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以“传承 创新 开放 融合”为主题的第二十届国际络病学大会在河北石家庄召开。本届大会旨在搭建络病理论指导基础与临床研究国际学术交流的平台,推动络病学科向现代化和国际化发展。大会期间,中国中药协会心血管临床研究会主任委员安冬青接受新华网采访时表示,对于微血管病变的患者,通络的药物能够打通脉络,有很好的临床效果。
新华网:在临床诊疗过程中,您对于运用络病理论治疗心血管疾病有哪些体会?
安冬青:络病理论来源于《黄帝内经》,发展于叶天士,到吴以岭院士,将其提升为系统完整的理论。在多年的临床基础上,运用络病理论,我们从心血管的大血管到微血管的认识有了明显提高,经常使用络病理论来指导临床实践。比如,活血化瘀是指推动血液流动,应用络病理论后,我们会对血管内皮以及微血管进行再通。对于冠心病、胸痹的患者,我们在活血化瘀的基础上选用一些藤类、虫类通络等药物。对于微血管病变的患者,目前西药并没有太多有效治疗手段,通络的药物能够打通脉络,有很好的临床效果。
新华网:如何评价络病创新转化的系列成果?络病理论及其创新转化有哪些现实意义?
安冬青:在心血管、脑血管以及糖尿病、肿瘤、呼吸系统,从“久病入络”到“新病入络”,这些理论都值得我们认真去贯彻落实。实际上,我最近对抗衰老研究特别感兴趣,从整体的衰老、组织的衰老、器官的衰老以及到分子水平的衰老,一系列研究可以帮助人的机体、脏器和功能得到改善,为今后中医药(抗衰老)研究提供了很好的思路。
新华网:您对于络病学在高校的教育工作有哪些经验值得分享?对于络病学科发展有哪些建议和希望?
安冬青:络病学说的建立和发展,不仅要关注科研和临床,更应该让社会认可。医学生要知晓当下的中医药理论和成果,本科阶段是学习理论、了解思路,研究生阶段应该系统掌握科研方法。
在院校教育中,除了要学习“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纲、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等知识之外,还应该能够从络病的角度去思考一些问题,这样可以让思维更宽,让医学生们的眼界更广。同时,让社会大众也知道,络病理论可以应用到治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