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 > 正文
2023 07/ 17 18:56:48
来源:新华网

新时代中国调研行·长江篇丨四川兴文:苗乡河流焕新颜

字体:

  新华社成都7月17日电 题:四川兴文:苗乡河流焕新颜

  新华社记者胡旭

  站在四川省宜宾市兴文县古宋镇百家渡大桥上,泛绿的古宋河水从脚下哗哗流过,一侧灰砖红栏的亲水廊道上下层叠,沿着河岸错落分布,向远处延伸开去。廊道旁植被葱茏、绿意盎然。

  位于宜宾市东南川滇交界处的兴文县,是四川省苗族聚居人口最多的县,辖内属于长江流域的37条大小河流滋养着38万苗乡儿女。其中,作为长江二级支流的古宋河河道最长,流域面积约占兴文县面积的一半,是兴文人民的“母亲河”。

  “古宋河穿县城而过,前些年两岸的生产生活污水很多都是直排入河,河水早就变色变味了!”家住百家渡大桥附近的吴先生说,经过这些年的整治,现在乱排乱倒几乎没有了,还有人专门清理河道垃圾,他亲眼见证了古宋河重新变清复绿。

  宜宾被誉为“万里长江第一城”,这里每一条注入长江的支流的水质,都对守护一江清水向东流有重要影响。“小流域关乎大生态。”兴文县水利局河湖(库)管理股股长税诚说,当地把河道治理作为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重要抓手。

  近年来,兴文县投入4000余万元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9平方公里,水系绿化、补植护岸林带等约1000亩;投入2600万元对23公里雨污管网进行修复改造,县城全面实现雨污分流、污水应收尽收。

  同时,当地还投入1亿余元,在全县启动河道生态修复工程,通过沿河景观打造、河道疏浚、畅通水系、恢复河道引排功能、实施生态修复、岸坡整治、长效管护等措施,努力打造“功能达标、水流通畅、水清岸洁、生态良好、管护到位”的河道治理新常态。

  在位于古宋河源头的大坝苗族乡,绵延数公里的生态河堤成为一道靓丽风景线,沿河布置的文化景观、绿竹长廊等观光休闲点位,广受城乡居民称赞。

  “不仅提升河道‘颜值’,更要注重对河流本底的保护。”大坝苗族乡党委委员王宇说,该乡在沿河居民聚集区建设小型污水处理设施,严防污水入河,严厉查处向河道内倒垃圾、排污水以及毒鱼、炸鱼等行为,并落实专人每天对河道进行清理维护。

  “河长治”离不开“河长制”。税诚介绍,目前兴文县共有180名河(库)长,以定期和不定期的方式,对全县的河流进行巡查,重点内容包括水面、岸线清洁,水体颜色、气味,以及乱采、乱堆、乱占、乱建、乱排等情况,并对发现的问题及时督促整改。

  为形成更加有效的激励和约束,兴文县自2017年起就探索设立水环境生态保护金,并同步推进小流域生态补偿机制,通过每两月一次的断面水质监测,按照“超标者赔偿、改善者受益”的原则,在上下游乡镇之间实行水环境生态补偿横向转移支付和上收扣缴。

  “6年来,县财政累计兑现生态保护金1640万元,通报水质不达标次数共计28次,合计扣缴生态保护金63.94万元。”税诚介绍,这一机制极大地提高了乡镇防治水污染、净化水环境的积极性,断面水质监测结果持续好转。

  兴文县相关负责人表示,该县将进一步强化“管河”措施、加大“护河”力度,以“河畅、水清、岸绿、景美、堤固、鱼跃、人和”为目标,建设宜居水环境、健康水生态,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

【纠错】 【责任编辑:邱丽芳 】
阅读下一篇:
010020020130000000000000011113261129754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