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 > 正文
2022 01/ 28 21:03:41
来源:新华网

新春走基层丨白裤瑶寨“三代房”:“直过民族”生活巨变的一个缩影

字体:

  新华社南宁1月28日电 题:白裤瑶寨“三代房”:“直过民族”生活巨变的一个缩影

  新华社记者黄浩铭、农冠斌

  在米黄色的3层楼房里,韦志金和家人坐在客厅的沙发上观看大屏幕电视里的新春节目,其乐融融。他去年12月刚搬进这栋新房,干净的仿大理石地砖、宽大的落地窗、崭新的家电,处处展现着现代化生活气息。

  韦志金是一名白裤瑶村民。作为瑶族的一支,白裤瑶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称为“人类文明的活化石”,主要生活在广西和贵州交界地带。他们从原始社会形态直接过渡到现代社会形态,被称为“直过民族”。

  韦志金家在广西南丹县八圩瑶族乡关西村王架屯。他小时候和家人住在一间透风漏雨的茅草房里,竹篾片做成的墙壁抵挡不了云贵高原冬日的凛冽寒风,生火烧柴是御寒的主要方式。全家靠山旮旯里贫瘠的玉米地过活,望天吃水,一年吃不了几顿肉。

  图为一名白裤瑶村民在自己的茅草房前。(南丹县委宣传部供图)

  近年来,各级政府不断改善白裤瑶群众的生活条件。1992年,韦志金从山上搬迁到靠近公路的地方,告别了茅草房。2007年,他家靠危房改造政策把泥瓦房换成了砖瓦房。2016年,在精准扶贫政策的帮助下,他到广东从事劳务中介工作,慢慢成长为一名管理人员。2020年,韦志金用打工积攒的钱建了如今的新房,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

  在南丹县白裤瑶寨,低矮、简陋的茅草房是群众的第一代住房,现已几乎看不到踪影。20世纪60至90年代,泥瓦房和砖瓦房是群众的第二代住房,这类房子已较为少见且不再住人,大多作为生产用房。近年来,楼房成为白裤瑶群众的第三代住房。在王架屯,如今仍保留着一部分泥瓦房和砖瓦房,和周边新建的楼房形成鲜明对比。

  “房子的变迁是白裤瑶群众生活变化的缩影。”关西村党支部书记兰海芬说,以前白裤瑶群众习惯在大山里生活,极少和外界交流,现在,群众的居住环境改善,大部分群众住上了楼房。

  王架屯的兰永胜住在一栋两层楼房里,但家里仍保留了半间泥瓦房作为厨房使用。兰永胜说,留着这半间泥瓦房是想留下这一段记忆,让自己的孩子们知道如今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图为广西南丹县八圩瑶族乡关西村王架屯村民兰永胜的泥瓦房(1月25日摄)。新华社记者农冠斌 摄

  “这栋泥瓦房是用茅草房的框架搭起来的,从开裂的墙体中还能看到竹篾片。我经常对儿子和女儿说,爸爸小时候就是铺着稻草住在这里,透风又漏雨。”兰永胜说,如今家里养了4头牛,还有3亩田地和60多亩山林,交通方便,种养出来的产品不愁销路,加上平时打零工的收入,一家人的生活没有问题。

  图为广西南丹县八圩瑶族乡关西村王架屯村民兰永胜的新房(1月25日摄)。新华社记者农冠斌 摄

  在广西南丹县,白裤瑶群众除了在原址新建房子,近年来还有约1.35万人搬出深山,住进民族风格鲜明的新居。

  在南丹县里湖瑶族乡朵努社区,300多栋具有民俗风情的楼房沿着蜿蜒的水泥路分布在山谷中。房屋外墙画着铜鼓、瑶王印、牛角等白裤瑶元素图案。

  朵努社区居民何正军说,老家的房子是小平房,搬迁后一家人住上两层楼的新房,用上自来水,孩子上学、老人就医都非常便利,自己家开了小卖部和夜宵摊,生活无忧。

  朵努社区第一书记黎夏说,当地利用白裤瑶独特的民族文化资源和毗邻贵州荔波县小七孔景区的优势,正在建设白裤瑶乡旅游景区。许多搬迁户通过参与民俗展演和民族特色产品制作等,以多种要素入股分红,实现在家门口创收。

  谈到农历新年的愿望,何正军说,今年他打算在老家承包100亩土地种植牧草,发展养牛产业,把日子过得更加红火。

【纠错】 【责任编辑:王頔 】
阅读下一篇:
0100200201300000000000000111076811283114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