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闵行区虹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探索儿童康复路径,知信行模式筑校园守护墙-新华网
新华网 > > 正文
2024 07/27 11:00:08
来源:新华网

上海市闵行区虹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探索儿童康复路径,知信行模式筑校园守护墙

字体:

7月27日,由新华网主办、中国健康管理协会学术支持的“2024健康中国促进大会”在北京召开。会上,上海市闵行区虹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探索儿科医联体模式下的儿童康复高质量发展路径”“知信行健康教育模式 起校园平安守护墙”的经验做法入选“2024健康中国实践案例”。

探索儿科医联体模式下的儿童康复高质量发展路径

2015年4月14日,上海市闵行区虹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签约建立了“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虹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儿童康复基地”,该中心一直围绕便民利民的服务宗旨,借助医联体的优势探索社区卫生服务新模式。

一是健全管理机制和制度,培养儿童康复管理与技能人才;二是在复旦儿科医院康复科的支持下完善和规范社区儿童康复的临床路径、评定和治疗体系,协同完成困境儿童早期筛查和管理网络完善,开展儿童康复各项医疗干预,建立困境儿童“医教结合”服务体系,并积极开展困境儿童宣传教育的合作共识目标;三是双向转诊,上下联动,促进区域儿科同质化服务,通过上级专家定期下沉指导,保证康复质量;四是该中心一直探索在社区贴合患者需求的最优康复服务发展道路。

在儿科医联体模式下,贴合社区特点,建立医-家-校协作下康复的社会支持网络。通过全面康复的现代康复理念,团队服务的工作模式,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手段,为特殊儿童提供个性化的康复治疗方案和教育服务。通过上级专家下沉的综合技术指导,线上、线下、科室病例讨论及自我学习的方法不断提升社区儿童综合康复实力,满足了本社区、外社区及外地来就诊的患儿康复需求,用爱心、耐心、责任心和专业技术,让更多患儿受益,帮助他们回归家庭、回归社会。

知信行健康教育模式 筑起校园平安守护墙

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是流感流行的基本条件,缺一不可。如何让师生“知-信-行”落到实处。所以通过多形式的健康教育让师生及家长掌握必备的流感防治知识、技能具有重要意义。

一是多种宣传形式,形成浓厚氛围。依托闵行区健康副校(园)长,中心开展日常卫生工作指导,加强与学校的沟通联动,完善健康宣传机制,对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预防知识的宣传教育。形式一,虹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校园医生到校开展专题讲座,内容有流感预防知识、七步洗手法、咳嗽礼仪、佩戴口罩。形式二,在主题班会上、晨会上、广播中进行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预防知识的宣传。形式三,在学校宣传栏张贴传染病相关知识海报、出相关主题黑板报、学生参与绘画进行宣传。提高了学生的自我保健意识。

二是加强队伍建设,做好医校联合。依托闵行区健康副校(园)长,加强与学校之间的沟通联系,提升学校应急处置能力,与学校一起制定工作方案和应急预案,进一步做好校园宣教与传染防控工作,建立传染病防控长效机制。虹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生到学校开展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的专题培训,对参加培训的15位老师进行了相关内容测试,保证教师都熟练掌握防控知识,提高应急处置能力,保证了培训效果。

三是扩大影响范围,强化宣传效果。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通过家庭教育,家长可以给孩子传递良好的知识和经验。虹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运用各种宣传手段,让家长了解呼吸道传染病相关知识,切实履行家庭教育主体责任,为促进孩子们的健康成长提供有力保证。形式一,向900余名家长发放预防流感的宣传彩页。形式二,在学校家长微信群发送预防呼吸道传染病的科普文章8篇。形式三,利用镇级宣传平台,虹桥镇金虹桥官方微信平台发布《开学前,学校常见呼吸道传染病防控知识学起来!》科普文章。形式四,向家长发放接种流感疫苗一封信,宣传接种疫苗可有效预防流感。

【纠错】 【责任编辑:孙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