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广州6月11日电(记者肖思思、徐弘毅、王瑞平)第七个中国器官捐献日来临之际,在取得所有直系亲属的知情同意后,一位脑死亡患者被推进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手术室,医护团队对逝者鞠躬、默哀,为他完成了器官捐献手术。几小时后,捐献的器官为数位疾病终末期的患者带去了新生的希望。
捐献者在生命尽头以“生命礼物”挽救另一个生命,让光明和生命得以延续。
大爱,在器官捐献中延续
“每一次器官捐献的背后,都有一个生命的逝去,一个家庭的不再完整,从事器官捐献工作的协调员不得不直面这些悲伤的场景,但鼓励他们坚持下去的动力来源于他们清楚地知道,他们的坚持,能给疾病终末期的患者带来生的希望,也能给捐献者及其家属带来生命延续的寄托。”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器官获取组织(OPO)工作人员廖苑说。
多年以来,廖苑的手机始终保持24小时开机。当接到潜在捐献者的信息后,她需要第一时间协调医务人员奔赴潜在捐献者所在医院,做好对病人的病情进行评估、组织与家属的捐献谈话、协助维护病人循环稳定和院际转运等工作。
OPO工作人员陈璐记得第一次参与器官捐献工作的情形。3年前,一个意外坠落的孩子经抢救无效,判定为脑死亡。孩子父母提出愿意捐献孩子器官。“他的父母说,如果小孩的器官捐献出来,能救治更多的孩子,他们就觉得自己孩子还活着。”陈璐说。
“很多罹患器官衰竭的孩子,会因为另一个孩子的器官捐献存活于世。”陈璐说,“当受体患儿完成移植后,从病床上走下来的那一刻,我感受到一种大爱的延续。”
救助他人也是中国人的传统观念
中国人体器官捐献管理中心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6月10日,中国志愿捐献器官登记人数超627万人,实现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逾4.5万例,捐献器官超14万个。
5月中旬的一个周末,廖苑接到中山一院南沙院区ICU医生打来的紧急电话,有一位临终患者的家属找到医生,希望帮助病人进行器官捐献。“这位患者本人曾经在之前主动登记成为器官捐献志愿者,家人希望能帮她完成这最后的心愿。”廖苑说,经评估患者眼角膜符合捐献条件,在她去世后如愿完成了相关捐献。这是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众多大爱捐献中的一幕。
廖苑所在的OPO团队共11人。OPO的工作内容包括:器官捐献宣传发动、发现服务区域内的潜在捐献者,潜在捐献者评估、器官捐献家属沟通、获得捐献同意后相关文书签署和收集、潜在捐献者转运、器官功能评估与维护,捐献伦理上报、器官获取与分配、器官转运、善后缅怀等一系列流程。
2015年1月起,公民自愿器官捐献成为我国器官移植唯一合法来源。如今,越来越多的人知晓器官捐献,并且加入器官捐献志愿者的行列中。
中国人体器官捐献与移植委员会主任委员黄洁夫说,我国的器官移植种类、移植能力、移植相关研究、移植质量和数量均居于世界的第一方阵。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排名第二的器官移植大国,器官捐献数量也在世界排名第二。
徐先生曾经因肝硬化晚期腹水在中山一院接受肝脏移植,如今重获新生的他,也登记成为了一名人体器官捐献志愿者。“我也想像帮助我的那位捐献者一样,尽己所能帮助别人。”他说。
让爱的传递更公平、更透明、更有效
器官捐献和移植是否公平、透明?——这一直是备受关心的问题。
在器官捐献相关流程工作中,OPO工作人员需要把每一例捐献者的医学数据上传到中国人体器官分配与共享计算机系统(COTRS),当OPO启动器官分配后,计算机系统会按照《中国人体器官分配与共享基本原则和核心政策》的相关要求,与移植等待名单上的患者实行自动匹配。
“严格使用COTRS系统实施器官分配,确保人体捐献器官公平、公正、公开、可溯源地共享与分配。”廖苑说。
近年来,我国器官移植技术持续革新,不仅增加了手术安全性,更提高了捐献器官的利用率,为移植患者带来了好消息。
2017年,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器官移植中心主任何晓顺与团队开创“无缺血”器官移植技术。
深圳居民郭先生3年前接受了“无缺血”肝移植,如今他已回归日常工作生活,并在业余时间时常户外徒步,感受着生命的美好。他说,自己对捐献者及其家属充满感恩,一定会珍惜生命、健康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