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瀛鳌荣获第四届“国医大师”称号-新华网
新华网 > > 正文
2022 07/21 17:04:20
来源:新华网客户端

余瀛鳌荣获第四届“国医大师”称号

字体:

  为褒奖在中医药事业发展中作出杰出贡献的模范典型,引领激励广大中医药工作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传承创新、砥砺前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开展了第四届国医大师评选表彰工作,经单位推荐、形式审查、行业评审、社会公示等程序,共有30名老中医药专家入选第四届国医大师,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余瀛鳌主任医师、研究员获此殊荣。

  余瀛鳌,字荣成,号未病,1933年3月出生,从医60余年。祖籍江苏阜宁,出生于中医世家,高祖为清代新安名医,曾祖余赞襄、祖父余奉仙均为中医名家,父亲余无言为著名伤寒大家,自20世纪30年代始,与丁福保、谢观、陈无咎、陆渊雷、叶橘泉、蒲辅周、秦伯未、程门雪、章次公、张赞臣、陈邦贤、陈慎吾、严苍山等医界名流交往甚密,先生自小耳濡目染,受到浓郁的传统文化熏陶。

  1955年,余瀛鳌先生毕业于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同年参加我国首届“西医学习中医研究班”,以优异成绩结业。1956年拜师于我国著名中医学家秦伯未教授。1958年被分配到卫生部中医研究院编审室(现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工作。曾任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所长,1992年被聘为国务院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成员,2013年被授予第二届“首都国医名师”荣誉称号,2017年被授予首届全国名中医荣誉称号。曾任中华中医药学会医史文献分会主任委员、名誉主任委员,上海市中医文献馆名誉馆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文献学重点学科学术带头人,第一批全国中医药传承博士后合作导师,第六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和北京市中医管理局“薪火传承3+3”名医工作室指导老师,重视中医专病通治方的探索和研究,生平著作宏富,为中医临床文献学研究作出了杰出贡献。

  作为中国中医科学院荣誉首席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余瀛鳌先生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先生曾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国家级科技进步三等奖、中国中医科学院建院65周年突出贡献奖、岐黄中医传承奖、中国民族医学会突出贡献奖、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学术著作奖、海峡两岸中医药学术大会荣誉奖、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基础研究奖等多项奖励,为中医药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余瀛鳌先生坚持临床诊疗60余年,门诊量逾20万人次,患者遍布全国各地,随诊时间最长的达30余年之久,疗效显著。

  余瀛鳌先生倡导文献研究要“学以致用”,他成功开创了中医临床文献学科,构建了中医临床文献学的学术内涵、研究方法与研究范畴。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及日本北里研究所受此影响,增设了中医临床文献研究方向和执行机构,为全国乃至周边国家的临床文献研究带来了活力。

  在诊疗方面,余赢鳌先生倡导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诊疗思维模式,提出主病主证,或辅以兼病、兼证治法,病证相参选用通治效方加以治疗,为临证各科病证治疗树立了典范,使中医诊疗更加清晰便捷,有力地推动并深化了中医诊疗在临床的灵活运用。

  汲取古今名医临床诊疗经验,余瀛鳌先生在“通治方”研究与应用上成就卓著。先生倡导“主方主证”与“通治”思想,创立了“通治方”诊疗思想。临证精于内科杂症,尤擅肝肾疾病、心脑血管与妇科等疑难病证,先后创制了肝病、肾病、癫痫等66种疾病75首通治效方及其随证化裁加减的用药规律。其通治方已被载入《名医名方录》《当代名医证治汇粹》等多部医籍,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医临床诊疗医学体系。

  余瀛鳌先生荣膺第四届国医大师,必将鼓舞全国医史文献学界以余瀛鳌先生为楷模,坚持“读经典,做临床”治学方法,发扬老一辈医学家之大医仁爱精神,在中医药学术发展大有可为的今天,遵循“守正创新”理念,保护好传承好中医国粹,确保中医药学术精华薪火相继、代代相传。

【纠错】 【责任编辑:吴诗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