洋’,并破解‘海水直接电解制氢’的世纪难题;我从前做遥感测绘,来到深圳后就开始做滨海工程的安全监测,最近深中通道对接成功了,这里面就有我们深大的技术。无论是跨海大桥还是地下空间,无论是港澳基本法的研究还是城市治理研究,深大很多教师把自己的研究论文写在了特区的大地上,与这座城市同频呼吸、共同成长、相互成就,促进成果产业化,服务城市发展。”李清泉介绍道。
攀科研高峰的手向上,为学生服务的根向下
作为动态精密工程测量领域的科学家,李清泉还是个“细节控”,他深知信息在传导过程中的衰减会影响传递效果的道理。“要延伸自己发现学校问题的触角,如果时时都能发现问题,就始终不怕解决问题。”李清泉说。
“2012年我刚到深大时,对学校了解还不深,那些自下而上层层传递的信息尤其是学生反映的意见,到我这里时,可能就不是最初的样子。”李清泉说。为了更近距离地与学生沟通,2013年3月校长午餐会正式推出。在每月“例牌”的校长午餐会上,校长会带上若干名副校长以及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与同学们围坐一起,边吃边聊——从吃不到北方馒头这种“小事”到学校何时能进“双一流”这种“大事”。“一个最重要的原则是,凡是被学生反复提到的问题,一定要高度重视,必须促成解决。”李清泉说。
为教师和学生的科学研究提供充分的支持,是深圳大学服务师生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学校现有各级各类实验室50多个,且安全等级较高,因此加强安全管理就显得十分重要。多年来,学校为确保实验室安全运行,投入了很多资源。如进行实验室安全分类分级管理,还请了第三方专业公司来核查我校实验室的安全状况,将公司业绩和风险排查效果直接与效益挂钩。同时对实验室进行信息化、智慧化管理,做到随时、随地对实验室远程监控,最大限度确保师生的生命安全和学校的财产安全。”李清泉告诉记者,实验室每年仅耗材的开支就超过千万元,但深大仍鼓励学生自己动手实验。深大正在推动“实验室设备提升项目”,预计整体投入资金10.59亿元。除了教学实验之外,学校的科研实验室、设备共享实验室正通过各种形式向学生开放。
深大的校友文化早已成为一种独特的、颇令人羡慕的“深大现象”。用一个例子来说明,深大学生曾与哈佛、清华等国际国内知名高校同台竞技,多次在世界级合成生物学竞赛——国际基因工程机器大赛(iGEM)上获得金奖,而参加此项大赛资金的投入必不可少,一个团队在比赛的前期准备阶段投入就需几十万元,而这项资金全部由深大校友捐助。
深圳大学校长毛军发
“校友的帮助体现在学校师资队伍建设、教学科研的创新与发展、国际交流与合作、校园文化繁荣、改善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条件等方方面面。在深大40周年校庆期间,广大校友以各种形式表达对母校的深情厚谊,深大校庆一期捐赠就获捐5.3亿元。而校友对学校的认同和情感链接,正是通过学校细致入微的服务建立起来的。”毛军发说。
四十年潮起潮落、花谢花开,于历史长河中观照也不过弹指一挥间。但一代代深大人的梦想接力,使所有与这所大学相连的故事汇聚为一个恢弘的长篇力作。
“我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道理,能有多大成就,很多时候不是比聪明、比条件,而是比努力、比毅力。”谈及深大未来,毛军发十分笃定。“在高校管理上耕耘,每一天我都能找到新鲜感,每一天都有新的收获和想法。”谈及深大未来,李清泉充满期待。
什么是新深大速度?7月中旬,2023年广东省本科批次普通类正式投档。在省内高校物理类投档一项上,深大跻身前三。最终,深大广东省普通物理类录取平均分达610分。“考上深大”已从老深圳人口中的“保底”,成为全国学子的梦寐以求;20多年前,深大“学活”的石头坞还面朝大海,如今那片海已化身为世界500强和高科技企业云集的“环深大创新生态圈”;11年前,深大的国内高校排名约为132名,目前,在国际四大主流大学排行中,深大平均排名内地高校27位……
而这些也只是深大核心指标的快速发展,更可持续的“新深大速度”,或许正发生在每天都“全力以赴”的荔园里,或许正发生在每个“以梦为马”的师生、校友间。而这样的“新速度”让“新梦想”可望且可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