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西宁7月25日电(记者张龙 王浡)盛夏的长江源头,格拉丹东雪山巍峨耸立。山腰间,冰川雄踞,雾气缭绕;山脚,溪流蜿蜒流向远方,成为万里长江的一滴水。
身着冲锋衣、手握地质锤,在海拔5700米的岗加曲巴冰川上,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长江源科考队中19岁的张典小心翼翼地将采集到的基岩、砂样样品装进标本袋中。“我们可以通过样品中的矿物,测量结晶年龄并按沉积顺序排序,有助于我们研究格拉丹东山群隆升的历史,这些都是非常难得的科研资料。”
在长江源地区,张典在给采集到的样品编号。新华社记者 张龙摄
出生在江苏省张家港市的张典对长江再熟悉不过。“长江茂密的芦苇荡里有我童年无穷的乐趣,在那里捉迷藏、摸小蟹,是我童年最难忘的记忆,而这次来到江源,我更加觉得只有守护好江源、守护好长江是我们这一代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22岁的焦弘睿是科考队人文与社科组的一名科考队员,一下车,她便激动地拿起相机拍照。“为了走到这座雪山面前,我付出了太多的汗水与艰辛,但在这纯洁的雪山前,一切苦难都烟消云散,山不会向我走来,但我会向山走去。”焦弘睿说。
在长江源地区,焦弘睿(左)与导师在查看江源地区的资料。新华社记者 张龙摄
在平均海拔5000米的长江源头,焦弘睿克服强烈的高原反应走村入户,进行了大量的访谈。她告诉记者,入选科考队后,她进行了三个多月的体能和专业训练。包括每天十公里跑、400米间歇跑、爬楼、人文社会调查方法、登山技巧等。“即便如此,在长江源头走的每一步、记录的每一个字都困难重重。”
在海拔4700米的唐古拉山脚下,当地牧民正在筹备一年一度的赛马会。清晨,科考队员汪钰婷与同学走进唐古拉山镇要盖村牧民晓星家的帐篷,开展入户调查,探访长江源村牧民的生活之变。
在唐古拉山镇,汪钰婷在牧民家中进校访谈。新华社记者 张龙摄
2004年,按照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要求,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唐古拉山镇的牧民告别草原,搬迁到400多公里外的格尔木市南郊。
“如今的长江源村,村容村貌整洁,家家户户通上了水电气,公共服务设施完善,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都达到100%。”面对汪钰婷的提问,晓星侃侃而谈。
走出帐篷,数匹骏马在草原上悠闲吃草。唐古拉山镇镇长白玛多杰说,当地通过以草定畜、局部地区禁牧、严格控制载畜量,当地生态环境不断改善,水源涵养能力整体提高。
望着青山绿水,汪钰婷说:“在这里,我们真正体会到了长江源头的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的高度统一。”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团委书记朱荆萨告诉记者,在广袤的长江源区,由19名老师、17名青年学生组成的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科考队,对长江源区进行综合科学考察,系统对地质、地貌、冰山、冻土、生物及生态进行“体检”,野外科考队分为地质组、地理组、水文与生态组、人文与社科组、冰川勘测组五个小组。
“我们希望通过打造高原上行走的‘青春课堂’,上好‘长江大保护’的思政大课,在实践中引导青年,闯‘无人区’,破‘天花板’,当‘探路者’,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新时代追梦征程,以实际行动守护一江碧水向东流,书写好新时代‘长江大保护’的青春答卷。”朱荆萨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