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播报
-
反腐群众没得到什么好处? 官媒驳斥五大谬论
1月15日的中央纪委新闻发布会,很是吸引眼球。会上,有外媒记者抛出“纸牌屋”的噱头,质疑“中国反腐是政治工具”。中央纪委副书记吴玉良沉着自信,即兴引用典故“疑邻盗斧”,指其观点是先入为主,戴“有色眼镜”看问题。回答机智又不失幽默,一时引为舆论热谈。[详细]
-
中央部署严惩“微腐败” 查处扶贫等方面突出问题
一些基层党员干部利用手中的权力,或贪污截留,或强占掠夺,或吃拿卡要,老百姓深受其害。近年来查处的“小官巨贪”、基层窝案串案等无不警示我们,“微腐败”也会成为“大祸害”。[详细]
-
中央追逃办:将开展“天网2016”行动 再次发布红通令
按照中央统一部署,中央追逃办将组织协调相关成员单位开展5个专项行动,包括“猎狐”、职务犯罪国际追逃追赃、打击向境外转移赃款、违规办理出国(境)证照问题专项问责行动和治理违规开设境外账户专项行动。[详细]
-
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重要讲话述评
2016年1月12日上午,北京。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向全党发出“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依规治党,创新体制机制强化党内监督”的动员令、宣言书。[详细]
-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 正义是最强的力量——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反腐败斗争的重要论述
在十八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正义是最强的力量”。这既是中国共产党人宗旨意识的升华,也体现了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更高要求和必胜信心。[详细]
-
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论述
2016年1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强调:“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各级党组织要担负起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详细]
-
十八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报告传递出的六个信号
作为全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指南针、任务书、路线图、责任状,中央纪委第六次全会的报告传递出了哪些重要信号?[详细]
-
反腐,民营企业莫缺位
三年来高压反腐、打虎拍蝇,深刻改变了国内政治生态,然而还有一些领域却较少因反腐而进入公众视野,似乎管不着,这其中就包括民营经济。笔者认为,在反腐常态化的当下,民营企业既无法也不该置身事外。[详细]
-
国新办:境外舆论普遍给予中国反腐正面评价
国务院新闻办副主任、新闻发言人郭卫民15日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大力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取得重大成效,国内外舆论对此高度关注,境外舆论普遍给予正面评价。[详细]
-
中央纪委证实:四川省省长魏宏涉嫌严重违纪正在反省思过
在15日上午举行的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上,有记者问及网传四川省省长魏宏失联是怎么回事。[详细]
-
去年党政纪处分人数创改革开放以来最高值
“去年,无论是给予党纪政纪处分人数还是审查中管干部人数均为改革开放历年来的最高值。[详细]
-
正风反腐深得党心民心 ——2015年全国党风廉政建设民意调查数据分析
91.5%的群众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成效表示满意,比2012年提高16.5个百分点。全面从严治党、加强纪律建设等理念创新得到人民群众高度关注和赞同 97.9%的群众赞成党中央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详细]
-
中纪委:腐败分子都存在政治纪律问题 特别严重的是妄议中央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1月15日举行新闻发布会,中央纪委副书记吴玉良,监察部副部长肖培,中央纪委宣传部部长陈小江,国家预防腐败局副局长、中央纪委国际合作局局长刘建超,中央纪委案件审理室主任罗东川解读十八届中央纪委第六次全会精神,并答记者问。[详细]
-
中纪委谈金融反腐:腐败问题必然导致金融暗箱操作
中央纪委副书记吴玉良今日指出,反腐败和金融是相关的,腐败问题必然导致金融一些暗箱操作,引起一些不正常的现象。[详细]
-
中纪委:中国公民移居他国不对追逃追赃构成障碍
国家预防腐败局副局长、中央纪委国际合作局局长刘建超今天谈及追逃海外贪官问题时表示,中国公民移居其他国家,依然保持中国户口,这些人依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对开展追逃追赃不构成任何障碍。[详细]
-
中纪委回应“断崖式降级”:系按规给予党纪重处分
罗东川表示,给予这样的处理,是按照党的法规规定、纪律处分条例、案件检查规则、审理工作条例的规定,针对违纪的不同情况,按照违纪的事实,按照纪律处分相关规定,区别不同的情况。[详细]
