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人们感觉心脏出现不适时会及时到心内科进行检查,而心电图检查一定是其中必不可少的一项。有时医生会建议患者进行动态心电图检查,一些患者就可能会产生疑问:为什么动态心电图检查时间这么长?动态心电图与普通心电图有何区别?可否用检查时间更短的普通心电图进行替代?下面就来为大家进行讲解。
什么是动态心电图?
动态心电图是指通过动态心电图仪在患者日常生活状态下连续24小时或更长时间记录其心电活动的全过程,并借助计算机进行分析处理,以发现在常规体表心电图检查时不易发现的心律失常和心肌缺血等,为临床诊断、治疗及判断疗效提供重要的客观依据。
做一次普通心电图其实只有十几秒,这样,就仅仅能够记录十几次的心跳,如果在这十几秒钟,心律失常没有出现,那就没有捕捉到。动态心电图的一个用途就是用于检测各种心律失常,无论是心动过缓还是心动过速,它在每个人身上,都不会持续一整天,而是发作性,可以在几秒钟前还好好的,突然就出现了明显的心动过速,等你想赶到医院就诊,还没走出家门,它又消失了。而动态心电图持续长时间监测,很好的避免了这一情况。因此,不能用普通心电图替代动态心电图。
动态心电图的作用
1.用以捕获偶发、短阵的心电异常
日常生活中时常有些人不时会出现心慌、胸闷、胸痛、头昏或晕厥等疑似现在疾病症状,但常规检查(包括心电图)往往查无实据而诊断困难。此时采用动态心电图检查,常能捕捉到常规心电图难以发现的偶发、短阵心律失常或一过性心肌缺血发作,从而使患者得到明确诊断与治疗。这是动态心电图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情况之一。
2.对心律失常的定性定量分析
对常规检查已有发现、但其性质或潜在风险尚不完全明确的一些心律失常,可借助于动态心电图检查,进一步收集大量的心电信息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常能明确心律失常的类型、发生频率及风险程度等。
3.对缺血性心脏病的诊断
常规心电图对心肌缺血漏诊率较高。动态心电图24小时全程记录患者工作、休息、睡眠以至大小便等日常活动状态下的心电变化,不仅能显著提高心肌缺血的检出率,还能显示缺血发生的时段、持续时间、出现频率、缺血程度及其与患者活动、症状之间的关系,从而为缺血性心脏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更全面的切实可靠的客观依据。
4.疗效评定
评定抗心律失常、抗心肌缺血药物疗效和人工心脏起搏器性能等等。
动态心电图操作流程
1.设定监测时间
动态心电监测开始与结束的时间,精确到分、秒。一般监测时间为24小时,特殊情况可设定监测48-72小时或更长时间。
2.导联电极安置
处理好局部皮肤,确保电极安置位置准确,注明采用的导联体系,避免导联连接错误。
3.交代注意事项
给患者交代注意事项,记录详尽的生活日志。
4.结束动态监测
尽量在连续心电监测24小时以后结束监测,先取出电池,再取下导联线和所有电极片。
5.动态分析报告
将受检查者携带的动态心电监测仪中存储的心电信息传输到云端或服务器上。确定信息的完整性,受试者的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检查时间、ID号、动态心电图机器编号、临床诊断等内容。分析动态心电数据,出具诊断报告。
做动态心电图时的注意事项
动态心电图是通过贴在患者前胸的5\7\10个电极,将受检者24小时静息、活动以及立、卧、坐位等不同时间不同状态的心电波形,连续不断地记录于记录仪中,再将记录仪储存的资料输入电脑,经过综合分析得出结论。
1.宜动不宜静
佩戴者要适当做一些运动,因为大部分疑心绞痛者是由于激烈的运动而导致的疾病,这样方便观察运动量与心肌缺血、心律失常的关系,供医生诊断参考。不过病情严重者应遵循医生吩咐。
2.皮肤宜干燥不宜潮湿
电极贴在前胸皮肤上经导线与记录仪相连,如果皮肤是潮湿的,可能会导致电机和皮肤接触不良,甚至造成电极脱落,受检者只得重做。选用优质的动态心电图专用电极,将电极牢固粘贴在相应的位置上,最好贴于所选部位的胸骨和肋骨上,以减少呼吸运动影响及肌电干扰,并用胶布固定。
3.远离电磁场
因为24小时动态心电图是利用磁带进行记录,因此磁场对此干扰颇大。从接听过手机的心电图上可以看到,接听时段已无正常心电波形了,分析图形时只得把这个时段裁去。不过现在的记录仪已为数字化的,不受磁场干扰了。
4.防止机器损坏
检查期间防止雨、水等液体进入记录仪内,做动态心电图期间不能洗澡,以免影响检查结果。
5.避免剧烈运动
尽量避免剧烈运动和双上肢剧烈活动,以减少各种肌电干扰和伪差。患者佩戴时不要牵拉记录电极线,否则会出现大量干扰数据,影响数据输出。
6.宜记活动日记
常记录对动态心电图的研究结果有着帮助。将24小时内身体不适和运动时间详细登记,就可找出此时间段的心电图看有无变化,为医生诊治提供可靠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