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味体验由己不由人

2024-09-04 09:54:57 来源: 《环球》杂志

文/李宝臣

编辑/胡艳芬

  饮食丰俭高低向来受个人财力与观念制约。古往今来,佳肴并非富贵群体才能享用。

  以人生衣食住行四项必需之事而言,清朝以前衣、住、行三项皆有等级限制:衣则平民不得穿戴貂皮、丝绸之类的高级衣料服装,更不能穿官服;住则房屋间数、梁架、装饰等方面都设置了等级门槛,平民再有钱也不能仿照宫廷、王公府第的建筑模式;行则官民使用的交通工具显有不同,如乘轿,在清朝京城只有文官二品以上且年过六十的始可乘之,而平民除结婚迎亲以外,禁止乘轿。

  唯独“食”作为生物本能,从来不存在等级限令,皇帝、贵戚、仕宦能够享用的,普通人照样可以品尝。富人生活奢侈,也未必都喜欢在饮食上讲究,平民也有为满足口腹之欲而选择压缩其他日常开支,集中财力用于吃喝的。

  当代许多关于传统佳肴的话题,或许是为了引人关注、让人相信,因而不断运用名人效应,扯上宫廷、权贵与名人,乃至像爆肚、炒麻豆腐之类北京小吃也要挂上深受乾隆、慈禧喜爱的标签。如此饮食解读,无形之中已把人之生物本能分做了三六九等,将地位财富当作了享用美食的标准,真是令人悲哀。其实,人只有品尝机会的不平等,而绝无品尝能力的差别。

  自1924年溥仪出宫以后,世间就不存在宫廷菜了。而就算在有宫廷菜的时代,也没有谁能与帝后、太后同桌用餐品评味道。能幸运吃到御膳的人不但极少,而且都是皇帝“克什”(赏赐)的剩菜。至于菜肴的厨艺与味道,不要说今人无从体验,就是当初少数曾享受过克什待遇的人,也没能留下多少关于味道的文字记忆。显然,没有令人叫绝难忘之处。倒是末代皇帝溥仪曾经评价御膳是“华而不实,费而不惠,营而不养,淡而无味”。

  如今宫廷菜已消失百年,再以帝后名头效应营销高档菜肴,荒诞至极。菜肴作为厨师产品从来是要迅速消失的,不具备物质与非物质遗产特征。因而今日仿制清宫“御宴”也只能是捡拾其菜名,并不能得其御厨、得其法、得其食材,只不过是今法披上清宫菜名外衣的商业营销而已。

  不管进怎样的馆子吃喝,客人都只能依菜谱点餐,而无法决定所点菜品的食材质量与烹制方法。中国菜肴是厨师个性化的即时作品,厨艺再精当、作品再精美,瞬间便成胃中之物。

  不要说不同厨师的厨艺存在差异,就是同一厨师也不能保证每次做的同一菜品都一模一样。品尝时,个人口味偏好与菜肴味道之间,也会发生契合或冲突问题。吃的毕竟是物,而非其名。尝过之后不对口味,可能下次就不吃了,感觉可以接受甚至喜欢,就会再来。最悲哀的莫过于慕名花大价钱点名菜而食之,入口中却索然无味。

  馆子无论大小真正能让人记住的是菜肴的味道。菜肴品质是评判馆子水平高低的首要标准。语言文字描述味道一向乏力,常见的嘉语,譬如入口即化、软滑鲜醇、弹牙齿香等。然而,口感味道究竟怎样,只有吃过才清楚。离开就餐实况谈吃,难免掺杂吹嘘、想象与道听途说、以讹传讹。毕竟在漫长的年代中,吃上高档美味珍馐曾是身份显耀的标志。

  说到底,口感乃身内之物,一人之口味偏好乃一人之标准,难以推及他人。个人美食记忆也绝非能一次完成,自己不能重演,他人更不可能复制。品尝行为从来都是个性的、现实的,好恶评判由己,谁也替代不了谁,也不可能成为他人的味道认定标准。

  美食终究还须亲自品尝。就像文玩鉴定一样,听得再多,书读得再广,未反复把玩实物,遇到假货赝品,照样上当受骗。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