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10月3日电 题:高温寒潮预警齐发 专家提醒谨防冷热交替
新华社记者黄垚、于文静
国庆假期伊始,在强冷空气影响下,北方多地出现明显降温,而与此同时,南方高温持续。3日,中央气象台同时发布寒潮、高温预警。
据中央气象台预计,3日至6日,强冷空气将继续南下,中东部大部地区气温将普遍下降8℃至12℃,内蒙古中部和东南部、东北地区、陕西大部、山西北部和南部、京津冀、黄淮、江淮、湖南中北部、江西北部、安徽南部、江苏南部、浙江北部等地部分地区将降温12℃至16℃,局地降温幅度可达18℃以上。
中央气象台2日发布今年下半年首个寒潮预警,这也是2010年中央气象台启用现行预警发布机制以来,下半年发布的最早寒潮预警。为何今年寒潮来得这么早?
在气象学中,寒潮有严格的“门槛”。使某地的日最低气温24小时内降温幅度超过8℃、或48小时内降温幅度超过10℃、或72小时内降温幅度超过12℃,且使该地日最低气温小于或等于4℃的冷空气活动称为寒潮。
因此,冷空气的强弱取决于冷空气本身的强度和受影响地区的基础气温。“下半年的首个寒潮预警其实并不严格符合中央气象台寒潮预警标准,因为长江中下游地区最低气温并未降到4℃,也就是说不够‘寒’。”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张涛说,“但由于前期温度较高,强冷空气带来的温度降幅较大,虽然南方不够冷,但北方多地已经达到寒潮发布标准,考虑到综合强度和可能的高度影响,中央气象台还是发布了预警。”
张涛表示,这样的预警发布可以说是既破格又合规:破格在于指标略不足,合规在于预警发布规范中,特别针对此类指标不足的情形给出了可以酌情发布的规定。
与此同时,这几日南方多地高温持续。监测数据显示,2日,河南、安徽、江苏、浙江、福建、江西、湖南、湖北、重庆等地280多个国家气象站的日最高气温达到或突破10月历史极值。
“高温天气主要受历史同期罕见强盛的副热带高压影响。”张涛说。3日,强冷空气主要影响淮河以北地区,南方高温迎来最后高峰。河南南部、安徽中南部、江苏西南部、湖北中东部、湖南中东部、江西、浙江中西部、福建等地部分地区最高气温达37℃以上,江西北部、福建西部局地可达40℃以上。4日,随着副热带高压南退,高温范围将明显缩小。5日,南方高温天气基本解除。
气温“大跳水”可能是未来几日公众对于假期天气变化的直观感受。张涛提醒,公众需及时关注相关预报预警信息,注意添衣保暖,做好应对大风降温天气的准备,谨防冷热交替引发身体不适。江河湖面的风力较陆面更大,在水面游玩时要考虑大风影响。
此外,受持续降雨影响,四川东北部、陕西南部等地局地发生地质灾害、山洪灾害气象风险高,建议公众尽量避免前往山区、河谷等区域游玩。
当前正值南方多地油菜集中育苗和整地播种的关键时期,农业农村部有关司局负责人表示,相关地区要强化灾害监测预警和技术指导服务,密切关注重大天气变化,科学评估干旱、渍涝、冻害和病虫害影响,分区域制定防灾减灾技术意见,并组织专家开展蹲点包片和巡回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