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人菌”感染症,病如其名?
6月14日,行人走在日本东京银座街头
文/《环球》杂志记者 钱铮(发自东京)
编辑/吴美娜
一段时间以来,日本“食人菌”感染症流行的消息刷爆网络。据日本国立感染症研究所7月2日发布的数据,截至6月23日,日本全国今年累计已确诊1101病例,在不到半年时间内已超过去年全年的941例。
听到“食人菌”这名字,惊悚的氛围感立刻拉满,于是网上各种消息越传越邪乎,甚至有传闻称这种病原体是某国在日本的留学生培养出来的生物武器。
那么,“食人菌”究竟是不是一种新出现的病原体?为何日本今年病例特别多?会不会传播到其他国家和地区?
来历不明?不,老朋友了
“食人菌”感染症,并非“感染了吃人的细菌”之意,它的正式名称为链球菌中毒休克综合征(STSS),也叫严重侵袭性链球菌感染。因为感染后病菌分泌的毒素引发的坏死性筋膜炎会使皮肤、肌肉、脂肪等组织坏死而变成黑色,仿佛被吃掉一块。于是,日本民间把它形象地称为“食人菌”感染症。
日本医学专家并不赞成使用“食人菌”感染症,因为太过耸人听闻。但“食人菌”的名号还是在媒体上迅速传播。这也难怪,毕竟正式名字又长又不容易记住。
STSS并不是一种新型感染症。根据日本国立感染症研究所资料,美国1987年报告了首例STSS病例,之后欧洲、亚洲也有病例报告。日本国内最初的典型病例报告于1992年,此后每年确诊一两百个病例。
这种感染症主要的病原体是A群溶血性链球菌,此外还有B群、C群和G群等。
日本顺天堂大学内科教授汪先恩告诉《环球》杂志记者,溶血性链球菌并不是什么新出现的病原体,这种病菌平时就存在于人体皮肤表面或者咽喉黏膜等处,当人体抵抗力下降的时候,它就趁虚而入。
每年冬春季在儿童中流行的链球菌性咽炎,夏秋季儿童易感染的传染性脓疱病和冬春季易流行的猩红热,都是由溶血性链球菌引发的。
很多时候,人感染溶血性链球菌是无症状的,有时会出现发热、咽炎、皮疹等较轻的症状。但如果溶血性链球菌进入通常情况下不存在细菌的肌肉、血液或者肺等,就有可能引发中毒休克综合征的症状,包括初期的食欲不振、腹泻、呕吐等消化道症状,以及低血压等败血症症状。继而可能出现软组织病变、呼吸衰竭、肝功能衰竭、肾功能衰竭等多脏器衰竭。STSS患者从出现症状到发展为休克和多脏器衰竭,一般只需要24小时至48小时,死亡率超过30%。
汪先恩表示,溶血性链球菌虽然也通过飞沫传播,但其传染能力没那么强,不会像流感病毒那样扩散。免疫系统健全的普通人无需太过担心。“就像人得了肝炎,有急性肝炎,慢性肝炎,也有急性重症肝炎。STSS相当于急性重症肝炎,属于溶血性链球菌感染的重症,虽然死亡率约30%,但它是以重症人群为基数,而重症感染者在溶血性链球菌感染者总数中只占很小一部分。”
统计数据也显示,日本2023年报告了普通溶血性链球菌感染症之一的链球菌性咽炎约26.6万例,STSS只有941例,差了几个数量级。
为何日本今年病例特别多
日本国立感染症研究所7月1日发布的关于日本国内STSS增加的报告说,截至6月16日,今年报告的1060个病例中,由A群溶血性链球菌引发的有656例,占总数的约62%,而过去6年(2018年至2023年)A群引发的病例数占总数的比例基本介于30%至50%之间。
A群链球菌通常呈现β(完全)溶血,这类链球菌致病力强。从截至6月19日送到日本国立感染症研究所的分离自377例A群溶血性链球菌感染者的菌株看,194例是M1UK谱系菌株,占比超过50%。尤其是在关东地区,检测出M1UK菌株的比例更高,比如,东京都约52.2%、神奈川县约69%、千叶县约71.4%、茨城县87.5%。
M1UK菌株近十几年在英国报告的病例较多,这种变异株毒素产生量是其他M1型菌株的约9倍,传染性也更强。
