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夏日的过水面
文/李宝臣
编辑/胡艳芬
平民日常饮食无不遵循应季、经济实惠、烹饪简单等原则。以面食中的面条为例,天冷吃锅挑、热汤面,天热吃过水面。无论锅挑、热汤面还是过水面,浇头(亦称汆)种类繁多难以尽数。
夏日过水面的历史很长。《唐六典》卷十五讲,燕飨“夏月加冷淘粉粥”。“冷淘”就是过冷水,而“粉粥”不一定是面条,很可能是类似今日之凉皮、扒糕、凉粉、拨鱼儿之类的凉食。
炎热季节,为去暑热,饮食必要避开油腻而求开胃凉爽之物。古代因制冷技术缺乏,最经济而又简单实用的降温方法就是过冷水,汤饼(面条)因其煮熟后,过冷水不改形状味道还很爽口的特性,成为夏季流行的日常饭食。
唐宋时期,“槐叶冷淘”是社会普遍推崇的夏日美味佳品。杜甫《槐叶冷淘》描写了其烹制方法与口感,“青青高槐叶,采掇付中厨。新面来近市,汁滓宛相俱。入鼎资过熟,加餐愁欲无。碧鲜俱照著,香饭兼苞芦。经齿冷于雪,劝人投比珠。”宋苏辙《逊往泉城获麦》亦称“冷淘槐叶冰上齿”。南宋林洪《山家清供》上卷讲“于夏采槐叶之高秀者,汤少瀹(yuè,意为煮),研细滤清,和面作淘,乃以醯(xī,意为醋)酱为熟齑(jī,意为捣碎的姜、蒜、韭菜等),簇细茵,以盘行之,取其碧鲜可爱也”。明徐渭《春兴》其六称“柳色未黄寒食过,槐芽初绿冷淘香”。
其实,槐叶冷淘用的是槐叶芽,受时令限制,属于短时节令佳品。在漫长的夏季饮食中更常见的是无添加植物液汁的纯面条。明吕毖《明宫史》火集讲,端午节午时除了饮朱砂雄黄菖蒲酒、吃粽子之外,还要吃加蒜过水面。初伏、中伏、末伏的首日,也要吃过水面与银苖菜(莲藕嫩秧)。这一饮食习俗一直延续到近代。清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讲,夏至“家家俱食冷淘面,即俗说过水面是也。乃都门之美品。向曾询及各省游历友人,咸以京师之冷淘面爽口适宜”。
过水面的浇头种类繁多。虽然肉炸酱、鸡蛋炸甜面酱、虾皮炸酱等一年四季通行,拌过水面、锅挑皆可,但只有茄丁炸酱是应季的。比较而言,夏季的浇头用炸酱的相对较少,用得多的是西红柿鸡蛋卤、肉末茄丁卤、咸汤、花椒油、醋卤、芝麻酱、榨菜肉末(肉丝)、小辣椒肉末(肉丝)等等,各家喜好不一,选用浇头也就五花八门,难以尽数。
西红柿又称洋柿子、番茄、番柿,原产南美州。16世纪初自墨西哥传到西班牙、葡萄牙,西红柿随之传遍欧洲。17世纪晚期传入中国,清汪灏《广群芳谱》“果谱附录”谓之“番柿,一名六月柿。茎似蒿,高四五尺,叶似艾,花似榴,一枝结五实或三四实。来自西番,故名”。虽传入较早,但长期作为观赏植物栽培,直至20世纪初才开始小量种植食用。北京大规模种植西红柿的时间更晚,大约在上世纪60年代,至今不过60余年。
昔日的西红柿品种口感较酸,故许多人选择热水烫后剥皮去瓤籽,葱花炝锅下料翻炒,放少许酱油加盐兑汤,开锅后甩鸡蛋液。亦有先摊鸡蛋再加西红柿肉翻炒兑汤的,可谓鸡蛋炒西红柿的加汤版。
咸汤,体现了先民饮食拒绝浪费物尽其用的传统。咸汤是冬天腌咸菜的剩汤。吃过水面时,将些许咸汤注入碗中,浇上炸花椒热油。显然,如此简单的过水面,在食用时都需要配时令鲜菜做面码,最不济也要有黄瓜条才好,否则吃起来不免口感单一寡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