-
中纪委回应对令完成调查是否展开:中方在和美沟通
中央纪委副书记吴玉良15日在国新办发布会上回应对令完成的调查是否已经展开:关于令完成这件事情,中方正在处理,也在和美国进行沟通。[详细]
-
中纪委:四川省长魏宏涉嫌严重违纪 正在反省思过
中央纪委副书记吴玉良今天在国新办发布会上回应四川省省长魏宏失联事件:涉嫌严重违纪,正在反省思过,下一步将依纪处理。[详细]
-
中纪委:加大追逃追赃力度 让企图外逃的人放弃幻想
国家预防腐败局副局长、中央纪委国际合作局局长刘建超今天表示,将继续开展天网行动,持之以恒,紧锣密鼓地开展追逃追赃,加大力度,让外逃的贪官无处藏身,让企图外逃的人放弃幻想。[详细]
-
中纪委:反腐会巩固党的执政基础 有利于经济发展
中央纪委宣传部部长陈小江今日在答记者问时指出,反腐不仅不会影响执政基础,反而会增加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反对腐败,打击权力寻租,净化市场环境,实际上是有利于经济的发展。[详细]
-
中纪委:反腐败导致党员干部意志消沉说法是伪命题
中央纪委国际合作局局长刘建超今日表示,反腐败导致党员干部意志消沉,甚至不作为。刘建超称,我们也注意到社会上有不少这样的说法,反腐败导致党员干部意志消沉,甚至不作为。[详细]
-
中纪委:去年850余单位、1.5万党员领导干部受责任追究
中央纪委副书记吴玉良今日表示,2015年,全国共有850余个单位的党委、纪委和1.5万多名党员领导干部受到责任追究。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深化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坚守监督执纪问责的定位,建设忠诚干净担当的纪检监察队伍。[详细]
-
中纪委:2015年党纪政纪处分人数为改革开放来最高
中央纪委副书记吴玉良今天介绍,去年,无论是给予党纪政纪处分人数还是审查中管干部人数均为改革开放历年来的最高值。吴玉良表示,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严肃查出周永康、令计划、苏荣等严重违纪案件,有力维护了党的团结统一。[详细]
-
中纪委:对今年换届地方开展“回头看” 防止带病提拔
中央纪委副书记吴玉良今天表示,今年实现对中央和国家机关巡视全覆盖,紧盯重点人、重点问题,发现问题、形成震慑。他还强调,对今年换届的地方开展“回头看”,坚决防止带病提拔。[详细]
-
图解:十八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公报
图解:十八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公报。[详细]
-
十八届中央纪委第六次全会闭幕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于2016年1月12日至14日在北京举行,今天下午闭幕。[详细]
-
山东省纪委通报10起党风廉政建设责任追究典型问题
莱芜市钢城区环保局原党组书记、局长吕明义因单位公车私用问题受到责任追究,莱芜市钢城区委区直机关工委给予吕明义党内警告处分。[详细]
-
部分中纪委委员接受采访:立下军令状要说到做到
几位中央纪委委员认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站在时代发展和战略全局高度,立意深远、旗帜鲜明、振聋发聩,体现了很强的政治性、思想性和方向性,令人深受教育,亦备受鼓舞。[详细]
-
【全会观察】"新意"背后是"规矩"
1月13日,十八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进入第二天。比如,会议规模缩减,列席人员大为减少;厉行勤俭节约,节俭办会更进一步;编组减少,人员更为集中…… 种种变化,带来的是学习讨论的集中、效率的提高,让人耳目一新。[详细]
-
上海市委书记:有腐必惩有贪必肃 持续形成强大威慑
韩正强调,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要全面学习、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详细]
-
江西萍乡腐败“重灾区”样本剖析
记者调查发现,萍乡市部分官员抱团腐败形成“共腐圈”,造成选人用人“逆淘汰”现象。专家建议,应强化权力约束机制,扭转因官场“人身依附”而导致的反腐“一抓一串、一打一片”现象。[详细]
-
任何“小事”的窟窿都有可能吹进斗大的风
王阳明说:“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对干部而言,交待清现实的问题容易,做到口服心也服难。今后,干部约谈仍会向纵深发展,将会发现更多更“小”的问题。希望今后被约谈的干部,以这位干部为戒,从内心深处根植对纪律的敬畏,堵住个人的小窟窿。[详细]
-
专家:中国反腐从理念目标到实践模式的新超越
2015年,反腐是中国最具热度的话题,与猛烈反腐风暴相呼应的是一系列落地有声的制度性建设。(作者:吴建雄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健全反腐败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研究》(14ZDA015)首席专家,中国反腐败司法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详细]
-
河北去年立案侦查厅局级以上干部37人
河北去年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突出查办职务犯罪大案要案,全年共立案侦查厅局级以上干部37人。[详细]
-
中纪委全会召开:“不敢腐”之后,下一步棋如何走?
