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村一景 一镇一品 一县一貌
德清:城乡蝶变展一卷“诗画江南”
俯瞰德清县城。(图片均为受访者供图)
手机下单后不到10分钟,无人机就精准降落在了社区。苏炳楠掏出手机扫码,无人机起降点舱门打开,里面竟是一份热腾腾的鸡腿堡。“配送费9元,时间还快!”这位年近八旬的老人满脸笑容。
这种炫酷的配送模式,已成为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未来社区的特色场景。
今年初,毗邻杭州的德清县,在全省率先全域推进共同富裕现代化基本单元建设,加快城乡风貌整治提升和未来社区创建。按照“一村一景、一镇一品、一县一貌”要求,积极探索“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城乡风貌提升新路径。
德清整体智治特色产业风貌样板区一角。
探索城乡风貌整治提升新路径
初冬时节的德清整体智治特色产业风貌样板区,在湛蓝的天空下,50多幢大楼鳞次栉比。联合国全球地理信息知识与创新中心、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德清片区办公室位列其中,彰显出这个浙北小县的雄心壮志。
这个总面积183公顷的风貌区,集首批国家火炬特色产业基地、首届联合国世界地理信息大会召开地、全国县域唯一的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于一身,“产、城、景、人”交融,科技引领特征鲜明。
自浙江省启动城乡风貌整治提升以来,德清建立以县委书记、县长为双组长的工作专班,全县25个部门、13个镇(街道)、4大集团和6家国有企业主要负责人为成员,配强专班力量。在整治提升进程中,坚持“微改造、精提升”,形成一批具有“国际范、德清味”的城乡标志性风貌成果。
“为了彰显德清整体智治特色产业的城乡风貌,我们充分挖掘‘地理信息+’独特的产业文化,落成具有明显辨识度的联合国全球地理信息知识与创新中心。”德清县高新区建设局局长潘建宏说。
按照方案,德清特色创建“七个一”:一处代表性特色建筑——国际会议中心、一处活力广场——市民广场、一处休闲绿地——凤栖湖公园、一个特色建筑改造案例——地信邻里汇、一项特色产业——地信产业、一个文化主题——地信科技、一套数字化公共运营平台——德清城市大脑,促进山水城更加融合,配套设施更加完善,风貌环境更加协调,人才更加集聚。
城乡风貌整治提升,如何处理好整体与局部、当前与长远的关系?德清通过实践也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德清乾元-下渚湖-康乾“智富苕溪”县域风貌区一角。
藏在绿水青山间的德清绿色生态旅游发展县域风貌样板区,重点串联五四、高峰、燎原、劳岭、仙潭、南路、四合、北湖、筏头和对河口等村落,依托莫干山名山效应打造“莫干论剑谷 两山样板地”,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重大战略推进为契机,连同庙前、后坞、紫岭三个行政村连片开展建设,通过发展旅游、农业、文创、体育等特色产业,打造民宿经济3.0版,实现由民宿单一产业向构建一体化乡村农文旅产业生态圈迭代。
德清乾元—下渚湖—康乾“智富苕溪”县域风貌区,谋划县衙、县学、城门、城墙等标志性项目工程,设计非遗体验中心等一批特色场馆,推进古建修缮等15个“微改造、精提升”项目,高标准传承传统风貌。同时,对接杭州、上海等专业机构共建精准社区养老体系,引入数字化设备,建设养老健康屋、智慧健康驿站等,群众获得感不断提升。
俯瞰德清县舞阳街道新丰未来社区。
未来社区逐渐从“盆景”变成“风景”
今年78岁的苏炳楠,住在舞阳街道百合社区。老人平时喜欢吃鸡腿堡,经常去餐厅堂食或者点外卖,不过最近他“解锁”了一项新技能。
下午3点,一架白色的无人机装着苏炳楠刚刚下单的鸡腿堡,从附近商场起飞。几分钟后,无人机在百合社区的起降点平缓降落。老人用手机点击扫码,就取到了这份热乎的“空运”外卖。
在百合社区,除了无人机送餐,地下停车库也颇为炫酷。通过室内外一体导航应用,业主可以体验室内行人区定位1米以内,地下停车库行车区域定位3米以内的超高精度。
清晨,体验无人智能蔬菜售卖机的便利;中午,社区食堂的人来人往;傍晚,千亩港旁的智慧漫步道上脚步声声……生活在武康街道新丰未来社区的居民,同样体验到了创建未来社区带来的便利。
