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 > 正文
2022 12/ 10 18:36:33
来源:新华网

广西浦北:小柑果带动大产业

字体:

  新华社南宁12月10日电 题:广西浦北:小柑果带动大产业

  新华社记者朱丽莉

  入冬后,进入陈皮晒制季,林塘村的种植户忙着采摘自家的大红柑果子。

  在广西钦州市浦北县龙门镇林塘村的一处老树园里,放眼望去尽是大红柑树,累累硕果挂满枝头。600多棵38年树龄的大红柑树枝繁叶茂,为山乡带来了财富和希望。

  容家良是林塘村党总支书记,也是全村第一批种植果树的村民之一,率先从大红柑种植中获益。

容家良在山上查看大红柑成熟情况。(新华社记者朱丽莉 摄)

  20世纪80年代,林塘村村民陆续种植大红柑。17岁的容家良也到山上种下两亩,但这片果树能给自己带来什么,他和其他村民一样心里没底。

  当地干部群众回忆,过去很长时间里,大红柑在大家眼里就是普通水果,果肉酸涩,很难卖上好价钱。直到2005年前后,这样的情况才有所好转。

  “被大家忽略的果皮,其实是个宝,后来给大家带来的收入非常可观。”容家良说,那时陆续有外地商人进村收购果皮,仔细打听才知道原来是用于制作陈皮,“大红柑果皮厚实,是优质的陈皮原料。”

  过去当水果卖,种植户的心总是跟着行情忽上忽下。改变思路后,村民卖果皮、制陈皮,收入不仅稳定,还连年稳中有升。

  容家良陆续扩大种植面积,如今老树新树加起来已有近10亩。在山坡摘果时,他估算了一下,近年来每年自家光卖果皮就有约20万元的收入,还会将部分果皮留作陈皮,存放上几年再卖,售价更可观。依靠这些,家里盖了三层半的楼房,买了汽车,生活越过越舒适。

  “我这点规模不算啥,几乎家家都有‘摇钱树’,去年全村依靠大红柑收入超5000万元。”容家良喜笑颜开地说。目前村里大红柑种植面积3000多亩,种植户有100多户。

  种植大红柑,开展果树种植和育苗,是当地许多农民增收致富的途径。年复一年,全县大红柑累计种植面积达7.9万亩,创建连片种植基地196个。

  为了助农增收、提升产业附加值,近年来当地大力发展陈皮产业,打造浦北陈皮产业园推进仓储服务,同时孵化和扶持陈皮中小企业,延长大红柑种植产业链。

晒场上的大红柑果皮。(新华社记者朱丽莉 摄)

  每年从11月起,当地就陆续进入新鲜柑果制作陈皮的旺季,陈皮制作企业忙碌起来,开足马力生产。

  走进浦北县金浦龙茶业有限公司,晒场上橙黄、青绿的果皮映入眼帘,阳光下果皮特有的清香扑鼻而来。旁边的车间里,工人正忙着选果、清洗、开皮……

  大坡村村民刘凤彰在埋头工作,将柑果一个个放进开果器里。随着她的操作,机器瞬间将果皮平均分成三瓣。开皮完成后,余下的便是剥皮去肉、晾干烘干等工序。

  “开皮工作简单,我已经做了六七年,平时兼职做一点摘果的活儿,算下来月收入有3000多元呢。”刘凤彰笑着说。

村民们在工厂车间给大红柑开皮。(新华社记者朱丽莉 摄)

  “大红柑让我们的生活变好了,进厂务工有一份钱,家里种树也有一份,日子过得踏实。”大茅田村村民陈旭说。

  既上山种树,又进厂打零工,是周边许多村民的日常。他们种植的大红柑,在无农残、品相品质佳的前提下,大部分由企业统购统销。

  得益于稳定的市场需求,当地企业对陈皮产业发展信心满满,除了制作陈皮,还探索开发陈皮饼、柑普茶等产品。近年来,浦北陈皮名声渐起,相关产品走俏市场。

  浦北县陈皮协会会长陈能浩介绍,如今全县陈皮、柑普茶加工点达100多家,规模化企业、合作社31家,从事大红柑种植、加工的农村劳动力达2万多人。县里制定产业发展方案,力争到2026年,年产大红柑鲜果60万吨,年产陈皮3万吨以上,实现产值超100亿元。

【纠错】 【责任编辑:成岚 】
阅读下一篇:
010020020130000000000000011199511129198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