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 > 正文
2023 10/ 02 12:43:23
来源:新华网

新时代中国调研行·黄河篇丨戏楼有“戏” 村企共生——黄河下游村庄走访记

字体:

  新华社济南10月2日电  题:戏楼有“戏” 村企共生——黄河下游村庄走访记

  新华社记者邵琨

  “香瓜子,香瓜子,皮薄仁大的香瓜子了。”一个马扎、一筐瓜子,在山东省阳信县劳店镇大庄村,54岁的李秀香在村口做起了生意。“自从村里建了这个广场,晚上经常有节目,一边看戏一边挣钱,一晚上能挣百十块咧。”李秀香笑着说。

  2023年春节,以“非遗伴我过大年”为主题的“阳信县劳店镇乡村村晚”成功入选2023年度全国“村晚”示范展示点。

  “就是在这个曲艺非遗文化广场举办的。村里的戏楼已经存在好多年了,一直没利用起来,这下热闹起来了。”阳信县大庄村党支部书记纪海永说,“这多亏了我们村党支部和阳信华龙纺织科技有限公司党支部开展的联合共建。华龙纺织提供资金,我们村提供土地、人力,共同建设了以戏楼为中心的曲艺非遗文化广场。”

  “一个戏楼盘活了一片经济,我们计划以曲艺非遗文化广场为中心规划广场文化经济带,打造‘乡村夜市’,带动周边群众致富。”阳信县劳店镇党委书记柴新勇介绍说。

  8月4日至6日晚,阳信县(大庄)大学生乡村音乐节在劳店镇曲艺非遗文化广场连续唱响。新华社记者邵琨 摄

  戏楼、坑塘、小厂房等在地处黄河下游的村庄司空见惯。如何让这些农村不起眼的资源在乡村振兴中发挥作用,黄河沿岸乡镇村庄不断探索。

  “企业出钱买鱼苗,村里出池塘,负责管理,挣了钱村集体和企业平分。”劳店镇新陈楼村党支部委员杨金丛正在向村民介绍滨州裕阳铝业有限公司和新陈楼村党支部合作的“坑塘经济”。

  “原来池塘一直闲着,不但不能产生效益,水质也越来越差。现在企业帮忙找到了致富思路,还提供启动资金,预计村集体全年增加收入约10万元。”他说。

  “阳信县通过村企联建合作探索增收致富道路,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协调土地、池塘等资源,牵头日常管理、运营,企业提供资金入股和技术支持。目前,阳信县已成功推动裕阳+新陈楼村‘坑塘经济’、燕园+东风村苗木园区、格瑞禾正+兴旺村水蛭养殖等多个合作案例,预计实现村集体增收约100万元。”阳信县委常委、组织部长尹晖说。

  在黄河下游的一些地方,村庄整合资源与当地企业合作,通过项目联办,盘活集体资产,走上了村庄与企业共富共赢的道路,还为企业和村庄培养了储备人才。

  “没想到咱也能进厂子打工领工资了。”劳店镇幸福里村村民吕明国说,“以前都不敢想,一个月工资能领4000多元,一年能挣近5万元呢。”

  “我们和新陈楼村联建,组织村内20名待业群众开展了一次技能培训,为3名表现突出的优先提供了就业岗位。”滨州裕阳铝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张为锋说。

  同样没想到的还有在阳信县兴龙皮革有限公司务工的张晓。他说:“我一直在企业务工,和村党支部基本没有联系,却成了村后备干部。”

  阳信县组织村庄和企业开展人才联育,企业定期开展“企业开放日”活动,通过邀请专家授课、实地观摩讲解,对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展技术培训,累计200余名村民参加活动,17名村民经过培训优先进入企业务工。同时,村“两委”成员跟企业联系更加紧密,便于及时识别发现企业的优秀员工,目前已有14名优秀企业青年纳入村级后备人才库跟踪培养。

【纠错】 【责任编辑:赵文涵 】
阅读下一篇:
010020020130000000000000011100001129896927