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重庆8月11日电 题:重庆开州:山歌之“变”看振兴
新华社记者万志云、吴楠
路好,车比预想到得早。碧空下,群山巍峨,峰峦叠嶂。眼前,草甸苍翠欲滴,生气盎然。
这里是位于大巴山腹地的重庆市开州区满月镇。8月8日,一辆辆汽车穿行在盘山公路上,驶向海拔2000多米的雪宝山。晚上,一场“满月山歌音乐节”在这里上演,吸引了本地和周边大量游客。
满月山歌是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曲调优美婉转,歌词富有变化,深受百姓喜爱。
“哟依呦喂……家乡的日子蜜蜜甜”“背来好日子噻,一起奔小康”……满月山歌非遗传承人、农民歌手凌发轩演唱的《日子蜜蜜甜》《巴山背二哥》,将音乐节推向高潮。
“变了,变了,山歌变样子了!”台上,精彩节目正在上演;台下,男女老少赞叹连连:山沟沟里传唱的山歌变了样子。
日子好过了,歌唱的内容也变了。
“以前的满月镇偏远贫瘠,祖祖辈辈被大山阻隔。”唱了50多年山歌的凌发轩回想小时候说,那时山歌的内容时常表达生活和劳动的艰苦。如今,日子越过越好,越来越多的山歌内容变为赞美好生活,歌唱好时代。
听闻家乡专门为山歌举办了音乐节,四川省民歌艺术促进会会长陈万专门创作了一首《满月山歌》。他说,艺术来源于生活,我们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大山深处的变化翻天覆地,歌声自然也流露着幸福喜悦。
唱的感受也变了,山歌越唱越自信。
“以前,劳动时饿了累了,就喊几句山歌提提劲。”凌发轩说,山歌是劳动者最爱的歌谣,常用来缓解疲劳,当地流行的“薅草锣鼓”,就是在劳作时彼此鼓劲调侃。
“曾经唱劳动的艰苦,现在唱出了文化自信。”陈万说。
以前,很多人认为山歌土,上不了台面。现在,乡村传统文化越来越受重视。山歌在大山里土生土长,体现了一方人从何而来、如何兴旺的文化密码,具有鲜明的文化基因和顽强的生命力。
如今,优秀的山歌创作层出不穷,对于山歌的系统搜集、整理、研究也越来越多。
山歌登上音乐节,变身文旅“大主角”。
8月9日晚,距满月镇70多公里外的开州区盛山广场上,另一场音乐节也拉开帷幕,开场不是别的,还是山歌。
“山歌不土,山歌很潮!”来自四川省达州市的游客刘巧儿说,印象中的音乐节都是年轻人喜欢的摇滚、说唱等,没想到这次还能听到山歌。
将传统文化与时尚元素相结合,依托特色民俗促进农文旅融合发展,是当地丰富文旅产品供给、促进文旅消费的重要探索。重庆市文化旅游委相关负责人说,通过挖掘地方特色文化内涵,创作优秀的群众文化作品,文旅公共服务能更好助力乡村振兴。
从大山深处唱到广阔天地,满月山歌的内容之变、感受之变、角色之变,折射出当地乡村生活越来越好、人气越来越旺、文化越来越自信的振兴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