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 > 正文
2022 07/ 25 19:36:59
来源:新华社

新华全媒+丨牦牛养殖焕新机 “智慧牧场”助振兴

字体:

  新华社西宁7月25日电(记者范培珅)清晨的贡麻沟草场云雾缭绕,成群的牦牛悠闲觅食。不用亲临现场,在海拔超过4000米的甘德县生态畜牧业联合社牦牛养殖基地办公室,通过大数据平台显示屏就可以看到高原夏季牧场的动态。

  这是7月22日在甘德县柯曲镇贡麻沟拍摄的甘德县生态畜牧业联合社牦牛养殖基地。新华社记者 范培珅 摄

  甘德县位于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是纯牧业县,生态畜牧业是县域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2020年以来,当地整合资源,将十余个村级生态畜牧业合作社进行股份制改造,在甘德县柯曲镇组建生态畜牧业联合社,实施统一管理,同时联合专家企业团队探索建设“智慧牧场”,推动牦牛高效养殖。

  最近,当地农牧部门联合建设方对“智慧牧场”设备及大数据平台进行维护升级。“我们借助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技术手段,对牦牛大数据采集分析汇总,实现了牧场管理标准化、信息采集自动化、生产过程智能化。”甘德县农牧水利和科技局副局长胡彦莉介绍。

  7月22日,在甘德县生态畜牧业联合社牦牛养殖基地,技术人员维护视频监控设备(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范培珅 摄

  如今的贡麻沟草场,周边布设了不少摄像头,已有300多头牦牛佩戴了智能项圈,里面包含传感器、太阳能电池、无线信号发射装置、GPS芯片,这些设备可以准确记录牦牛生长情况的数据,并实时传输到大数据平台。

  在甘德县生态畜牧业联合社大数据平台,不仅可以看到牦牛活动的实时影像,带有智能项圈牦牛的编号、性别、运动量、采食量、体重、运动轨迹都可以查阅。依托智能项圈内传感器和GPS,大数据平台会通过记录的牦牛抬头低头频率测算出牦牛的进食量,通过记录的运动轨迹测算出牦牛的运动量。

  7月22日,在甘德县生态畜牧业联合社牦牛养殖基地,技术人员给牦牛佩戴智能项圈。新华社记者 范培珅 摄

  “过去牦牛养殖,早上赶出去,晚上赶回来,牦牛吃了多少草、运动量有多大都不清楚,对牦牛的健康状况掌握不及时,有些牦牛病倒了才发现,已经来不及救治了。现在有了智能项圈数据的支撑,每头牦牛的情况我们都了如指掌。”甘德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朱晓峰说,牦牛的采食量和运动量都有平均值,如果个别牦牛明显低于均值,说明它的健康状况欠佳,驻场兽医会及时找到它并诊断治疗。

  7月22日,在甘德县生态畜牧业联合社牦牛养殖基地,技术人员查看大数据平台牦牛信息。新华社记者 范培珅 摄

  同时,大数据平台还设置了电子围栏功能,牦牛如果离开电子围栏区域,平台就会自动报警。“以前经常发生牦牛走失找不到的情况,有时候落单的牦牛会被野生动物捕食,现在有了电子围栏,我们能第一时间发现走失的牦牛,并及时找回,减少损失。”胡彦莉说。

  经过一年多的探索和尝试,甘德县生态畜牧业联合社“智慧牧场”建设实现了牦牛生长过程的全记录,在大数据平台上可以追溯牦牛生长关键过程的各种相关数据资料,既能确保牦牛健康成长,也能实现对牦牛生长过程的远程监测。

  这是7月22日在甘德县生态畜牧业联合社牦牛养殖基地拍摄的佩戴智能项圈的牦牛。新华社记者 范培珅 摄

  “在实现牦牛高效养殖的基础上,我们依托‘智慧牧场’探索开发‘云上牧场’项目,下一步将面向网友推出牦牛认养活动。”胡彦莉说,未来网友可以通过手机App在线认养牦牛,交当地代养,随时随地通过网络观察认养牦牛的生长情况,做“网上牧民”,体验远程养殖牦牛的乐趣。

【纠错】 【责任编辑:成岚 】
阅读下一篇:
0100200201300000000000000111995111288625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