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中国·重庆篇丨綦江:擦亮文明底色 绘就幸福画卷-新华网
新华网 > 时政 > 正文
2024 10/11 14:06:58
来源:新华网

文明中国·重庆篇丨綦江:擦亮文明底色 绘就幸福画卷

字体:

  新华网重庆10月11日电 一场场“冒热气、接地气”的理论宣讲,让党的理论和政策“飞入寻常百姓家”;一次次“有温度”的志愿服务,让群众暖心又放心……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犹如阵阵清风,吹拂着綦江大地的每一个角落,传播着文明,浸润着百姓的生活,成为綦江最鲜亮的底色。  

綦江区美丽乡村新风貌(资料图)。新华网发(重庆市綦江区融媒体中心 陈宗武 摄)

  近年来,綦江区坚决贯彻党中央关于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重要指示精神,以整合资源、创新服务、培育品牌为着力点,持续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设,聚焦群众需求,创新志愿服务方式,倡导文明新风,在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同时,为群众提供更优质、更周到的服务,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提质扩面增效,持续巩固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红色文化涵养文明新风

  “你们答应过我要一起走出雪山,你们起来!”7月16日晚,在綦江红一军团司令部旧址,重庆师范大学“新时代长征路上的青春”(第三季)艺术思政课精彩上演。随着音乐响起,怒吼的暴雪声、呼啸的寒风声,长征中最艰苦而又辉煌的战斗历程在眼前缓缓呈现。  

长征路上的艺术思政课活动现场(资料图)。(重庆师范大学供图)

  今年暑期,重庆师范大学组织了400多支队伍开展包括艺术思政课在内的“三下乡”活动,其中有20多个团队来到綦江。重庆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陈志军坦言,綦江这片红色热土为广大师生提供了思政教育的宽阔平台,把思政课堂搬到这里,可以带领学生实地体验、感受,更好引领青年学子走好新时代长征路。  

  9月11日,在红一军团司令部旧址,石壕红军小学的师生们正在上红色思政课。新华网发(重庆市綦江区融媒体中心 张梦寒 摄)

  綦江拥有丰富的红色资源,是川渝黔边革命摇篮、中央红军长征在重庆的唯一过境地、重庆最早的基层党组织之一——中共綦江支部的诞生地,涌现出王良、邹进贤等革命英烈。目前,綦江区梳理出不可移动革命文物26处,可移动文物12套25件,革命遗址遗迹176处。

  以红色资源为依托,綦江积极推进红色文化传承,打造红色文化育人模式,相继推出了缅怀先烈学党史、致敬英雄学党史、长征路上学党史等多条红色教育线路,通过情景教学、现场教学、体验教学、仪式教学等多种形式,让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瞻仰一批先烈故居、重温一次入党誓词、观看一部红色影片、聆听一批红色故事、重走一段长征之路、开展一堂党史教育,以红色文化涵养文明新风。  

  依托红色资源开展“长征路上学党史”等文明实践活动(资料图)。新华网发(重庆市綦江区融媒体中心 王京华 摄)

  当前,綦江已经培育“南州茶谈”“枫香树下学党史”等新时代文明实践品牌,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六讲”志愿服务活动340余场。用好用活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以“固定+流动”“文艺+”“服务式”等形式,举办理论微讲坛400余场次、主题宣讲1000余次。

  榜样引领凝聚文明力量

  礼贤敬德,见贤思齐。綦江区积极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持续深化道德典型选树培育工作,通过传播策划、行动引领和典型带动,汇聚起精神文明建设的“大气候”,让“文明之花”馥郁芬芳。  

周朝喜和儿子罗睿燊(资料图)。(中共重庆市綦江区委宣传部供图)

  “中国好人”周朝喜是綦江区登瀛学校教师,她的儿子罗睿燊出生15天便查出患有苯丙酮尿症,5岁半时又被诊断为进行性肌营养不良,11岁半后只能靠坐轮椅代步。19年来,在周朝喜的悉心照料下,母子俩以乐观积极的态度与病魔抗争。罗睿燊不仅打破了医生称其“活不过18岁”的预言,今年参加高考还获得“超预期”的343分,开启了大学新生活。

  今年7月,綦江区举行以周朝喜为原型改编的真实纪录片和剧情电影签约仪式,将再现周朝喜与儿子积极乐观笑对人生的态度以及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引导大家向周朝喜学习,传承中华优秀传统美德。  