十八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12日在北京召开。“2016年全党在治本问题上,不能腐、不想腐工作将会有新亮点。”谈及此次会议,中央党校教授张希贤如是说。[详细]
-
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六次全会在京开幕
本网快讯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1月12日上午在京开幕。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决定2016年1月12日至14日召开十八届中央纪委第六次全体会议[详细]
-
中纪委:去年30多名中管干部被立案审查
正风反腐从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破题,自上而下“打虎”“拍蝇”,由内而外追逃追赃,力度不断加大。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出台了一大批实招硬招,打出了一系列“组合拳”。[详细]
-
观察:从电影《老炮儿》细节可看到对中纪委信任
一年来,中央和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坚持把纪律挺在前面,通过严格监督执纪问责,用实实在在的行动取信于民,让人们真切地感受到“纪律是带电的高压线”。[详细]
-
中纪委:2015年立案数、处分人数均超过前两年
王会杰表示,2015年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强化监督执纪问责,坚决遏止腐败蔓延势头。[详细]
-
纪检干部这一年:巡视动真格 更多问题线索也就来了
说到2015年的巡视工作,必须要提到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的出台。“条例让我们有了制度依靠,有了遵循……”这些是身边同事们的共同感受。[详细]
-
各级纪检监察机关保持高压态势 遏制腐败蔓延势头
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审议并通过了中央纪委关于令计划、周本顺、杨栋梁、朱明国、王敏、陈川平、仇和、杨卫泽、潘逸阳、余远辉严重违纪问题的审查报告,一次性确认开除10名中央委员和候补中央委员党籍,彰显了中央惩治腐败的坚定决心。[详细]
-
反腐聚焦“菌群之流”:“小碎杂”民生钱全不放过
他们不是“老虎”,甚至“蚊蝇”也算不上,危害却着实不小;他们单次贪腐“胃口”不一定大,但涉及经济生活方方面面,伤害群众感情。随着反四风、反腐走向纵深,一批“菌群之流”被曝光在监督聚光灯下。[详细]
-
群众身边的“四风”和腐败问题大数据分析
村镇干部用“公家钱”理“自家财”,危房和厕所改造资金被侵占……2015年下半年,中纪委六次发布月度通报,共曝光860起群众身边的“四风”和腐败问题,“灭蝇除蚊”力度不减。[详细]
-
社科院反腐蓝皮书:九成以上领导干部认可惩腐力度
1月5日,中国社会科学院第五部《反腐倡廉蓝皮书》发布会在北京举行。社科院中国廉政研究中心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全面反腐败信心指数继续上涨,党风政风民风进一步醇化,腐败蔓延态势开始得到强力遏制。[详细]
-
群众身边的“四风”和腐败问题大数据分析
近日,记者对通告中的近万条有效信息进行大数据分析发现,“四风”“贪腐”98%是乡科级及村干部、专项资金和津补贴是“高发地”、“万元贪”居多。[详细]
-
2016年反腐值得关注的苗头性问题是什么?
在新的一年,反腐有哪些值得关注的苗头性问题?欢迎参与本期新华调查![详细]
-
中纪委2015年最后一天通报4名违纪违法官员
经查,任伟严重违反廉洁纪律,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并收受他人财物;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接受公款宴请。上述三人均有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收受他人财物问题,已涉嫌犯罪。[详细]
-
最高检通报私设“小金库”、公车私用等7起违规案件
为进一步严明纪律,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通报指出,上述7起典型案件表明,检察机关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纠正“四风”问题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详细]
-
中纪委:地方纪委查处官员超8成未通报
昨天,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发布了2015年反“四风”的大数据年报,梳理了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纪委官方网站2015年通报曝光的数据。统计还发现,2015年以来,部分地市通报曝光数量较少,在省级纪委官网,通报曝光数占违纪问题查处数不足20%,部分地市“零通报”。[详细]
-
中央明确地方党委常委名额 首提委员退出机制
昨天,近20年来首度修订的《中国共产党地方委员会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正式公开发布。细读这9类重大事项,其中,第七款对“决定递补党委委员”等事项的规定,则又涉及新条例中另外几项创新。[详细]
-
2015年海外追逃追赃多管齐下:杨进军等人被遣返
2015年9月,中国“百名红通人员”之一、“红通令”头号女犯罪嫌疑人杨秀珠的弟弟杨进军,在潜逃美国14年后被强制遣返回国;此后数日,潜逃美国14年的贪污贿赂犯罪嫌疑人邝婉芳被强制遣返回国。[详细]
-
中央批准中央纪委对中央一级党和国家机关派驻纪检机构全覆盖
新华社北京1月5日电近日,经党中央同意,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全面落实中央纪委向中央一级党和国家机关派驻纪检机构的方案》的通知。[详细]
-
【纪检干部这一年】监督自己人更考量勇气与担当
纪检机关不是保险箱。纪检干部也有“挡不住的风情,禁不住的诱惑”,个别人甚至利用手中的权力说情抹案、以案谋私,这些问题必须坚决解决,这样才能打造一支让人民放心的队伍。[详细]
-
2016年反腐面临的真正的困难是什么?
十八大后掀起的反腐风暴已经走到第三个年头。官员落马已不再是新鲜话题,但反腐新闻依旧是最具热度的话题,2015年的中国反腐也在不断“突破”中取得了丰硕成绩。与此同时,反腐领域也出现一些新情况、新问题。欢迎参与本期新华调查![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