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在行动|内蒙古乌海:村美民富绘丰景-新华网
新华网 > > 正文
2024 11/25 09:10:01
来源:新华社

乡村振兴在行动|内蒙古乌海:村美民富绘丰景

字体:

  新华网呼和浩特11月24日电(郝芳芳)乡村丰景望无垠,此时风光也动人。

  近年来,地处黄河之畔的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持续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立足资源禀赋多向发力,建设高标准农田,打造美丽乡村,增加农户收入,让农业发展有势头,群众致富有奔头,蹚出了一条乡村振兴之道。

  特色产业 助农增收

  在海勃湾区千里山镇王元地村村民白引忠家,庭院里养殖了2头黄牛、50多只羊和一些鸡,这些畜禽成为其家庭经济增收的重要来源。

  千里山镇为持续壮大乡村富民产业,积极鼓励镇内农户以自家的住宅院落及其周围为基地发展庭院经济。其中从事庭院养殖的有300多户,户均年收入达6万多元;从事庭院旅游的有10多家,自2023年以来实现收入100万元以上;从事庭院种植的有100多户,亩产年收入4万元左右。

乌海市海勃湾区千里山镇村民庭院里养殖的羊群。新华网发 (王悦微 摄)

  乌达区乌兰淖尔镇泽园新村依托丰富的土地资源和良好的气候条件,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和精品农业,引进先进的大棚设施,种植特色瓜果,实现农业增效、农户增收。今年,村里195名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签订入股协议,筹集资金近90万元,生产饲用玉米和青储饲料,预计实现营收260万元。

  近年来,乌海市立足农业耕地面积小、分布散、离城区近的特点,在传统种植养殖基础上鼓励发展特色产业,多措并举提高农区居民收入。通过做深加工链,示范带动壮大全市农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做优品牌链,切实提升本地农副产品市场影响力和附加值;做实致富链,储备培育一批农牧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推动农牧业规模化经营发展。同时充分发挥工业优势,引导鼓励工业企业、国有企业通过助力村集体经济发展、投资农业项目等方式参与农业农区发展,带动农户共同富裕。

  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乌海市农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937元,位列内蒙古自治区第2位,同比增长5.7%。

  藏粮于地 藏粮于技

  11月初,在海南区巴音陶亥镇渡口村连片种植的玉米地里,收割机收割、摘穗、剥皮、收棒一气呵成。村民郭继刚说,今年共种了35亩玉米,预计亩产750公斤,总收入5万元左右。

  近年来,乌海市深入推进“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持续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提升农田生产效能和质量。

乌海市海南区巴音陶亥镇渡口村村民郭继刚正在秋收。新华网发(乌海市融媒体中心供图)

  今年,乌海市着力提升粮食单产,实施优质高效增粮示范行动项目1000亩,辐射带动6万亩;搭建设施蔬菜“看禾选种”平台,引进优质蔬菜品种10余个,有效提升设施蔬菜种植水平;新建设施大棚220亩、完工170亩,盘活处置闲置设施大棚67亩,改造提升老旧温室大棚100亩。

  在高标准农田建设中,田块整治进一步提升农田生产效能和质量;高效节水灌溉的推广实现粗放农业向精细农业转型。今年,乌海市高标准农田建设总面积43676亩,项目建成后,全市耕地质量和农业综合效益将进一步提高,重要农畜产品供给能力进一步提升。

  2024年,乌海市粮食播种面积8.96万亩,总体较上年增加5.66%;预计总产量达到5.23万吨,较上年增加7.4%,超额完成粮食生产任务;平均单产预计每亩提升9.4公斤。全市粮食种植实现面积、总产、单产“三增”。

  美丽乡村 带动振兴

  黄河进入乌海市境内后一路北上,流经海南区拉僧庙镇赛汗乌素村时改道西行,形成了独特的黄河沿岸风光。

  由赛汗乌素村的农牧场、头道坎两个自然村组成的黄河西行客栈,是国家3A级景区、全国乡村旅游模范村。这里环境优美,西北风格的农家小院错落有致。远远望去,村边的黄河、草地林带与整洁的村庄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美丽乡村新图景。

  村民们介绍,以前赛汗乌素村的环境脏乱差,经过多年人居环境整治和美丽乡村建设,如今村里垃圾处理率达到90%,户厕改造率达95%,入户道路硬化率达85%。村里还依托自身优势,大力发展葡萄种植、民宿、葡萄采摘等农文旅融合产业,以乡村产业振兴带动村民增收致富。

乌海市海南区拉僧庙镇美丽整洁的村庄。新华网发(乌海市融媒体中心供图)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乌海市开展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和城乡融合先行区建设三年行动,进一步完善农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缩小城乡差距。

  截至目前,乌海市建成14个美丽乡村,打造4个美丽乡村示范片区,实施重点项目20个,实现了基础设施配套齐全、村容环境整洁有序、产业发展带动良好的目标,将农村特色经济、绿色产业发展提高到了一个新水平,成为增加农户收入、带动农业升级、推动乡村振兴的新引擎。

【纠错】 【责任编辑:周亦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