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手机时代加速到来

2024-05-22 07:23:39 来源: 《环球》杂志

2月28日,人们在西班牙巴塞罗那举行的2024年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参观

文/潘峰 刘琪 付琳琳

编辑/吴美娜

  伴随着手机直连卫星通信等技术的变革,卫星通信正在被加速普及到智能手机中,手机直连卫星已成为商业化卫星通信的重点发展方向之一。有业内人士认为,相较2023年,2024年可谓真正意义上卫星通信在智能手机上普及的元年。

  以天通卫星系统——中国自主建设的第一个卫星移动通信系统为例,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预测,到2025年,直连天通系统的终端销量将超过2000万台;到2027年,中国卫星通信终端市场规模将达到10.2亿美元。

  放眼全球,手机直连卫星通信技术目前发展到了哪一步?它将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

手机直连卫星三种方案

  卫星通信是一种以人造地球卫星为中继站来转发无线电波,实现两个或多个地球站之间通信的技术。手机直连卫星,是指手机与卫星(高轨或低轨)之间能够直接发送和接收无线信号,进行数据传输和数据交换,支持话音、短消息和宽窄带数据业务。

  目前国际上主要有三种手机直连卫星通信方案。

  一是基于现有蜂窝移动通信技术,手机无需任何改动,直接使用地面蜂窝移动通信技术和频段,卫星相当于空间“基站”,实现地面手机信号的转发。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发布的星链手机直连卫星服务即采用该方案。

  二是基于专用通信协议和频段,需要定制手机终端,传输速率一般比较低,华为和苹果公司推出的Mate 50、Mate 60 Pro和iPhone 14系列手机采用该方案。

  三是基于国际标准化组织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的非地面网络(NTN)技术路线,即采用3GPP的NTN标准协议,对芯片、终端、基站等进行全方位升级,是有利于实现国际通用协议的技术路线。美国全能空间公司(Omnispace)、高通等采用该方案。

  美国在太空领域拥有一定技术优势,近些年持续推进手机直连卫星技术发展。

  政策上,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正式通过《空间补充覆盖(SCS)》监管规则,促进地面移动通信运营商和卫星运营商之间的合作,推动智能手机用户在没有地面移动服务的地区建立通信连接。

  产业上,苹果和美国卫星通信公司Globalstar合作,推出iPhone 14系列手机,实现手机直连卫星的最早商用。与此同时,AST SpaceMobile、SpaceX、Lynk Global等企业加快商业部署。比如,SpaceX不久前发布消息称,将提供手机直连卫星服务,并已与全球多家大型地面移动运营商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在各国开展通信运营业务。

中国产业链逐步成熟

  中国作为手机用户大国,高度重视和支持手机直连卫星通信技术发展。多方努力之下,中国相关产业链逐步成熟,正在开启“手机直连卫星时代”。

  目前,中国已向国际电信联盟(ITU)无线电通信组提交了卫星技术方案,推动5G卫星通信标准国际化;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在IMT-2020(5G)推进组推动成立NTN工作组,助力国内的NTN试验验证工作;手机制造商、电信运营商正积极开发和推广手机直连卫星通信技术……

  频谱资源是支撑手机直连卫星通信的必备要素,工业和信息化部前瞻谋划手机直连卫星等新技术新应用的频谱政策,为新技术的快速发展提供有力的频谱资源保障;同时,也助力中国手机卫星通信产业国际化发展。

  在工业和信息化部指导下,3月初,中国电信集团有限公司获得国际电信联盟批准,取得E.164码号(882)52及E.212码号(901)09,分别作为天通卫星业务的用户拨号码号和网络识别码号,这是中国电信企业首次获得用于卫星通信业务的国际电信码号资源。

  据悉,中国电信依托“天通一号”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及网络,已在国内面向公众用户提供包括卫星移动语音、短信等在内的手机直连卫星服务。这次获批国际码号资源后,其可面向“天通一号”卫星覆盖区域的国际用户提供手机直连卫星通信服务,还能为海洋运输、远洋渔业、航空救援、旅游科考等多个领域提供稳定可靠的移动通信服务。

