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年前,草堂小学的教师冯蓉患有肺结核,对面欧营村村口水泥厂吐出的呛人浓烟,让她呼吸困难,睡不着觉,天天想着怎么逃离这个“鬼地方”。
如今,冯蓉退了休,肺结核也已痊愈。她在草堂小学对面买了房,每当垂钓在碧波荡漾的草堂河,漫步在微风习习的河边步道,眺望着漫山遍野的脐橙,她觉得这里就是心中的“诗和远方”。
地处三峡库区腹地的重庆市奉节县草堂镇欧营村,长江一级支流草堂河穿村而过,距离白帝城和瞿塘峡仅10公里左右,是奉节脐橙的核心产区。
2010年起,记者13年间三次走访该村,见证了这里从“浓烟蔽日”“进果林好像下矿井”,到“重见天日”“果子终于能卖钱了”,再到“蓝天白云”“有诗有橙有远方”的嬗变。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等新发展理念的指引下,长江沿线无数个“欧营村”迎来蜕变,成为长江两岸靓丽的风景线。
十多年前“浓烟蔽日”,“进果林好像下矿井”
党的十八大前,2010年12月,记者采访时路过欧营村。在一辆大巴车上,草堂小学教师冯蓉向记者反映,村头的天宝水泥厂“浓烟蔽日”,对周边造成了严重污染,很多老师“睡不着觉”,不少学生每到冬天就咳嗽,自己患有肺结核,更是“呼吸困难”,为此群众多次投诉举报,但水泥厂照样排污运行。
记者走进欧营村一探究竟时,天刚蒙蒙亮,鲜红的太阳正往山头上爬升。伴随着天宝水泥厂传出的巨大轰鸣声,一股浓密的黑烟从烟囱里冲天而上,不一会儿就把太阳遮掩得严严实实,方圆数公里的天空乌黑一片,空气里弥漫着呛人的粉尘味。
水泥厂周边数百米,树木几乎全部枯死,看不见一丝绿色。水泥厂边的草堂河里,裸露的河床覆盖着一层厚厚的粉尘,一小股黑色的河水散发着恶臭,流淌至数公里外的长江。
家住水泥厂旁边的63岁村民肖维平,刚从果园里采摘脐橙回来,浑身上下沾满粉尘,背筐里装着一颗颗“黑脐橙”。“我们进果林像下矿井,每次都是灰头土脸地出来。橙色的脐橙穿上这层‘水泥衣裳’,不但变成了黑色的,洗都不好洗,卖更难卖掉。”他一脸愁容地说,种出的蔬菜也都“披”了一层泥灰,清洗多次才敢吃。
村民们说,草堂镇欧营村是脐橙核心产区,这里的脐橙水分充足,入口化渣,原本一直供不应求,但自从1995年村口建了水泥厂后,不但价格比外面低不少,更是经常滞销。为此,水泥厂周边的欧营、柑子等村的村民多次交涉,水泥厂才给受损村民每人每年30多元的补偿,但与污染造成的损失相比,无异于“杯水车薪”。
距离水泥厂不到一公里,就是拥有800多名学生的草堂小学。记者走进学校,看到教室门窗紧闭,孩子们正在里面上课。“由于粉尘大,平时教室不敢开窗,就这样每天桌子上还都是打扫不完的灰。”一名老师无可奈何地说,为了不让孩子吸入太多粉尘,学校很少在室外开展体育活动。
记者深入调查采访后,以《重庆一水泥厂污染严重 村民每人每年得30元“吃灰钱”》为题,对该水泥厂非法排污进行了曝光。稿件发出后,当地环保部门随即介入,很快水泥厂被关停。
5年前“重见天日”,“果子终于能卖钱了”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抓生态文明建设。2016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召开的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强调,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
在“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思想指引下,欧营村这个长江边的小村庄会有怎样的变化?带着这个疑问,2018年3月,记者再次走进欧营村。
村口,天宝水泥厂的冷却塔依然高高耸立,但7年前的机器轰鸣和遮日浓烟不见了,天空练白,工厂宁静。走在村口的水泥路上,一股淡淡的幽香沁人心脾,村前屋后的油菜花开得正艳。山坡上,绿油油的果树迎风招展,黄澄澄的脐橙挂满枝头。
一旁的草堂河,河水清澈见底,穿过两岸花草,缓缓流向不远处的长江。“不但水泥厂的污染没了,上游七八家直排草堂河的养鸡户、养猪户也搬迁、关闭了,没有了污染源,草堂河慢慢恢复到过去的样子。”时任欧营村党支部书记的黄兴军说。
村民肖维平还住在水泥厂旁的山坡上,他和老伴陈阳桂正在果园里采摘脐橙,听说有人来访,赶紧放下活计往家里赶。在家门口,老两口很快就认出了记者,陈阳桂赶紧回到屋里,拿出一兜鲜红的脐橙,非要让记者尝一尝。记者剥开一只脐橙,轻轻咬上一口,肉美汁多,甜蜜无比。
