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大燕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国家流感中心主任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对人类危害较严重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老年人、婴幼儿、孕妇和慢性基础疾病患者等高危人群,患流感后出现严重疾病的风险较高。今天我给大家介绍下目前我国流感流行现状以及流感的高危人群疾病负担和预防紧迫性。
近期北方省份流感病毒检测阳性率升高
6月份以来,南方多地相继发布流感相关提醒,2022年8月19日国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公布7月监测到648465例流行性感冒阳性病例,其中4人死亡。事实上,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前,南方省份在多数年份也会出现夏季流感高发季,一般出现在6-7月。国家流感中心2022年第34周(2022年8月22日-2022年8月28日)流感监测数据显示,南方省份流感病毒检测阳性率持续下降,北方省份流感病毒检测阳性率有所升高。
我国以甲型(H3N2)亚型感染为主
目前已经确认的感染人类的流感病毒分为甲、乙、丙型。甲型流感病毒最为复杂,可感染人和多种动物,它可以组合产生许多不同的亚型。乙型流感病毒主要感染人,可导致局部暴发流行,在某些流行季,乙型流感的疾病负担超过了甲型流感。丙型流感通常引起较轻的呼吸道症状。目前在人群中呈季节性流行的是甲型流感病毒的H1N1和H3N2亚型,以及乙型流感病毒。
世界卫生组织(WHO)公布的2022年8月7日至2022年8月22日期间数据显示,WHO的GISRS实验室检测了超过263 527份标本,6 193例流感病毒阳性,其中96.2%(n=5 960)为甲型流感,3.8%(n=233)为乙型流感。在甲型流感病毒亚型中,甲型H1N1 pdm09占6.2%(n=292),甲型H3N2占93.8%(n=4 423)。国家流感中心流感监测数据也显示,我国南北方省份均以甲型(H3N2)亚型流感病毒为主。
全球每年流感感染人数众多,流感病毒毒株在不断变化,使得预测流行毒株并纳入每年推出的流感疫苗成为一个难题。
高危人群的疾病负担更重,预防更紧迫
流感高风险人群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罹患流感后容易发生严重疾病导致住院或死亡的群体,一类是接触或传播流感病毒风险增加的群体(包括卫生工作者)。前者主要包括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5岁以下的儿童、特定慢性病患者、孕妇等。高风险人群中,尤其是老年人,由于免疫系统保护力下降,排毒时间长,患流感后重症较多、死亡风险高,疾病负担沉重,预防更紧迫。而5 岁以下儿童感染流感后出现重症的风险也较高。研究显示,2010-2015年间,我国平均每年发生8.8万例流感相关呼吸系统疾病的超额死亡。
与健康人群相比,患有特定慢性病的人群,如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等,感染后可加重疾病进展,并且导致更高的死亡率。因此,高危人群接种流感疫苗更为迫切。
新型流感疫苗有望为高危人群提供更多的疫苗选择
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及其并发症的最有效方法,建议所有6个月以上的人每年接种流感疫苗,除非有疫苗或其任何成分的禁忌症。
目前流感疫苗主要是传统基于鸡胚培养的疫苗,包括灭活疫苗和减毒活疫苗。近年来,病毒疫苗在多个技术路线上出现了突破性进展,也推动了流感疫苗的发展,使多样化的流感疫苗技术在我国上市成为可能。
1、重组流感疫苗。重组疫苗是使用重组技术生产的,该技术利用杆状病毒等表达系统,确保其与流感病毒血凝素保持一致,生产周期更短,可灵活应对流感疫苗需求的波动性。
2、基于细胞培养的流感疫苗。利用悬浮或贴壁生长的MDCK细胞等生产。
3、核酸疫苗。如流感病毒RNA疫苗等。
如果发生流感大流行或者鸡胚短缺,利用上述疫苗技术可以快速生产出疫苗,为人群提供及时的保护。
此外,流感疫苗还有针对老年人的高抗原含量疫苗、佐剂疫苗等。
如今全球多个地区出现新冠、流感共同流行的情况,结合我国南方今年夏季流感高发,需做好流感病毒变异监测,加强流感、新冠等呼吸道传染病多病共防。尤其是高危人群,预防流感更加紧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