更灵活可靠的通信体验

  在卫星制造及运营侧、地面移动运营商侧、终端侧、体制协议侧等产业链各方加速联合攻坚背景下,相较于专用终端,卫星手机终端拥有价格更低、更便携美观、业务开通更便利、资费更低等优势。

  作为一项颠覆性的创新技术,手机直连卫星通信打破传统通信的局限,将为人们带来更为广泛、可靠、灵活的通信体验,在覆盖区域、通信质量及灵活程度等方面逐渐显现出优势。

  覆盖广度方面,据国际电信联盟数据,全球大约三分之一人口(约26亿人)仍处于未接入互联网的状态,与5G等传统陆基通信方式相比,手机直连卫星通信相对不受地形与环境限制,可以为这些身处偏远和落后地区的用户提供服务,也能够在极端条件下向特殊用户提供移动通信服务,可在5G/6G层面与地面通信形成协同,实现全球宽带无缝通信。

  支撑能力方面,相比于地面网络,手机直连卫星通信系统不易受地面基础设施的破坏或故障影响,在面对自然灾害或战争等紧急情况时,手机直连卫星通信的信号较为稳定,传输质量相对较高。

  灵活可用方面,基于覆盖全球的卫星网络,手机直连卫星通信系统能够实现为任何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提供灵活的通信服务;设置上,手机直连卫星通信可以迅速调整通信方向和覆盖区域,适用于临时性和紧急通信需求。

  应用场景方面,面向行业用户的低轨卫星互联网应用,由于适用场景匹配度高、经济效益明显、项目推广容易等特点,将加速推进行业终端卫星通信创新应用,在面对应急通信等场景时可以很好地满足相关需求。而随着手机直连卫星通信商业模式的不断探索以及消费习惯的培养,通信功能将不再局限在传统通信终端,在智能汽车、穿戴设备、无人机等智能终端上,也将实现商业应用场景的进一步拓展。

  可以预见,随着技术的飞速发展及产业链的不断成熟,未来手机直连卫星通信将在更广泛领域取得更为深入的发展。

仍需跨越的技术难关

  总体而言,手机直连卫星通信技术前景可期,但要快速发展普及,仍要跨过一道道难关。

  一是技术实现难度高。将卫星通信功能集成到手机中,需要在保证通信性能前提下,实现手机终端的小型化和轻量化。目前,高频段大带宽卫星终端的天线尺寸和重量较大,无法集成到手机终端中。此外,手机与卫星的通信距离较远,无线电信号双向通信会有较大衰减,特别是在持续高速率通信情况下,终端的耗电问题变得非常突出。

  二是统一标准制定难。手机终端的标准化对于降低生产成本和推广卫星通信技术至关重要。当前卫星通信协议多为私有协议,尽管3GPP等标准化组织正加快制定手机直连卫星通信标准,但目前尚未形成统一标准。卫星产业与地面移动通信产业还需通力合作,制定卫星与地面移动通信融合的标准。

  三是传输时延问题。目前手机直连卫星通信使用高轨或低轨卫星系统。对于高轨卫星系统,传输时延问题尤为关键,高轨卫星的单向传输时延可能达到250毫秒以上,将影响卫星与手机交互的时效性,对信令交互、实时性要求较高的通信业务产生影响。

  四是可能存在的通信性能不稳定情况。对于低轨非静止轨道的卫星系统,由于手机连接的卫星相对于地球做高速运动,会导致严重的多普勒频移,从而影响通信性能。卫星覆盖区域中心和边缘的时延差异,也会对系统定时同步带来影响,可能导致用户间干扰。

  五是目前手机直连卫星通信的成本相对较高。卫星研制、发射、维护和运营的成本较高。卫星通信需要特殊的硬件支持,如高性能天线、射频模块等,在做小型化和集成化过程中会增加相应成本。

  (作者单位: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无线电研究中心)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