“水泥厂关了,果子终于能卖钱了。”肖维平满心欢喜地说,现在自己种出的果子不但供不应求,价格还比其他地方贵几角钱,近年来当地又引导村民发展新品种,脐橙挂果期变得更长,能到来年四五月份,错峰上市的脐橙,给当地群众带来了更多收入。
“现在卖果子也跟以前不同了,以前大小放在一起卖,价格上不去,现在分大中小三个级别,不同级别有不同价格。”陈阳桂接过话茬,她指了指山下的水泥厂说,水泥厂被关停后,厂房并没有闲置,而是被改成了脐橙分选包装车间,村上不少村民在里面务工。
在分选车间的生产线上,村民王桂林正将不同规格的脐橙分类包装,一年前她还跟着丈夫在外打工。“以前村里环境不好,只能外出打工,现在环境好了,在家不但能挣钱,还能照顾老人。”她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今年家里产了10吨脐橙,卖了四五万元,在厂里务工每月工资3000元,一年到头家庭收入至少也有七八万元。”
如今“蓝天白云”,“有诗有橙有远方”
2018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武汉主持召开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努力把长江经济带建设成为生态更优美、交通更顺畅、经济更协调、市场更统一、机制更科学的黄金经济带,探索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新路子。
今年6月底,时隔5年,记者再次探访欧营村。刚到村口,就看到草堂河头顶蓝天白云,面貌又焕然一新:两岸不但种有花草,还有一棵棵行道树,树荫之下,一条彩色步道蜿蜒而去。一度被水泥厂粉尘折磨得“呼吸困难”的教师冯蓉,已从草堂小学退休4年,如今她在水泥厂对面买了房,时常在步道上行走,在草堂河里垂钓,肺结核也已经痊愈。
“现在的草堂河,经常看到鱼儿畅游、鸟儿飞翔的画面,放在十多年前,想都不敢想。”谈到这十多年的变化,冯蓉情不自禁露出灿烂的笑容,“过去因为污染,自己想早点逃离这个‘鬼地方’;如今,这里有新鲜的空气,有真正的大自然,成了我的‘诗和远方’。”
“不单是草堂河,水泥厂也有新变化。”如今在村里担任综服专干的黄兴军告诉记者,欧营村生态环境越来越好后,当地政府计划发挥其脐橙核心产区的产业优势、紧邻白帝城·瞿塘峡景区的区位优势,将水泥厂打造成工业遗址景区,大力发展乡村旅游。
水泥厂的对面,地势平坦的山洼里,突然“长”出了一座庞大建筑,这是去年12月底建成投用的“中国三峡柑橘(奉节脐橙)交易中心”。走进交易中心,才发现这里不仅具有交易功能,还有智能化的分选、仓储和物流功能。
交易中心负责人周坚说,“12通道”脐橙全自动分选包装生产线,可快速对脐橙自动清洗、风干,并根据大小、含糖量等15个指标,将其分选至对应的通道。“过去奉节脐橙多由果农分散种植,单个小主体难以对接大市场。中心成立后,增强了原产地规模化供应水平,建立起稳定的销售渠道,推动了奉节脐橙产业标准化、精细化、高端化。”
“如今的奉节脐橙,不仅畅销全国,还走出国门,走向‘远方’。”周坚介绍说,截至目前已有5000吨当季采摘的奉节脐橙,通过西部陆海新通道,销往老挝、越南、新加坡、泰国等东南亚国家,出口额达1400万元。预计今年全年,出口量将达万吨。
不远处的草堂小学,水泥厂关闭后,学校在校园里种上了花草,还修建了操场,每天大课间,学校都组织孩子们跑操,再也不担心他们“吸灰”了。“10年前,这里只有800多名学生,现在学生人数达到1000多名。”草堂小学校长黄德新说,“学生之所以越来越多,是周边的环境好了,产业起来了,回乡的人多了。”
依然家住水泥厂旁边的肖维平老人,去年搬进了翻盖的新房。时隔5年,已经76岁的他还是一眼认出了记者。他和老伴陈阳桂热情地搬出凳子让记者坐,在客厅跟记者唠起了家常:家里种的五六亩脐橙,每年能卖三四万元;儿子每年春节前回来卖橙子,卖完又出去挣钱,几年前在重庆买了房;新盖的房子房间多,平时他跟老伴儿住都住不过来……
记者离开欧营村时,再次路过村口的水泥厂,13年前欧营村的一幕幕又浮现在脑海。望着天空飘着的朵朵白云,看着废弃水泥厂房上写着的“鑫奉源果业”几个大字,眼前的一切很熟悉,但又如此陌生。(记者李勇 韩振 周思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