德清县城乡风貌办副主任、未来社区技术服务组组长许遗欧介绍,新丰等未来社区属于旧改类,在设计时侧重利用存量公共空间,根据群众最关注的需求,推进数字化多跨场景应用落地。
在建设未来社区过程中,武康街道通过“线上+线下”问卷调查、居民代表、经营户代表座谈等形式听取意见建议,并把居民呼声最高的康体活动和数字化改造放在了首要位置。目前,居民生活环境已经得到了极大改善。
“力争到2025年底,德清将实现城镇社区未来社区全覆盖,促进未来社区从‘盆景’变‘风景’,推动共同富裕现代化基本单元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许遗欧说。
德清创建未来社区的时间表上,更多可触可感更可入心的未来社区,正从美好蓝图中渐渐落地——
阜溪街道兴山社区,各种数字小屋让居民提前享受到未来社区的便捷。“线上问诊,在线配药,现在的医疗服务真方便。”居民朱卫东刚刚从社区云诊室出来,对数字医疗赞叹不已。
乾元镇直街社区,聚焦养老服务开设了助餐助浴、康复护理等板块;春晖社区依托功能复合的邻里中心,打造舒适慢行系统;舞阳社区梳理空间资源,以微改、微治、微拓,促进社区有机更新……
位于德清绿色生态旅游发展县域风貌样板区内的裸心堡度假村。
不断拓宽“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转化通道
走进莫干山镇五四村,迎面便是一幢幢精致的小别墅。以花卉苗木、茶叶笋竹产业为主导的五四村,近年来通过打造“青年创客空间”引进多家企业,全年旅游总收入超亿元。
“我们村还在全省率先推出‘一图全面感知’的乡村智治新模式,探索了一条以数字赋能破题乡村振兴的新路子。”五四村党总支书记孙国文说。
如果说数字化赋予城乡风貌全新的生产、生活方式,那么产业则是乡村持续美丽兴旺的源头之水。
走进群山环抱、翠竹掩映的仙潭村,白墙黛瓦的民宿错落有致地分布在如画的江南美景中。民宿数量已超150家的仙潭村,先后引进大仙潭宿集旅游综合体、仙潭美术馆等项目,还与莫干山国际旅游度假区发展有限公司共建莫干山仙之潭旅游发展有限公司,专业化推进“大仙潭”建设、经营与管理。2021年,仙潭村接待国内外游客13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超11.9亿元。
德清县洛舍镇东衡村。
洛舍镇东衡村,曾是当地石材生产基地。2009年关闭矿山后,留下大片废弃矿坑。近年来,东衡村通过矿坑回填,村庄环境整治,不但旧貌换新颜,还因地制宜拓宽“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转化通道:通过规模种植、特色种植增加农业收入、借助“农地入市”政策盘活土地资源、规划建设钢琴文化园实现集体收入大幅提升。
下渚湖街道上杨村,发展旅游综合体项目首次分红的61万元,已发放到305户村民手中。2022年,全村预计旅游接待人数约16万人次,营业收入2300万元,真正实现在好风景里布局新经济。
城乡风貌整治提升工作,文化是魂。在德清,一批作家村、编剧村、综合艺术村,正通过艺术手段打开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的新通道。
“打造艺术村更像是一个‘种子工程’,艺术家沉淀到村里,才能创作出符合乡村特点的产品;村民浸润在艺术中,也能提升个体修养,提高生活品质。”德清县委宣传部副部长陈磊说,将艺术家引进村,把艺术设计融入乡村旅游,还能培育更多创新型文旅业态,加快形成德清独有的文化IP。
地处莫干山南麓的“莫干山作家村”,依托村里41家各具特色的主题民宿,常年开展各类文化艺术交流展示活动。
“我们是《花城》杂志社的创作基地,既有剑瓷艺术馆可供参观展览,又有2万多册图书组成的读书屋。”民宿莫干山居图的业主朱锦东说,自己的民宿每年举办多场作家沙龙、新书发布会等文化活动,成为吸引游客的一大亮点。
朱锦东说,干将莫邪铸剑的传说、原始瓷的发源地,这些是德清宝贵的人文资源。通过这些人文资源来提升民宿的特质,能让民宿经济更具生命力。
“城乡风貌整治提升,就是要一改以往只有节点、区块、条块美丽的现状,使之成为整体性、系统化的美丽集成。”德清县城乡风貌办有关负责人说。随着城乡风貌整治提升的深入,德清将深入挖掘各镇街道自身特色资源禀赋,把特色文化、特色产业、特色环境展示出来,着力增强“重要窗口”的风貌辨识度,打造出一批特色鲜明的城乡风貌样板区、未来社区、美丽城镇,展现德清气质的城乡风貌样板群。
(记者黄海波,参与采写:王力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