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法首次发布未成年人司法保护专题指导性案例-新华网
新华网 > > 正文
2024 05/30 19:36:43
来源:新华社

最高法首次发布未成年人司法保护专题指导性案例

字体:

  初二学生江某某因春游时与女同学聊天,引发同学不满而遭遇欺凌,在厕所被多人殴打时掏出折叠刀反抗,导致2人重伤1人轻微伤……

  最高人民法院30日首次发布未成年人司法保护专题指导性案例,其中这起涉及学生欺凌的案件引人关注。

  该案中,法院认定,江某某因遭受多名学生欺凌而携带折叠刀被迫前往现场,在面临多人殴打时持刀反击,综合全案情节,法院判定其行为构成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

  最高法研究室负责人表示,发布这一案例,旨在依法保护被欺凌者的合法权益,促进规范学生欺凌事件的处理,有效防范和减少相关事件的发生,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营造良好校园环境。

  最高法这批指导性案例,还涉及虐待未成年家庭成员、违法向未成年学生售酒、婚内监护权、隔代探望等社会高度关注的问题。

  其中,陈某某、刘某某故意伤害、虐待案是一件涉及虐待未成年家庭成员的案例。陈某某在与刘某某同居生活期间,以殴打、体罚、冻饿、凌辱等方式,长期、频繁地对刘某某的女儿进行摧残、折磨,情节恶劣,而刘某某身为母亲也未采取有效措施阻止和防范。二人最终分别获刑16年、3年。

  据介绍,该案明确与父(母)的未婚同居者处于较为稳定的共同生活状态的未成年人属于虐待罪中的“家庭成员”,实现刑法对所涉未成年人最大限度的保护。

  不得向未成年人售酒是法律明文规定的经营者禁止性义务,但实践中一些经营者向未成年人售酒的现象依然存在,胡某某、王某某诉德某餐厅、蒋某某等生命权纠纷案就是这样一起案件。该案例通过综合考量饮酒未成年人自身及监护人、经营者等主体过错情况,认定违法向未成年人售酒并供其饮用的经营者对损害后果承担按份赔偿责任,有利于促推禁止向未成年人售酒的法定责任落实到位。

  同时,这些案例中还有不少“首例”。张某诉李某、刘某监护权纠纷案是首例婚内监护权指导性案例,沙某某诉袁某某探望权纠纷案是首例隔代探望的指导性案例。据悉,这些指导性案例在推动建立司法裁判规则、甚至填补立法空白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最高法研究室负责人表示,各级人民法院要严格依据法律、司法解释、规范性文件,参照本批专题指导性案例,切实做好涉未成年人案件的审判工作,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提供有力司法保护。(记者罗沙、冯家顺)

【纠错】 【责任编辑:吴京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