  “中国好人”王昌元参加“綦江区好人”微访谈活动(资料图)。(中共重庆市綦江区委宣传部供图)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榜样是旗帜,代表着方向;榜样是资源,凝聚着力量。在綦江,这样的榜样还有很多,退伍不褪色的抗美援朝老兵王昌元、为了孩子扎根村小20多年的人民教师母志琴、15年真情付出为家人撑起“一片天”的好妻子代洪凤……他们的事迹在社会广泛传播,用执着和坚定、忘我和奉献感动了许多人,凝聚起向上向善的文明力量。  

  綦江区“南州茶谈”之致敬先进典型活动现场(资料图)。新华网发(重庆市綦江区融媒体中心 张敬 摄)

  截至目前,綦江区共涌现区级及以上道德模范(感动綦江人物)及提名奖187人、“重庆好人”70人、“中国好人”6人、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最美志愿者1人,推典型、当典型、爱典型、学典型在綦江大地蔚然成风。

 志愿服务点亮文明之光

  小举动传播大文明。今年以来,綦江区坚持每周常态化开展文明有“礼”系列活动,通过捡拾垃圾有“礼”、文明倡议有“礼”、践行节约有“礼”等,引导和鼓励广大市民养成文明习惯,不断提高城市文明程度。  

  5月1日,在老瀛山景区文明有“礼”活动兑换点,游客正在用捡拾的垃圾兑换小礼物。新华网发(重庆市綦江区融媒体中心 张静 摄)

  在三角镇红岩村老瀛山景区,当地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正在为文明有“礼”进景区活动作准备。活动形式很简单,游客现场领取垃圾袋,游玩结束后将矿泉水瓶、纸巾、果皮等垃圾装入袋中,就可以到活动点兑换礼品。

  “今年‘五一’劳动节、国庆节,我们准备了一些花草、花籽等作为兑换的小礼物,让游客把垃圾交给我们,把快乐和美好带回家,大家的参与热情很高。”红岩村驻村第一书记张庆说,广泛发动景区的民宿、农家乐都积极参与进来。  

  綦江区每周五常态化开展文明有“礼”活动(资料图)。(中共重庆市綦江区委宣传部供图)

  目前,綦江区已经在381个村(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以及主要的景区景点,累计开展文明有“礼”活动180余场,吸引2.1万余人参与。

  文明有“礼”是綦江区推出的“五颗红星”志愿服务活动之一。近年来,綦江区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为统揽,全面实施“春风满巴渝 文明耀綦城”社会风气提升行动,精心组织“文明有‘礼’”“全民清洁日”“红灯停 绿灯行”“门前三包”“文明倡议接力晒”等“五颗红星”志愿服务活动,营造了全民参与、邻里守望、互帮互助的良好氛围。  

  每天早晚上下班高峰期,綦江区常态化开展“红灯停 绿灯行”文明劝导志愿服务活动(资料图)。(中共重庆市綦江区委宣传部供图)

  2021年以来,綦江区累计开展“全民清洁日”志愿服务活动1.5万余场次、70万余人次参与;累计招募文明交通志愿者8000余人次,服务时长超1.6万小时。近两年,开展“门前三包”文明劝导志愿服务1100余场次,劝导商家1万余户。

  文明实践活动触角还在不断延伸,綦江区按照“七有”标准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403个,在文图两馆、服务大厅、医院车站等公共场所延伸建立志愿服务点(岗)234个,实现志愿服务“零距离”。此外,在136个小区物业公司联建志愿服务点,由点及面,带动全区志愿服务工作,提升文明形象。  

  9月11日,菜坝社区文明实践站常态化开展虹桥音乐会群众“大家唱”活动。新华网发(重庆市綦江区融媒体中心 张梦寒 摄)

  据重庆市文明实践云平台数据显示,目前綦江区实名注册志愿者达18.87万人,全年有新增时长志愿者、志愿服务活动次数、累计志愿者数位居重庆市前列。志愿精神薪火相传,志愿服务遍地开花的浓厚氛围已然形成。(新华网 张群 周胜武 重庆市綦江区融媒体中心 张静 陈宗武 张梦寒 王京华 张敬)

【纠错】 【责任编辑:李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