因为STSS和链球菌性咽炎是由同一种病原体引发,而目前A群溶血性链球菌性咽炎正在流行,普通溶血性链球菌感染症的流行也被认为是STSS患者增加的原因之一。
据日本国立感染症研究所7月2日发布的数据,6月17日至23日这一周,日本全国定点医疗机构平均报告A群溶血性链球菌性咽炎4.05例,虽然比前几周有明显回落,但仍是2023年同期的约2.5倍,也是2014年以来的最高流行水平。从分布上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症目前在日本处于全国流行的状态。
另外,专家认为,STSS的增加也和前几年防控措施严格,导致民众免疫能力普遍下降有关,而防控措施取消后全球人员流动增加,也促进了传染性疾病的传播。
日本国立感染症研究所数据显示,日本每年报告的STSS病例数在过去的20多年内总体上呈逐渐上升趋势,只是在新冠疫情流行的几年因为严格的防控措施,病例数出现了显著回落,到2023年5月初日本结束防疫,当年STSS病例数随即快速反弹,今年上半年又刷新了去年全年的纪录。因为时间上的吻合,日本专家和媒体在解释为何今年STSS病例特别多时,很多都会提及和防控措施取消有关。
而一些疫情防控措施结束较早的国家,则更早地经历了侵袭性A群链球菌感染症的再度暴发。日本国立感染症研究所引用世界卫生组织报告说,从2022年末至2023年初,在英国、法国、爱尔兰、荷兰、瑞典等国家,特别是10岁以下小儿侵袭性A群链球菌感染症患者增加,M1UK菌株的报告数也出现增加。美国2022年12月和欧洲一样也出现了小儿侵袭性A群链球菌感染症增加的情况。
日本驻华大使馆6月21日转载厚生劳动省的一则通告说,2022年以后在世界许多地区确认到溶血性链球菌引发的咽炎和STSS呈增加趋势。这种趋势并非日本独有。计划赴日的旅客没有必要因为本疾病的流行而取消行程。通告提醒旅客注意手指卫生、咳嗽礼仪、对伤口进行清洁处理等基本的防感染对策。
中国也早有病例
随着中国各地中小学陆续开始放暑假,有些家庭早已计划好赴日游玩,难免让人担心他们会把日本的“食人菌”带回国内。其实大可不必,正如上文所述,溶血性链球菌在自然界广泛存在,其中的A群也很常见。
在中国,A群溶血性链球菌引发的感染症每年也都会流行,比如猩红热。与日本通过监控A群溶血性链球菌性咽炎和STSS来掌握A群溶血性链球菌流行情况不同,中国只监控猩红热。随着医学的进步,现在猩红热引发重症的情况已经很少,死亡病例也非常少,所以民众对引发猩红热的病原体普遍不太了解。
5月下旬,中国疾控、广东疾控、北京疾控等纷纷提醒进入猩红热高发期。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6月28日发布的2024年5月全国法定传染病统计数据显示,当月全国共报告猩红热10271例,零死亡病例。这一数字比4月份显著增加,和去年同期比更翻了几倍,但并未引起恐慌。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22年发表过一篇关于儿童STSS临床分析的论文,研究对象是2015年1月至2022年3月在深圳市儿童医院住院的10名STSS患儿。北京儿童医院、山东省济南市妇幼保健院研究人员也曾对收治的确诊为STSS的儿童和孕妇进行研究。这都表明,中国早就有STSS病例,只是今年可能还没有确诊而已。
汪先恩说,长期服用糖尿病并发症药物的人、吃止痛药的人、吃激素类药物或抗癌药的人是溶血性链球菌感染的危重症高发人群。大病出院的人、接受手术的人、皮肤有伤口的人也要注意。普通人正常生活就可以了。“要吃好饭,睡好觉,少吃药,提高自己身体的基本免疫力。没有必要恐慌,但也要保持一些好的卫生习惯。”
他表示,普通人即使感染溶血性链球菌也不用担心,抗生素是有效的,青霉素和头孢就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