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5岁的傅珍检是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区高塘岭街道湘江村傅家组的村民,他通过10多年的摸索创新,闯出一条成熟的水上种植新技术。“水上种植水稻并不是件容易事。”傅珍检解释道,种植前期需要将配置好的营养土高温消毒后,置入底部有若干个小孔的塑料盆里,再将提前育好的秧苗逐株移栽到放有营养土的花盆里,然后放入珍珠棉浮板上的孔洞里,最后将浮板有序放置于水面。
2011年,承包了10多亩水塘养鱼的傅珍检突发奇想,用环保材料珍珠棉浮板材,设计出水上种稻专用设备,在水塘里布局养鱼栽秧获得成功。“不施化肥、不打农药的‘水上稻谷’亩产达到260多公斤,大米的价格卖到了40元一公斤,与稻共生的鱼虾更是鲜甜味美。”
随后,傅珍检将自己的“水上种稻”技术申报了国家专利。“养鱼不换水,种稻不施肥,生态环保无污染是水上种植水稻的优势之一。”傅珍检说,水上种稻因为没有直接接触土壤,一般情况下少有病虫害,不需要除草和喷洒农药,也不必担心造成水体污染。
傅珍检的水上种稻设备采用的是新型环保材料珍珠棉浮板,这种板材可以循环利用,寿命长达10年之久,可有效降低种植成本。“到了冬季,还可以利用该设备种植水芹、黑麦草等水上蔬菜和水上花卉,每亩每年的种植利润可在3000元左右。”傅珍检说。
水上种稻实现了资源和空间的充分利用,水田养鱼产生的丰富营养物质,足以供禾苗健康生长、挂穗。“10余厘米长的禾苗根需在水中生长,吸收鱼虾的排泄物的同时,还承担着净化水质的作用。”傅珍检介绍,水上种植的水稻还具有一定的观赏性,水稻成熟后,水面上金灿灿的“漂浮水稻”,为人们带来了独特的打卡风光。
去年,傅珍检与靖港镇柏叶村合作,在团头湖的水面上种植了5亩水上水稻,亩产达到300多公斤,综合渔业养殖,为村级集体经济增收5万多元,实现“一水两用、一水两收”的农业增产增收新模式。
今年,傅珍检的水上种稻技术输出在之前的基础上增加了300多亩,推广到了江西、广西等地以及本省的衡阳、常德、湘西等市州,今年水上种稻技术输出带来的收入有望突破3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