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12月30日电(记者 卢俊宇)2021年,中国法治建设成绩斐然。民法典、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等法律相继实施,政法领域改革和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深入推进,全力侦破拐卖儿童积案……一系列法治成果助力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法治热词一:全过程人民民主
2021年3月,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议事规则作出修改。此次修法对坚持党的领导作出明确规定,将坚持全过程人民民主写入法律制度,加强对代表依法履职的支持和保障,完善机制提高大会议事质量和效率。
2021年,还有多部涉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完善发展的法律也迎来修改。目前,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修正草案以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议事规则修正草案已经提请审议。
这些涉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相关法律的修改,对于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更好地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进一步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独特优势,保证全体人民更好地行使国家权力、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法治热词二:政法队伍教育整顿
自今年2月底以来,全国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扎实开展,针对人民群众反映强烈、影响执法司法公信力的一些顽瘴痼疾,各地推动整治工作走深走实,一批长期制约公正执法司法的深层次问题得到有效整治。广大政法干警表示,教育整顿净化了思想、纯洁了肌体、完善了制度,必将锻造出一支信念坚定、执法为民、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政法队伍。
截至7月31日,全国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处理处分违纪违法政法干警178431人,运用第一、二、三、四种形态分别占83%、14%、1.9%、1.1%;19847名干警主动投案;立案审查调查49163人,采取留置措施2875人,移送司法机关1562人。
有力清除一批害群之马,惩治“关键少数”违纪违法问题有力度,达到了惩处一个、警示一片的良好效果;查处“微腐败”轻违纪有广度,让群众在反腐“拍蝇”正风肃纪中增强了获得感;彻查“人情案”“关系案”有深度,有效促进了严格执法、公正司法。
法治热词三:民法典正式实施
2021年1月1日起,民法典正式施行,我国由此正式进入民法典时代。伴随民法典的落地实施,“人民至上”的法律光芒照进现实。
一年来,我国各级法院陆续宣判一批适用民法典的案件,那些具有实践特色、时代特征的法律条文,从纸面走进现实,经典判例诠释着民法典的重大意义。
法治热词四:公民个人信息安全
近年来,应用程序过度收集个人信息、“大数据杀熟”以及非法买卖、泄露个人信息等行为屡禁不止。9月1日,数据安全法和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条例陆续出台;11月1日,个人信息保护法正式施行。个人信息保护法与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三法并行,成为国内网络空间治理和数据保护的“三驾马车”,共同编织成一张公民个人信息安全的保护网。
法治热词五:全民反诈
目前电信网络诈骗已成为发展最快的刑事犯罪,公安部持续开展“断卡”“云剑”等专项行动,全力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有效遏制电诈蔓延,先后发起58次全国集群战役。今年1月至10月全国共破获电信网络诈骗案件31万余起、抓获犯罪嫌疑人45万余名,取得阶段性显著战果。
为了更好守护群众“钱袋子”,2021年10月1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草案)》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初次审议。这部法律通过后将为中国反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提供全方位的法律支撑,同时标志着中国反电信网络诈骗工作进入新阶段。
法治热词六:“团圆”行动
为全力侦破拐卖儿童积案、全力缉捕拐卖儿童犯罪嫌疑人、全面查找失踪被拐儿童,今年一月,公安部部署开展“团圆”行动。截至11月30日,公安机关成功侦破拐卖儿童积案290余起,抓获拐卖儿童犯罪嫌疑人690余名,累计找回历年失踪被拐儿童8307名,其中失踪被拐人员与亲人分离时间最长达74年。
法治热词七:刑事责任年龄调整
近年来,暴力侵害、校园欺凌等事件常有发生,一些未成年人实施极端恶性暴力事件令人触目惊心,未成年人犯罪表现出低龄化趋势,还呈现出组织化、成人化和暴力化倾向。
2021年3月1日实施的刑法修正案(十一)对刑事责任年龄进行了调整。刑法第十七条规定,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法治热词八:常态化扫黑除恶
今年4月,全国扫黑办提出常态化扫黑除恶开局之年要抓好“十件实事”,向全社会释放了扫黑除恶始终在路上的强烈信号,有力带动了社会治安形势的持续好转,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进一步增强。
“漏网之鱼”大多数已追捕归案。截至12月26日,680名目标逃犯已抓获610名,抓获率89.7%,其中有214名逃犯投案自首。
全国扫黑办组织直接核查完结114条重点线索,引领带动打掉涉黑组织164个、涉恶犯罪集团1018个,抓获犯罪嫌疑人1.4万余人,保持了对黑恶犯罪露头就打的高压态势。
一批“保护伞”被深挖彻查。将深挖彻查“保护伞”与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清除害群之马”统筹推进,今年共查处涉黑涉恶腐败及“保护伞”问题9931起,移送司法机关1037人......
法治热词九:少捕慎诉慎押
2021年4月,少捕慎诉慎押被中央确立为党和国家的刑事司法政策。为将少捕慎诉慎押贯彻落实到每一个诉讼环节,最高检自2021年7月1日起组织开展为期6个月的羁押必要性审查专项活动;为依法规范开展羁押必要性审查工作,11月最高检印发了《人民检察院羁押听证办法》,针对不起诉工作,正在研究制定相关规范;为更直观、更有效地指导司法实践,准确把握政策要求,11月29日,最高检发布了第一批少捕慎诉慎押典型案例。
据统计,2021年1月至10月,全国检察机关不捕率为29.9%,同比增加7.4个百分点;不起诉率为15%,同比增加1.9个百分点;诉前羁押率为49.7%,同比下降4.6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