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石家庄10月31日电(记者范世辉、白明山、苏凯洋)走进河北柏粮粮食储备有限公司,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装有智能化监测设备的现代化平房仓,它在科学保粮上正发挥着重要作用。
公司大院内还有1963年修建的低矮简陋的库仓、1975年修建的“圆仓”、1998年以来修建的高大平房仓。
柏粮绿色储粮课题研究组组长尚金锁说:“装有智能化监测设备的现代化平房仓是我们的第四代粮仓。这四代粮仓见证了粮食储存从‘不坏’到‘保鲜’的历程。”
图为1975年修建的“圆仓”。(受访者提供)
柏粮的前身是1963年建成的王家庄粮站,当时粮站占地4亩,工作人员仅6个人,仓容量不足50万公斤。
尚金锁带着记者走到公司的东北角,这里有一间长23米、宽8米、高6米的库房。“这是1963年投入使用的第一代粮仓,当时只能够给粮食遮遮风、挡挡雨,仅此而已。”尚金锁说,现在,这里成了堆放杂物的库房。
在公司院内的东南方向,蓝天白云下矗立着8个圆形粮仓,每个仓身高约10米,直径11米。与第一代粮仓比起来,样式气派了,但设施依然简陋。尚金锁回忆:“那时候就怕晚上下雨仓漏了,一下雨粮食保管员就得半夜举着手电筒去查看仓房。”
8栋12米高的平房仓坐落在圆形仓的西侧。“这是1998年以来陆续修建的,从仓储设施条件到单仓容量,都超过了之前的粮仓。”尚金锁介绍,每栋高大平房仓仓容量在1万吨左右。
尚金锁向记者介绍粮情监测系统。新华社记者 白明山 摄
尚金锁说,近几年,他们对原有高大平房仓进行智能化改造,粮仓配备粮情监测、环流熏蒸、机械通风等设备。粮食保管员通过物联网、智能图像等信息技术,对粮食入库、调拨、出库、盘点等环节全程监管。他们围绕绿色、智能、精细化管理,将工作标准由“不坏一粒粮”提升到“保鲜粒粒粮”。
粮食保管员贾素格说,过去给粮食“体检”是个体力活,几米长的粮食测温计,每隔一段距离就得插上一根,要计算平均粮温,就得统计整座粮仓近百根测温计的数据。如今,312个粮温传感器分布在仓内不同位置,坐在办公室打开电脑,就能查看仓内各处的粮温。
记者在粮情监控室看到,工作人员只需轻点鼠标,智能系统就能调取粮仓数据,保管员不用再频繁进出仓库。
“在低温条件下小麦呼吸变得缓慢,甚至可以‘休眠’。”尚金锁说,他们目前正在开展小麦低温保鲜技术试验,通过改造提升仓房的隔热密闭性能,借助技术手段实现蓄冷、保冷、稳冷,在粮仓内营造一个低温干燥的环境,实现小麦保鲜储存。
数十年间,柏粮从基层粮站发展成享誉全国的地方国有粮库,在粮食管理和科学保粮等方面创下多项全国之最。
如今,柏粮已发展成占地565亩、员工超百人、仓容5.5亿公斤的地方国有粮库。“为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我们不仅要把粮食管住,更要管好,不仅不坏,还要保鲜,让人们‘吃得饱’,更要‘吃得好’。”尚金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