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收听↓盐碱地上的丰收密码
“夏天水汪汪,冬天白茫茫,旱了收蚂蚱,涝了收蛤蟆”。盐碱地一度被称为土地的“绝症”。作为滨海盐碱地和冲积平原的典型代表,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区盐碱土壤面积达64.5万亩,占全区耕地总面积的79.5%。
近年来,山东省东营市通过科学合理改良和品种选育,激活“沉睡”的宝贵资源,“十年九不收”的盐碱滩涂日渐变身“生态粮仓”。
这是8月17日拍摄东营垦利区“田之源”盐碱地综合利用示范园(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朱峥 摄
据统计,我国盐碱地面积约15亿亩,其中可利用的盐碱地约5亿亩。唤醒这一“沉睡”的资源,可有效提高土地增量,实现耕地资源扩容、提质、增效。
近年来,我国实施了一系列措施进行盐碱地的综合利用,并取得了积极成效。农业农村部提供的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在改良后盐碱地上种植的水稻,平均每公顷产量可达6吨。如果全球盐碱地能多利用1%,相当于世界粮食增产5000万吨,按人均占有400公斤计算,能够满足1.2亿人一年的用粮需求。
中国盐碱地正在走分类开发的路子。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研究员董合忠说,重度盐碱地种植耐盐性强的植物,要以生态保护为主;中度的可搭配种植耐盐作物,如棉花、高粱等;轻度盐碱地可以开展粮油作物种植,提倡粮食作物与棉花、大豆等轮作,用养结合实现可持续发展。
金秋时节,产棉大县山东省滨州市无棣县西小王镇6万亩盐碱地棉花进入采收季。9月28日,山东省滨州市无棣县西小王镇棉农在采收新棉。新华社记者 范长国 摄
目前,中国根据西北灌区盐碱地、西北内陆盐碱地、东北苏打盐碱地、黄淮海平原盐碱地以及滨海盐碱地五大盐碱地类型,建立了上覆下改阻盐控盐、暗管排水脱盐控盐、耕作破土壤粘闭降盐等数十套盐碱土高效利用技术模式。
在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区根治盐碱改善生态建设高标准农田,管道节水降盐新模式使土壤盐分下降到可正常耕作的水平。
2021年,盖俊山在垦利区流转了3000亩盐碱地,通过国家发明专利技术的封域双层真空负压阻控综合技术体系改良后,盐碱地含盐量由原来16‰降为3‰左右。用科技力量将盐碱地改良成米粮川,利在千秋。
这是在山东省潍坊市寒亭区海水稻种植基地拍摄的耐盐碱水稻种子样品(2021年12月2日摄)。新华社记者 朱峥 摄
当前,我国治理盐碱地理念发生了变化,从治理盐碱地适应植物,到选育耐盐碱植物适应盐碱地。
以山东为例,目前已改造盐碱耕地580万亩,创建国家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创新中心、盐碱地生物资源与评价利用重点实验室等创新平台11个,培育耐盐碱新品种200余种。
目前,多个高端科研院所育种团队在黄三角农高区搜集保存了耐盐碱种质资源1.8万份,初步选育出了37个新品系。
从“改地适种”到“改种适地”,盐碱地正脱胎换骨,展露新颜。
8月25日,在地处黄河岸边的内蒙古乌海市海南区巴音陶亥镇的盐碱水对虾养殖园区,工作人员在查看对虾生长情况。新华社记者 刘磊 摄
不仅如此,我国在盐碱地上还发展了耐盐碱中草药、牧草、林果等特色作物种植。目前,我国正在更大的广度挖掘农业生产潜力,推动盐碱地综合利用进入快车道。
2021年,我国粮食产量连续第7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人均粮食占有量达到483公斤。中国在注重粮食安全的基础上,秉持宜粮则粮、宜经则经、宜牧则牧、宜渔则渔、宜林则林的大食物观,曾经沉寂的盐碱大地鸣奏出生产、生活、生态和谐发展的交响曲。
编辑:杨慕茜
制作:新华FM工作室
新华社音视频部
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