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行丨鄱阳湖畔候鸟故事-新华网
新华网 > 时政 > 正文
2023 07/ 28 16:57:33
来源:新华社

长江行丨鄱阳湖畔候鸟故事

字体:

“新时代中国调研行·长江篇”

长江行:从三江源至入海口

  编者按:

  长江,我国第一大河,中华民族母亲河。长江干流流经青海、西藏、四川等11个省区市。长江经济带横跨我国东中西三大板块,人口规模和经济总量占据全国“半壁江山”。

  从6月15日起,新华社“新时代中国调研行”之“长江篇”小分队从长江源头出发,沿江而下,一路前行至长江入海口,以行进式融合报道的方式聚焦长江流域生态保护发生的转折性变化,长江经济带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展现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

  从6月29日起,我们开始陆续推出相关报道。

  7月20日,在江西省进贤县钟陵乡,一只被救治康复后的东方白鹳将信将疑地走出木箱子,回头看了看守护在它后面的工作人员,适应一段时间后,展翅向田野飞去……

  在鄱阳湖畔有这样一群人,候鸟到来、路过、飞走,他们始终在这里守候。不仅救助落单、受伤的候鸟,同时还帮助候鸟回家,回归自然。他们由救护人员、巡护员、医生和警察等人员构成,共同保护这群来自天空的朋友。

  江西省野生动物救护中心主任汪志如就是其中一员。据他介绍,这只东方白鹳是7月5日由进贤县森林公安局送来的,主要原因是营养不良造成的体能下降。经过半个月救治后已经康复,经科学评估达到放飞标准。

  ↑在江西省进贤县钟陵乡,被救治康复后的东方白鹳向田野飞去(7月20日摄)。

  汪志如说,从2003年开始,监测发现部分东方白鹳会选择留在鄱阳湖繁殖。候鸟变成留鸟,主要是因为它们适应了这里的气候和环境。他说:“东方白鹳作为大型涉禽,主要食物以鱼类、虾、蚌壳等为主,长江十年禁渔措施成效明显,为它们提供了充足的食物资源。”

  鄱阳湖是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路线上重要的水鸟越冬地,在全球生态位中占据重要地位。每年10月下旬左右,70多万只越冬候鸟陆续从东西伯利亚、中国黑龙江、新疆等地飞抵鄱阳湖,其中包括全球98%的白鹤、80%的东方白鹳和一系列珍稀鸟类。

  汪志如介绍,每年下半年,来鄱阳湖越冬候鸟最多的时候才是他们最忙的时节。夏天偶尔也会有一些留鸟及夏候鸟因伤病等原因被送过来。

  ↑在江西省野生动物救护中心,饲养员给被救助的东方白鹳喂食完毕后,准备离开(7月15日摄)。

  ↑在江西省野生动物救护中心,工作人员在给东方白鹳做体检(7月15日摄)。

  ↑在江西省野生动物救护中心,工作人员将体检完毕的东方白鹳送回(7月15日摄)。

  ↑在江西省野生动物救护中心,工作人员在检查东方白鹳翅膀的康复情况(7月15日摄)。

  ↑在江西省野生动物救护中心,工作人员在观察东方白鹳的康复情况(7月15日摄)。

  救护中心接收到动物之后,首先会进行隔离处理。然后,会对它们进行体检,观察有无外伤,检测心率,测量体温,采集粪便、血液样本进行化验,查看有无寄生虫。随后,专业兽医师会对其对症治疗。恢复治疗一段时间之后,救护中心会对它们的体能、体重、行为能力等进行科学评估,看它具备不具备飞行能力,看到人类会不会躲避。

  “如果看到人类,它会躲藏或者感到害怕,那么就是合格的。如果人们走过去,它不但不怕,反而像宠物一样依赖你,那就不行。”汪志如说。

  ↑在江西省野生动物救护中心,工作人员正在为一只即将放飞的东方白鹳佩戴调整GPS跟踪器(7月20日摄)。

  ↑在江西省野生动物救护中心,汪志如(中)和工作人员一起为一只即将放飞的东方白鹳佩戴调整GPS跟踪器(7月20日摄)。

  ↑在江西省野生动物救护中心,工作人员将东方白鹳装箱,准备前往南昌市进贤县进行放飞(7月20日摄)。

  ↑在江西省进贤县钟陵乡,东方白鹳缓缓走出木箱,准备回归大自然(7月20日摄)。

  ↑在江西省进贤县钟陵乡,工作人员将救治康复后的东方白鹳放归自然(7月20日摄)。

  汪志如提醒市民,在野外发现野生动物时,因为它们身上有很多未知细菌,大家轻易不要上前接触它们。在野外发现掉落地上的幼鸟,大家要先看一看,如果有明显的受伤痕迹,就给救助中心打电话;如果没有明显外伤,就不要去干涉。“许多小鸟在练飞的时候掉下来,它们的父母可能就在边上。在哪里发现的,就放回哪里。救护幼鸟最好的方法还是找到它的父母,让它的父母来抚养。”汪志如说。

  截至目前,成立于2010年的江西省野生动物救护中心,已经救护130余种、7000余只动物,其中鸟类101种、6000余只。

  “我们救护野生动物,每救护成功一次,把它们放归到野外,我们都感觉很开心,感觉又一个生命在我们手上得到延续。”汪志如说。

  除了救护中心的工作人员之外,工作在护鸟一线的还有巡护员、医生和警察等人,他们共同为这些需要救助的候鸟筑起一道保护屏障。

  江西省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巡护员王小龙37年坚守湖区一线,徒步巡湖40多万公里,已经救护放飞鸟类300多只。他每天都要给收治的候鸟喂食,还定期联系医生给它们做体检。

  ↑在位于江西省永修县的江西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吴城保护站,王小龙安抚一只东方白鹳(7月15日摄)

  ↑在位于江西省永修县的江西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吴城保护站,王小龙将一只东方白鹳抱出体检室(7月15日摄)。

  ↑在位于江西省永修县的江西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吴城保护站,王小龙在观察一只收治的天鹅(7月15日摄)。

  江西省九江市永修县吴城镇中心卫生医院医生鲁鹏多次参与候鸟救治,他说:“医治候鸟跟看儿科差不多,因为它们不懂得和人类交流,只能通过观察、触摸等手段去诊断。”平常他们也会恶补相关科普知识以掌握不同鸟类的特点和习性。

  ↑在位于江西省永修县的江西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吴城保护站,鲁鹏(右)和同事正在为一只被救助的小天鹅进行体检(7月15日摄)。

  江西省九江市永修县公安局水上派出所副教导员王军,在这边工作了10年,跟候鸟也打了10年交道。他发现,许多老百姓发现受伤或需要救助的候鸟,会第一时间给他们打电话,然后就一直守护在那里。他说:“现在鄱阳湖的候鸟,哪里都敢去了,老百姓家的鱼塘、麦田,它们都敢落下来,因为它们觉得安全,老百姓不会去赶它们。”

策划:郑卫、兰红光、李兴文

统筹:王毓国、高皓亮、金立旺

记者:金立旺、万象、王乙杰

报道员:周海燕

视频剪辑:王乙杰

新媒体编辑:王海燕、周大庆、徐嘉懿、郝建伟

美编:穆问春

【纠错】 【责任编辑:邱丽芳 】
010020020130000000000000011113261129773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